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白蛾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结构和毒液组分及部分生理功能

发布时间:2021-12-12 02:32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重要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危害多种树木及作物,严重影响我国农林生产和生态环境。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是美国白蛾蛹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因其寄生率高、易于人工繁殖、防治效果持久,现己广泛应用于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研究多集中于形态学、人工繁殖与释放技术等方面,关于小蜂与寄主间的互作及寄生机制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为了明确小蜂毒液的产生、功能和组成成分,本研究以白蛾周氏啮小蜂为研究对象,首先解析了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然后测定了小蜂寄生后对寄主体内糖类物质代谢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毒液对寄主细胞免疫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毒液蛋白的组分,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采用超薄切片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证实小蜂毒器官由一个毒囊和一条毒腺组成。毒腺内含有大量分泌细胞,分泌细胞的细胞器有细胞核、分泌囊泡、线粒体、自噬小体、末端附器及末端微绒毛,具有强大的分泌功能,但没有贮存毒液的功能。还观察到,小蜂毒囊由肌肉鞘层、上皮细胞层和内膜层组成,肌肉鞘层中肌纤维规则地排...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寄生蜂毒器官的研究
    1.2 寄生蜂毒液对寄主的影响
        1.2.1 寄生对寄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1.2.2 寄生对寄主免疫的影响
        1.2.3 寄生蜂对寄主的麻痹作用
        1.2.4 寄生对寄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寄生蜂毒液的主要组成成分
        1.3.1 寄生蜂毒液蛋白质和多肽
        1.3.2 毒液中的有机化合物和抗菌肽
    1.4 目的与意义
        1.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蛾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药剂
        2.1.3 小蜂毒器官的解剖
        2.1.4 电镜样品制备及观察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蜂毒器官的形态和组成
        2.2.2 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
    2.3 小结
第三章 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对美国白蛾体内部分糖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药剂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蜂寄生后寄主体内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3.2.2 小蜂寄生后寄主体内糖原含量的变化
        3.2.3 小蜂寄生后寄主体内海藻糖含量的变化
        3.2.4 小蜂寄生后寄主体内海藻糖酶活力的变化
        3.2.5 小蜂寄生后寄主体内糖类物质含量与海藻糖酶活力变化的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 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液对寄主美国白蛾细胞免疫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供试药剂
        4.1.3 小蜂毒液的收集
        4.1.4 寄主血淋巴的收集与血细胞的分离
        4.1.5 寄主血细胞包囊作用的测定及毒液对其影响
        4.1.6 小蜂毒液对白蛾蛹血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4.1.7 计算公式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白蛾两种血细胞的外部形态区分
        4.2.2 白蛾两种血细胞的包囊作用
        4.2.3 小蜂毒液对白蛾颗粒细胞包囊作用的影响
        4.2.4 小蜂毒液对白蛾浆血细胞包囊作用的影响
        4.2.5 小蜂毒液对白蛾血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液蛋白组分初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供试药剂
        5.1.3 小蜂毒液的收集
        5.1.4 小蜂毒液蛋白含量的测定
        5.1.5 小蜂毒液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5.1.6 小蜂毒液蛋白的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与序列分析
        5.1.7 计算公式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小蜂毒液蛋白的含量及分子量
        5.2.2 小蜂毒液蛋白组分分析
        5.2.3 小蜂毒液中常见蛋白及其功能的分析
        5.2.4 小蜂毒液中特殊蛋白及其功能的分析
        5.2.5 小蜂毒液与其他寄生蜂毒液的差异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小蜂毒器官的组成和超微结构
        6.1.2 小蜂寄生对白蛾部分糖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6.1.3 小蜂毒液对白蛾蛹细胞免疫的影响
        6.1.4 小蜂毒液蛋白组分与含量及分子量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寄生蜂调控寄主生理的研究进展[J]. 时敏,陈学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05)
[2]川硬皮肿腿蜂毒液蛋白的分离纯化[J]. 卓志航,杨伟,覃欢,杨春平,杨桦,徐丹萍.  林业科学. 2013(10)
[3]昆虫海藻糖酶的基因特性及功能研究进展[J]. 唐斌,魏苹,陈洁,王世贵,张文庆.  昆虫学报. 2012(11)
[4]昆虫天然免疫反应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张明明,初源,赵章武,安春菊.  昆虫学报. 2012(10)
[5]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的研究和生物防治应用进展[J]. 郑雅楠,祁金玉,孙守慧,杨长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02)
[6]菜粉蝶蛹血细胞体外细胞免疫反应及蝶蛹金小蜂毒液的影响[J]. 张倩倩,王飞,方琦,叶恭银.  昆虫学报. 2011(11)
[7]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及其毒液对小菜蛾幼虫血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J]. 黄芳,时敏,陈学新,章金明.  昆虫学报. 2011(09)
[8]管氏肿腿蜂毒液器官超微结构观察[J]. 朱家颖,杨璞,吴国星,刘丽.  四川动物. 2011(03)
[9]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寄主粘虫血淋巴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李文香,王士军,路子云,郭会婧,李建成,刘小侠,张青文.  昆虫学报. 2011(01)
[10]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酚氧化酶原激活蛋白酶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冯从经,郭晓丽,翟会峰.  昆虫学报. 2010(12)

博士论文
[1]蝶蛹金小蜂毒液蛋白质组与四个毒液蛋白生理功能的分析[D]. 王磊.浙江大学 2012
[2]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蛹细胞免疫与生理代谢的影响[D]. 张倩倩.浙江大学 2009
[3]蝶蛹金小蜂毒液分子特性及其调控寄主分子机理的研究[D]. 朱家颖.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川硬皮肿腿蜂毒液性质及其对黄粉虫蛹的麻痹和营养代谢的影响[D]. 覃欢.四川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35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35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d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