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与松树主要生理指标变化

发布时间:2021-12-10 21:59
  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Faccoli)和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Hartig))是中国西南地区两种危害松属(Pinus L.)植物的钻蛀性害虫,常共同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通过蛀梢和蛀干为害导致树木衰亡。作者于2015~2017年在云南省祥云县普淜镇天峰山林场,通过样地调查和树木解析,对两种小蠹在“梢转干”及“干转梢”期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进行了研究,并对受小蠹危害后的云南松健康针叶及受害梢针叶进行光合生理分析,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为遥感监测云南松林的生物灾害提供了支撑依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在蛀干期蛀食坑道的长度:云南切梢小蠹蛀干坑道长度主要集中在区间61~80mm和81~100mm,分别为23%、24%;横坑切梢小蠹则是在61~80mm的母坑道长度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7%。2.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在蛀梢期对枝梢的选择偏好:均主要蛀食50~70 mm长度的枝梢;云南切梢小蠹的侵入孔至顶芽的平均距离为28.00±10.41 mm,...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与松树主要生理指标变化


云南切梢小或的坑道长度范围F啥3一IThe加.nellengthofZ州nnan改冶

坑道,长度范围,小蠹,横坑切梢小蠹


对3267个横坑切梢小蠹的坑道长度测量之后发现发现,其坑??道长度范围也在0?160?mm左右,其中0?20?mm的坑道数量为37个,21?40??mm的坑道坑道数量为151个,41?60?mm的坑道数量为779个,61?80?mm的??坑道数量为1194个,81?100?mm的坑道数量为679个,101?120?mm的坑道数??量为251个,121?140?mm的坑道数量为138个,141?]60?mm的坑道数量为??25个,因此横坑切梢小蠹蛀干坑道长度主要集中在区间60?80?mm。??3.1.2两种切梢小蠢蛀梢的选择性??从2016年5月底小蠢开始干转梢后,在林间采集被两种切梢小蠹危害的云??南松的枝梢,林间共采集受害枝梢600个,共解剖出两种切梢小蠹共483头,其??中云南切梢小蠹278头,横坑切梢小蠹205头。两种切梢小蠹对枝梢长度的选择??如表3-1;侵入孔到顶芽的距离,侵入孔位置所在的直径及蛀梢长度等指标如图??D?〇??

枝梢,横坑切梢小蠹,小蠹,蛀食


????表3-1两种切梢小蠹选择枝梢长度的比例??Tab?1?The?proportion?of?choosing?shooting-length?on?two?Tomicus?species??枝梢长度?云南切梢小蠢?横坑切梢小蠹??Shooting-length/mm?(T.ywmanensis)/%?(T.?minor)/%???30-50?22.37%?4.55%??51-70?26.32%?36.36%??71-90?22.37%?25%??91-110?17.11%?13.64%??111-130?3.95%?11.36%??131-150?3.95%?4.55%???>1^0?3.95%?4.55%???由表3-1可见,两种小蠹干转梢后,会选择长度大于30?mm的枝梢危害,??云南切梢小蠢和横坑切梢小蠹均主要蛀食50?70?mm长度的枝梢,占26.32%和??36.36%。经差异性T检验得出,两种切梢小蠢在选择蛀食枝梢的长度上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枝梢行为研究[J]. 高艳飞,张英,张真,吴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06)
[2]5个油松种源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J]. 狄晓艳,池喜梅,陈建文,王孟本.  植物研究. 2012(02)
[3]不同生境朝鲜淫羊藿生长与光合特征[J]. 张永刚,韩梅,韩忠明,刘翠晶,杨利民.  生态学报. 2012(05)
[4]荆条叶性状对野外不同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J]. 杜宁,张秀茹,王炜,陈华,谭向峰,王仁卿,郭卫华.  生态学报. 2011(20)
[5]阿尔山落叶松主要蛀干害虫的种群空间生态位[J]. 袁菲,骆有庆,石娟,Kari Helivaara.  生态学报. 2011(15)
[6]荒漠植物红砂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种培芳,李毅,苏世平.  中国沙漠. 2010(03)
[7]华山松大小蠹对华山松韧皮部营养和矿物元素的利用[J]. 李臻,陈辉,王胜军.  林业科学. 2009(11)
[8]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羊草的光合特性[J]. 李林芝,张德罡,辛晓平,闫玉春,杨桂霞,李瑾,王旭.  生态学报. 2009(10)
[9]纵坑切梢小蠹种群变动及危害规律研究[J]. 黄万斌,王海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09(03)
[10]受小蠹虫不同阶段为害的云南松光合生理反应分析[J]. 梁军生,陈晓鸣,王健敏,刘娟,杨子祥,陈航.  林业科学研究. 2009(03)



本文编号:3533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33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