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硒在油茶林中的吸收积累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6 20:55
  硒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而我国有70%左右的地区缺硒,缺硒已严重关系到了国民的身体健康。而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高级木本油料树种,如果能采用适当的外源性种植方法将硒富集到茶油中去,人工促使硒与茶油天然结合,则可进一步提高茶油的品质,开发出富硒精品茶油,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前期不同浓度的富硒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布置了油茶幼林和油茶成林富硒施肥试验,采用土壤赋存(腐殖酸硒酶)、叶面喷施(腐殖酸硒钛)、土壤赋存与叶面喷施连用的施肥模式。通过对油茶体内不同器官硒含量、土壤硒含量、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不同施硒方式对提高土壤及油茶叶片、果壳及茶油硒含量,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富硒油茶的开发利用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试验地设置在广西三江县油茶幼林及三门江林场的油茶成林试验区,三江县油茶幼林为2015年7、8月施肥,共设置了A-Ⅰ(土壤赋存)、A-Ⅱ(土壤赋存+叶面喷施)、A-Ⅲ(叶面喷施)、A-CK(对照)4个不同的施肥样地;三门江林场的油茶成林为2014年7、8月施肥,共设置了B-Ⅰ(叶面喷施1次)、B-Ⅱ(土壤赋存+叶面喷施1次)、B-Ⅲ(叶面喷...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硒在油茶林中的吸收积累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图3-1:油茶幼林试验区油茶叶片及果壳砸含量??Chart?3-1:?Selenium?content?in?leaf?and?fruit?shell?of?Camellia?sapling?forest??

果壳,油茶叶片,油茶,试验区


H种施肥方式都可レッ提高油茶叶片及果壳的砸含量,且施肥一年后其体内的??砸含量仍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〇.〇5)。油茶幼林试验区油茶叶片及果壳砸含量如??图3-1所示,叶片的砸含量要高于果壳的砸含量。未处理的A-CK的叶片及果壳??砸含量为最低,其余砸含量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片砸含量在??0.42-0.91mg/kg之间。其中壤赋存+叶面喷施砸肥处理的A-II处理叶片砸含??量最高。与A-CK相比,A-I、A-II、A-III处理的叶片晒含量分别增加了??0.22mg/kg、0.49mg/kg、0.40mg/kg。不同施肥方式的果壳砸含量在?0.32-0.69?mg/kg??之间,其含量都高于A-CK,其中W止壤赋存+叶面喷施砸肥处理的A-II处理果??壳砸含量最高。与A-CK相比,A-I、A-II、A-III处理的果壳砸含量分别增加??了?0.19mg/kg、0.37mg/kg、0.12mg/kg。??1.00??0.90??■?■??IIlIJlil"??A-l?A-li?A-III?A-CK??施肥处巧编号??图3-1:油茶幼林试验区油茶叶片及果壳砸含量??Chart?3-1:?Selenium?content?in?leaf?and?fruit?shell?of?Camellia?sapling?forest??油茶成林试验区油茶叶片及果壳晒含量如图3-2所示;未处理的B-CK的叶??片及果壳砸含量为最低,其余砸含量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片的晒含量要??高于果壳的砸含量。各处理叶片砸含量在化39-0.80mg/kg之间

茶油,油茶,幼林,试验区


图3-3:油茶幼林试验区茶油砸含量??Chart?3-3:?The?selenium?CO打tent?of?C幻meWz?幻?0。on?experimental?zone??油茶幼林试验区茶油洒含量如图3-4所示;油茶成林试验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施肥处理的茶油牺含量高于对照细。油茶成林试验区茶油砸含量在??0.017-0.043mg/kg,未施肥的B-CK茶油砸含量最低,±壤赋存及叶面施肥2次??的B-IV茶油洒含量最高,B-II次之。与B-CK相比,B-I、B-II、B-阻、B-IV??处理的茶油砸含量分别增加了?〇.〇〇6mg/kg、0.018mg/kg、0.011mg/kg、0.026mg/kg。??0.0500?广??0.0450????0.0400??严?50?^?■??0.0300??-?■?■?■??I?0.0200?I?■?■?■?■?.茶油??胃。.。15。-?I?■?I?I?■??-??-I?I?I?I?I??0*OCK30?—???*"-*?— ̄_i??B-m?B-IV?B-CK??旌肥处理编号??图3*4:油茶成林试验区茶油洒含量??Chart?3-4:?The?sele打ium?corUent?of?化a?oil?C幻me///幻?forest?zone??对茶油砸含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3所示:油茶幼林试验区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的茶油晒含量差异显著〇7<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J]. 孙双红,陈立新,李少博,段文标,刘振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2)
[2]土壤酶在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边雪廉,赵文磊,岳中辉,王慧一,焦浩,隋海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4)
[3]方正县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 徐强,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王伟,郭喜忠,马晓明.  土壤通报. 2015(03)
[4]富硒茶油的硒含量对其品质及功能性成分的影响[J]. 宋亚蕊,蒋新革,彭邵锋,李福初,刘娟,陈冬,吴立潮,刘芳.  中国食品学报. 2015(01)
[5]巴彦淖尔地区富硒小麦营养价值分析[J]. 夏美茹,石晶红,李云玲.  河套学院学报. 2014(04)
[6]《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J]. 程义勇.  营养学报. 2014(04)
[7]土壤施硒对厚皮甜瓜生理特性、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摘要)[J]. 张杨杨,焦自高,艾希珍,王崇启,董玉梅,肖守华,苏长跃,马荣金.  中国瓜菜. 2014(S1)
[8]叶面喷硒对石榴叶片和果实硒含量的影响[J]. 方丽平,付士龙,杜圣艳,王志强,陈耕,李进步,薛建平,宋效纲.  中国果树. 2014(03)
[9]马铃薯硒素吸收分配规律及硒肥效应研究[J]. 邢海峰,高炳德,樊明寿,白艳姝.  华北农学报. 2012(06)
[10]活性硒元对油茶产量的影响及其在果实中的分布[J]. 秦洁,陈永忠,李福初,吴立潮,彭邵锋,李婷.  经济林研究. 2012(02)

博士论文
[1]硒处理对桃、枣和草莓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D]. 张海英.北京林业大学 2011
[2]外源硒补给与水肥联合调控对红枣品质及产量的影响[D]. 赵勇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

硕士论文
[1]富硒茶油的品质特性及抗氧化功能特性研究[D]. 宋亚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2]活性硒元对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研究[D]. 秦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3]土壤中硒形态和价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D]. 王松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4]活性硒元对油茶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赵建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5]作物对外源硒的吸收效果及外源硒对作物生物量的影响研究[D]. 贾朝佩.安徽农业大学 2010
[6]硒在烤烟烟叶中的富集及其生理效应研究[D]. 贾宏昉.河南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80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80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