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八种典型树种可燃物烘干参数的确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15 21:17
通过梳理森林防火的相关文献可知,学者对于植物树种的烘干时间及烘干条件很多,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严重影响相关实验进程,由此本文主要通过烘干实验,得出在105℃的烘干温度下,不同树种:针叶树种(红松、樟子松、落叶松)和阔叶树种(胡桃楸、水曲柳、蒙古栎、黄菠萝、白桦)的不同部位(树皮、树叶、地被物),在不同的初始含水率(设置100%、80%、60%、40%、20%五个初始含水率)、不同时滞条件(1时滞、10时滞、100时滞)下的烘干时间,为以后的样品烘干处理节省时间和为今后野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经过分析得出在不同的初始含水率条件下,不同树种的不同部位烘干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对于在相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树叶和地被物的烘干时间相差不多,而树皮的烘干时间远远要大于树叶和地被物,且初始含水率越大需要的烘干时间越久。针叶树种需要的烘干时间比阔叶树种需要的烘干时间要长,而对比八个树种,当所有树种的含水率都是100%时,烘干所需要的时间排序依次是:红松>樟子松>落叶松>胡桃楸>水曲柳>蒙古栎>黄菠萝>白桦。使用正交实验分析法分析上述树种的烘干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可燃物分类及燃烧性研究
1.2.2 可燃物不同部位燃烧性研究
1.2.3 可燃物含水率的研究
1.2.4 可燃物烘干参数的研究
1.2.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1 三种针叶树种的烘干实验设计
2.3.2 五种阔叶树种的烘干实验设计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针叶树种实验结果统计
3.1.1 三种针叶树种1时滞、10时滞、100时滞烘干时间结果
3.1.2 三种针叶树种树叶烘干时间结果
3.1.3 三种针叶树种树皮烘干时间结果
3.1.4 三种针叶树种地被物烘干时间结果
3.1.5 三种针叶树种烘干时间对比分析
3.1.6 三种针叶树种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1.7 三种针叶树种时滞条件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1.8 三种针叶树种植物部位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1.9 正交实验分析
3.2 阔叶树种实验结果统计
3.2.1 五种阔叶树种1时滞、10时滞、100时滞烘干时间结果
3.2.2 种阔叶树种树叶烘干时间结果
3.2.3 种阔叶树种树皮烘干时间结果
3.2.4 五种阔叶树种地被物烘干时间结果
3.2.5 种阔叶树种烘干时间对比分析
3.2.6 五种阔叶树种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2.7 五种阔叶树种时滞条件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2.8 五种阔叶树种植物部位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2.9 正交实验分析
3.3 针叶与阔叶树种对比结果统计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紫茎泽兰茎叶的燃烧性[J]. 郑永波,张雨瑶,廖周瑜,李路良,周劲峰,王秋华,李世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03)
[2]大兴安岭林区地表可燃物载量遥感估测模型[J]. 李明泽,谢雨,邸雪颖,范文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5)
[3]黑龙江省4种针叶树的燃烧性[J]. 彭徐剑,鞠琳,胡海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1)
[4]基于功能性状的常绿阔叶植物防火性能评价[J]. 李修鹏,杨晓东,余树全,阎恩荣,章建红. 生态学报. 2013(20)
[5]模拟增温和不同凋落物基质质量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J]. 刘瑞鹏,毛子军,李兴欢,孙涛,李娜,吕海亮,刘传照. 生态学报. 2013(18)
[6]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可燃物碳储量分布及燃烧性[J]. 刘艳红,马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3(03)
[7]黑龙江省主要草本可燃物燃烧性分析Ⅰ:灰分含量及燃烧速度[J]. 王小雪,彭徐剑,胡海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5)
[8]桉-桤不同混合比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动态[J]. 李艳红,杨万勤,罗承德,吴福忠,胡杰. 生态学报. 2013(01)
[9]地表覆盖栽培对雷竹林凋落物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刘亚迪,范少辉,蔡春菊,刘广路,肖复明,张大鹏. 生态学报. 2012(22)
[10]间伐对川西亚高山粗枝云杉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J]. 刘运科,范川,李贤伟,凌银花,周义贵,冯茂松,黄从德. 植物生态学报. 2012(07)
硕士论文
[1]坡向坡位对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及对FWI指数的修正[D]. 田甜.东北林业大学 2013
[2]哈巴河森林类型燃烧性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D]. 包艳丽.新疆农业大学 2009
[3]利用遥感图像估测林下可燃物负荷量的研究[D]. 王强.东北林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37156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可燃物分类及燃烧性研究
1.2.2 可燃物不同部位燃烧性研究
1.2.3 可燃物含水率的研究
1.2.4 可燃物烘干参数的研究
1.2.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1 三种针叶树种的烘干实验设计
2.3.2 五种阔叶树种的烘干实验设计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针叶树种实验结果统计
3.1.1 三种针叶树种1时滞、10时滞、100时滞烘干时间结果
3.1.2 三种针叶树种树叶烘干时间结果
3.1.3 三种针叶树种树皮烘干时间结果
3.1.4 三种针叶树种地被物烘干时间结果
3.1.5 三种针叶树种烘干时间对比分析
3.1.6 三种针叶树种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1.7 三种针叶树种时滞条件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1.8 三种针叶树种植物部位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1.9 正交实验分析
3.2 阔叶树种实验结果统计
3.2.1 五种阔叶树种1时滞、10时滞、100时滞烘干时间结果
3.2.2 种阔叶树种树叶烘干时间结果
3.2.3 种阔叶树种树皮烘干时间结果
3.2.4 五种阔叶树种地被物烘干时间结果
3.2.5 种阔叶树种烘干时间对比分析
3.2.6 五种阔叶树种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2.7 五种阔叶树种时滞条件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2.8 五种阔叶树种植物部位对烘干时间的影响
3.2.9 正交实验分析
3.3 针叶与阔叶树种对比结果统计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紫茎泽兰茎叶的燃烧性[J]. 郑永波,张雨瑶,廖周瑜,李路良,周劲峰,王秋华,李世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03)
[2]大兴安岭林区地表可燃物载量遥感估测模型[J]. 李明泽,谢雨,邸雪颖,范文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5)
[3]黑龙江省4种针叶树的燃烧性[J]. 彭徐剑,鞠琳,胡海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1)
[4]基于功能性状的常绿阔叶植物防火性能评价[J]. 李修鹏,杨晓东,余树全,阎恩荣,章建红. 生态学报. 2013(20)
[5]模拟增温和不同凋落物基质质量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J]. 刘瑞鹏,毛子军,李兴欢,孙涛,李娜,吕海亮,刘传照. 生态学报. 2013(18)
[6]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可燃物碳储量分布及燃烧性[J]. 刘艳红,马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3(03)
[7]黑龙江省主要草本可燃物燃烧性分析Ⅰ:灰分含量及燃烧速度[J]. 王小雪,彭徐剑,胡海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5)
[8]桉-桤不同混合比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动态[J]. 李艳红,杨万勤,罗承德,吴福忠,胡杰. 生态学报. 2013(01)
[9]地表覆盖栽培对雷竹林凋落物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刘亚迪,范少辉,蔡春菊,刘广路,肖复明,张大鹏. 生态学报. 2012(22)
[10]间伐对川西亚高山粗枝云杉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J]. 刘运科,范川,李贤伟,凌银花,周义贵,冯茂松,黄从德. 植物生态学报. 2012(07)
硕士论文
[1]坡向坡位对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及对FWI指数的修正[D]. 田甜.东北林业大学 2013
[2]哈巴河森林类型燃烧性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D]. 包艳丽.新疆农业大学 2009
[3]利用遥感图像估测林下可燃物负荷量的研究[D]. 王强.东北林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37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3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