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银白杨×毛白杨新杂种无性系抗寒性与叶片旱生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11:47
  杨树在我国西北地区树种栽植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要贡献在于造林、生态防护以及木制产品的生产。培育出适合西北地区低温、干旱环境的杨树品种属于杨树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一措施可扩大杨树栽培范围,使其本身具有的特性,速生、高大、挺拔等发扬光大,同时对建设生态美好型的中国具有非凡的意义。本研究以意大利银白杨(I-101)×毛白杨的4个优良杂种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以及84k、I-101、新疆杨和毛白杨30号为对照材料,分别对各无性系的1年生苗进行低温处理和成熟叶片进行解剖来研究新无性系的抗寒、抗旱能力,为确定新杂种适宜栽培区域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处理后材料的电导率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呈S型,根据相对电导率的改变结合回归方程,得出各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其中无性系03-4-22的LT50最低(-33.95℃),抗寒性最强;无性系03-4-9的LT50最高(-18.13℃),抗寒性最弱。8个无性系依据LT50抗寒性排列顺序依次为:03-4-22>84k>I-101>新疆杨>03-5-17>毛白杨30号>03-6-11>03-4-9。2在低温胁迫过程...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杨树研究概况
        1.1.1 杨树种质资源分布
        1.1.2 杨树的特性及栽培现状
        1.1.3 杨树育种研究进展
    1.2 植物抗寒性研究概况
        1.2.1 植物形态结构与抗寒性
        1.2.2 细胞膜系统与抗寒性
        1.2.3 抗氧化系统与抗寒性
        1.2.4 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
    1.3 植物抗旱性研究概况
        1.3.1 植物形态结构与抗旱性
        1.3.2 抗氧化酶系统与抗旱性
        1.3.3 光合作用与抗旱性
        1.3.4 逆境诱导蛋白与抗旱性
    1.4 植物抗性综合评价方法
        1.4.1 隶属函数分析法
        1.4.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1.4.3 主成分分析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白杨派新杂种无性系抗寒性鉴定方法
        2.2.2 白杨派新杂种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分析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试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2.3.1 主要仪器设备
        2.3.2 主要试剂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银白杨×毛白杨新杂种无性系抗寒性鉴定
        3.1.1 结果与分析
        3.1.2 小结
    3.2 银白杨×毛白杨新杂种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综合评价
        3.2.1 结果与分析
        3.2.2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银白杨×毛白杨新杂种无性系抗寒性鉴定
        4.1.2 银白杨×毛白杨新杂种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综合评价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4个白杨派新无性系抗寒性鉴定和综合评价[J]. 曹佳乐,延娜,樊军锋,周永学,高建设.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2)
[2]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苗期抗寒性的鉴定与筛选[J]. 李晓东,樊军锋,邱兴,吕小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2)
[3]6个杨树新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研究[J]. 邱兴,樊军锋,李晓东,吕小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1)
[4]贵州野生柑橘的抗寒性测定和综合评价[J]. 马文涛,樊卫国.  西北植物学报. 2014(10)
[5]不同种源地文冠果叶片解剖结构比较及抗旱性分析[J]. 马小芬,王兴芳,李强,贺晓.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06)
[6]黑杨叶片旱生结构的比较[J]. 李欢,樊军锋,高建社,周永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3)
[7]土壤干旱胁迫对沙棘叶片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裴斌,张光灿,张淑勇,吴芹,徐志强,徐萍.  生态学报. 2013(05)
[8]延安5种木犀科园林植物叶片结构及抗旱性研究[J]. 刘红茹,冯永忠,王得祥,崔宏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9]9种轻型屋顶绿化景天属植物的抗旱性研究[J]. 周媛,徐冬云,董艳芳,陈法志,童俊,谢焰锋,陈玉香,郭彩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5)
[10]桑树叶片光合生理性状对土壤水分含量和光照强度的响应[J]. 陈志成,王志伟,王荣荣,王华田,耿兵,张永涛.  蚕业科学. 2012(03)

博士论文
[1]青杨组不同种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D]. 尹春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05

硕士论文
[1]美洲黑杨×青杨派杂交新无性系抗旱性研究[D]. 邱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黑杨新无性系叶片旱生结构与抗寒性比较研究[D]. 李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2个杨树新无性系抗寒性与叶片旱生结构研究[D]. 王情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4]三个树种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D]. 徐莲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5]欧洲黑杨基因资源的抗旱性及遗传变异研究[D]. 郑书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70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70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