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油桐花粉直感效应及品种配置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14:07
  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种子所产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干性油,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等制造业,是重要的工业用油。目前油桐产业面临着林种单一、产量低等诸多问题,因而开展油桐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诸多研究已表明对于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经济林作物通常可采用不同品种混栽方式提高产量或品质,而类似的现象是否在油桐中存在目前尚未可知。有鉴于此,本论文分析了重庆地区广泛种植的3个油桐优良品种(小米桐、葡萄桐和大米桐)的一些生产性状。对3个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杂交实验,分析了坐果率、产量和含油率等指标,筛选出高产的杂交组合。本研究内容包括:研究3个油桐良种特性和适应性,掌握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观察油桐良种的开花物候期,测定雌花占比、花粉量和花粉活力;进行油桐品种的杂交试验并统计坐果率,分析油桐的坐果率是否具有花粉直感效应;采集试验果实,测定果实性状和种子性状,并提取桐油,测定各杂交组合桐油品质,最终分析油桐的各性状是否具有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在准确掌握不同品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优油桐品种配置组合,为生产提供了...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油桐花粉直感效应及品种配置优化研究


未成熟植物种子中TAG合成途径[1]

化学结构,甘油,油料作物,植物油


g-chainacyl-CoAsynthetase;ER:endoplasmicreticulum;G3P:glycerol3phosphate;GPAT:Glycerol-3-phosphateacyltransferase;LPAAT:Lysophosphatidicacidacyltransferase;DAG:Diacylglycerol;DGAT:Diacylglycerolacyltransferase;TAG:Triacylglycerol;PDCT:Phosphatidylcholine:diacylglycerolcholinephosphotransferase;CPT:CDP-choline:diacylglycerolcholinephosphotransferase;PDAT:Phospholipid:diacylglycerolacyltransferase;PC:Phosphatidylcholine;FAD2:Oleoyldesaturase;FAD3:Linoleoyldesaturase;OB:Oilbodies.图1.2三酰甘油(TAG)化学结构图[1]Fig.1.2ChemicalstructureofTAG[1]植物油脂用途极广,农业、餐饮业、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和食用菌等多个产业均与植物油产业息息相关。我国植物油产业的油源作物不仅有大宗的油料作物,如大豆、油菜和花生等;也有向日葵、山茶和芝麻等小宗油料作物[3]。油桐、油茶、核桃和乌桕是我国最主要的四大木本油料作物,

分子结构图,桐油,分子结构,油桐


第1章文献综述3其一的油桐是我国特有的工业原料树种,栽培历史达千年以上。由于不同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油桐种仁的含油量一般在50%至70%之间,榨取桐油时的出油率通常大于50%,高于常规的油菜等油料作物的出油率(一般在30%-45%)。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达9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则说明脂肪酸中的碳链较长,说明桐油是制造生物柴油的较好原料。在我国生物质能源蓬勃发展的当前背景下,油桐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4]。桐油是重要的工业用油,其分子结构式如图1.3所示。桐油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在工业、农业、渔业、医药及军事等方面均有广泛用途。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替代产品(如人工合成油漆)的产生,因其更加便宜,受经济效益和国家政策等综合影响,桐树大面积被砍伐,油桐三大种质资源库基本被毁,研究人员被逼转行,研究空窗期达十几年之久[5]。近年来,人工合成油漆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危害逐渐显现,国际能源供应紧张,油桐产业又才开始复苏,2017年将其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而我们所研究的就是此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但现在又重新开始着手研究,面临着优质种源较少、品种混杂、桐油质量较差和产量较低等问题。为提高油桐产量,因此开始了我们的研究,试图在重庆地区广泛种植的优良品种(小米桐、葡萄桐和大米桐)的基础上,通过品种配置、高效栽培等方式提高重庆地区的油桐产量。图1.3桐油的分子结构式Fig.1.3Themolecularstructuralformulaoftungoil1.1.2油桐的生物学特性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属(VerniciaL.)落叶乔木,是我国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我国的油桐资源共有三年桐(光桐)和千年桐(皱桐)两种,因千年桐主要以野生为主且产量较低,人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桐花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 张世凤,王永萍,谭芸,陈晓兰,隋艳华.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9(06)
[2]授粉品种对富士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 孙蕊,慈琰雨,赵玲玲,宋来庆,姜中武.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3)
[3]油桐发展前景分析及丰产栽培技术[J]. 黄健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18(24)
[4]我国油桐产业与未来环保型涂料产业协同发展之探讨[J]. 杨焰,廖有为,谭晓风.  经济林研究. 2018(04)
[5]花粉直感对贵长猕猴桃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 王国立,吴素芳,黄亚欣,冉隆勋,余江平,李涛,周骥宁,周杰,董晓庆.  贵州农业科学. 2018(11)
[6]贵州油桐资源现状与良种选育策略初探[J]. 陈文,班启堂,许杰.  贵州林业科技. 2018(03)
[7]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的品种选择与配置探讨[J]. 张娟.  现代园艺. 2018(15)
[8]锥栗不同授粉方式结实性状及亲本选配初步研究[J]. 杨龙,吴聪连,吴小林,江锡兵,龚榜初,胡青素,赖俊声,吴永丰.  浙江农业科学. 2018(03)
[9]植物油脂合成调控与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赵彦朋,梁伟,王丹,王玉美,刘正杰,崔宇鹏,华金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1)
[10]杭州市城区月季应用与配置[J]. 钱桦,樊丽娟,陈亮.  中国园林. 2017(12)

博士论文
[1]油桐种子转录组解析及油脂合成重要基因克隆[D]. 蒋桂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2]油桐种仁不同发育时期表达蛋白质组学研究[D]. 占志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3]中国植物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周振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4]高油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划分与花粉直感效应利用研究[D]. 姜海鹰.中国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福橘优株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与花粉直感的利用初探[D]. 张静芳.福建农林大学 2019
[2]不同授粉品种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D]. 孙蕊.烟台大学 2019
[3]花粉直感对蓝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王玉晶.浙江师范大学 2019
[4]华南别墅区植物景观配置和景观评价研究[D]. 刘诗慧.华南理工大学 2017
[5]锥栗品种授粉配置技术研究[D]. 张旭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6]油桐组织快繁与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D]. 黄艳.西南大学 2013
[7]油桐36个优良家系主要经济性状研究[D]. 文珊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8]猕猴桃种内与种间杂交亲和性与花粉直感研究[D]. 贾爱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9]砀山酥梨花粉直感现象研究[D]. 李兵伟.安徽农业大学 2009
[10]花粉直感对罗汉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及优质授粉雄株的选择[D]. 石磊.广西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14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14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9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