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杨PuCBF遗传转化基础及功能验证
发布时间:2021-11-26 16:06
CBF是植物抗逆转录因子之一,为研究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在大青杨中的功能,为杨树抗逆基因工程提供基因材料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以大青杨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大青杨PuCBF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uCBF过量表达载体,将其转入烟草,分析该基因对转基因烟草抗旱耐寒能力的影响,验证该基因的功能。另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大青杨组培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主要结果如下:1、大青杨PuCBF基因与毛果杨的该基因同源性最高(98%)。该基因编码231个氨基酸,氨基酸肽链表现为亲水性。NJ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钻天杨中该氨基酸的亲缘关系更近。荧光定量PCR发现该基因在旱胁迫下,表达量有很大提高。2、对大青杨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最大的因素为NAA;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NAA;对丛生苗生根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激素类型IBA;且培养基类型和激素的浓度对大青杨再生体系有着较显著的影响。最适宜大青杨分化的培养基为:WPM+0.5mg/L 6-BA+0.05mg/L NAA,诱导率达100%;最适宜大青杨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0.05mg/L 6-BA+0.01mg/L NAA,芽健壮;...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青杨总RNA电泳检测
2 大青杨 PuCBF 基因的获得及时序表达分析图 2-1 大青杨总 RNA 电泳检测基因克隆与鉴定录为 cDNA,进行 PCR 扩增,PCR 产 700 bp 左右(图 2-2)。s→s→
- 11-图 2-3 重组质粒 PCR 检测测序,得到的以下核苷酸序列ATTCGTTCTCACCTGACAAGCAAGAATCATCTTTCTCGCCCAGTTCGAACGAGAAAGTCTTACTAGCATTCAAGGAGACTCGTCATCCAATCTTTAGAGG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因工程在林木抗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彭庆涛. 吉林林业科技. 2017(01)
[2]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李志新,戴福. 林业科技情报. 2015(03)
[3]杨树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J]. 赵金玲,姚文静,王升级,姜廷波,周博如.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10)
[4]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时空变化趋势[J]. 胡实,莫兴国,林忠辉. 干旱区地理. 2015(02)
[5]植物应答低温胁迫的转录调控网络研究进展[J]. 刘辉,李德军,邓治.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8)
[6]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区分析[J]. 李贺,宋冰,郑士梅,李勃,马云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13(19)
[7]植物AP2/ERF类转录因子研究进展[J]. 张计育,王庆菊,郭忠仁. 遗传. 2012(07)
[8]耐旱转录因子CBF3水稻育种应用研究初报[J]. 张瑛,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周俊峰,滕斌,吴敬德.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5)
[9]青海青杨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杜晓艳,韩素英,梁国鲁,齐力旺. 林业科学研究. 2011(06)
[10]东北地区盐碱土及耕作改良研究进展[J]. 徐璐,王志春,赵长巍,王明明,马红媛.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
博士论文
[1]低温胁迫下甜椒CBF3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研究[D]. 杨莎.山东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0490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青杨总RNA电泳检测
2 大青杨 PuCBF 基因的获得及时序表达分析图 2-1 大青杨总 RNA 电泳检测基因克隆与鉴定录为 cDNA,进行 PCR 扩增,PCR 产 700 bp 左右(图 2-2)。s→s→
- 11-图 2-3 重组质粒 PCR 检测测序,得到的以下核苷酸序列ATTCGTTCTCACCTGACAAGCAAGAATCATCTTTCTCGCCCAGTTCGAACGAGAAAGTCTTACTAGCATTCAAGGAGACTCGTCATCCAATCTTTAGAGG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因工程在林木抗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彭庆涛. 吉林林业科技. 2017(01)
[2]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李志新,戴福. 林业科技情报. 2015(03)
[3]杨树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J]. 赵金玲,姚文静,王升级,姜廷波,周博如.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10)
[4]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时空变化趋势[J]. 胡实,莫兴国,林忠辉. 干旱区地理. 2015(02)
[5]植物应答低温胁迫的转录调控网络研究进展[J]. 刘辉,李德军,邓治.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8)
[6]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区分析[J]. 李贺,宋冰,郑士梅,李勃,马云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13(19)
[7]植物AP2/ERF类转录因子研究进展[J]. 张计育,王庆菊,郭忠仁. 遗传. 2012(07)
[8]耐旱转录因子CBF3水稻育种应用研究初报[J]. 张瑛,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周俊峰,滕斌,吴敬德.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5)
[9]青海青杨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杜晓艳,韩素英,梁国鲁,齐力旺. 林业科学研究. 2011(06)
[10]东北地区盐碱土及耕作改良研究进展[J]. 徐璐,王志春,赵长巍,王明明,马红媛.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
博士论文
[1]低温胁迫下甜椒CBF3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研究[D]. 杨莎.山东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0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2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