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北部郊野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
发布时间:2021-12-23 17:23
【目的】了解南京北部郊野森林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为该地区森林植被群落的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在南京北部(长江以北)的8个自然山体中划定72个面积10 m×10 m的样方,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多元回归树(MRT)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群落进行分类,分析群落的结构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1)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79科203属270种;乔木层以朴树、麻栎的重要值最高,是群落的建群种。(2)朴树、麻栎等优势物种的数量和分布的均匀性决定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群落表现出物种分布集中、优势明显的特征。(3)运用MRT分类法将72个样方划分为5个群落:群落Ⅰ主体由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桑(Morus alba)构成,包含16个样方;群落Ⅱ主体由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构成,包含15个样方;群落Ⅲ主体由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南京北部郊野森林群落72个样方CCA二维排序
对物种来说,由于不同物种所适宜的生长环境不同,因而在排序图上每个物种的分布中心和分布区域都不尽相同[26]。乔木层优势树种CCA排序结果(图3)显示,海拔、坡度等仍是影响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因子。以栓皮栎和桑为优势种的群落Ⅰ分布在全钾含量高的阴坡,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因而成为荒山恢复的主要树种;而以马尾松和刺槐为优势种的群落Ⅱ主要分布在土壤较厚的阳坡,这与马尾松等喜光等生长习性一致;以麻栎和构树为优势种的群落Ⅲ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平缓的地区,也与麻栎等常成小片纯林或混交林分布在低山缓坡一致;以黄连木和枫香为优势树种的群落Ⅳ主要分布在全氮、全磷含量较高的地区,枫香等多生于低山、平地或村落附近的次生林,是组成次生林的优势种;以朴树和黄檀为优势树种的群落Ⅴ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全氮含量较高的地区,朴树多生于路旁、山坡、林缘等地,是南京的乡土树种。3 讨 论
群落Ⅰ.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桑(Morus alba),包含16个样方,分别是1、2、3、6、7、8、9、10、11、15、24、25、26、27、28、29;群落Ⅱ.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包含15个样方,分别是4、5、12、13、14、60、61、62、63、64、65、66、67、68、69;群落Ⅲ.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包含13个样方,分别是44、45、52、53、54、55、56、57、58、59、70、71、72;群落Ⅳ. 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包含18个样方,分别是16、17、18、19、20、21、22、23、31、32、33、34、46、47、48、49、50、51;群落Ⅴ. 朴树(Celtis sinensis)+黄檀(Dalbergia hupeana),包含10个样方,分别是30、35、36、37、38、39、40、41、42、43。2.4 物种多样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呼伦贝尔典型草原群落退化对其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J]. 王百竹,朱媛君,山丹,刘艳书,杨晓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04)
[2]浙江省大叶榉树生境地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J]. 孙杰杰,沈爱华,黄玉洁,袁位高,吴初平,叶诺楠,朱锦茹,邱浩杰,焦洁洁,江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3]江苏龙池山自然保护区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生存群落结构及其环境解释[J]. 张志敏,杨国栋,谢梦梦,钟育谦,翟飞飞,王贤荣,伊贤贵. 生态学杂志. 2019(06)
[4]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宁镇山脉乡土树种综合评价[J]. 谢春平. 种子. 2019(04)
[5]江苏龙池山自然保护区宁波木犀群落特征研究[J]. 陈林,杨国栋,钱慧蓉,孙李勇,李龙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8)
[6]基于固定样地的黄山不同海拔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J]. 伊贤贵,丁晖,方炎明,叶要清,陈水飞,王旭,从睿,张开文,李垚,王贤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7]崖柏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及CCA排序分析[J]. 王鑫,刘钦,黄琴,张华雨,李宗峰,张世强,邓洪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08)
[8]南京宁镇山脉南支蕨类植物区系及园林应用[J]. 辛建攀,田如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9]河南木札岭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特征及主要乔木空间分布格局[J]. 陈云,王婷,李培坤,姚成亮,袁志良,叶永忠. 植物生态学报. 2016(11)
[10]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垂直格局[J]. 陈云,冯佳伟,牛帅,许宁,韩军旺,叶永忠,袁志良. 生态学报. 2017(08)
博士论文
[1]川西南山地生态脆弱区森林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 费世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548877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南京北部郊野森林群落72个样方CCA二维排序
对物种来说,由于不同物种所适宜的生长环境不同,因而在排序图上每个物种的分布中心和分布区域都不尽相同[26]。乔木层优势树种CCA排序结果(图3)显示,海拔、坡度等仍是影响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因子。以栓皮栎和桑为优势种的群落Ⅰ分布在全钾含量高的阴坡,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因而成为荒山恢复的主要树种;而以马尾松和刺槐为优势种的群落Ⅱ主要分布在土壤较厚的阳坡,这与马尾松等喜光等生长习性一致;以麻栎和构树为优势种的群落Ⅲ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平缓的地区,也与麻栎等常成小片纯林或混交林分布在低山缓坡一致;以黄连木和枫香为优势树种的群落Ⅳ主要分布在全氮、全磷含量较高的地区,枫香等多生于低山、平地或村落附近的次生林,是组成次生林的优势种;以朴树和黄檀为优势树种的群落Ⅴ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全氮含量较高的地区,朴树多生于路旁、山坡、林缘等地,是南京的乡土树种。3 讨 论
群落Ⅰ.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桑(Morus alba),包含16个样方,分别是1、2、3、6、7、8、9、10、11、15、24、25、26、27、28、29;群落Ⅱ.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包含15个样方,分别是4、5、12、13、14、60、61、62、63、64、65、66、67、68、69;群落Ⅲ.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包含13个样方,分别是44、45、52、53、54、55、56、57、58、59、70、71、72;群落Ⅳ. 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包含18个样方,分别是16、17、18、19、20、21、22、23、31、32、33、34、46、47、48、49、50、51;群落Ⅴ. 朴树(Celtis sinensis)+黄檀(Dalbergia hupeana),包含10个样方,分别是30、35、36、37、38、39、40、41、42、43。2.4 物种多样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呼伦贝尔典型草原群落退化对其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J]. 王百竹,朱媛君,山丹,刘艳书,杨晓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04)
[2]浙江省大叶榉树生境地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J]. 孙杰杰,沈爱华,黄玉洁,袁位高,吴初平,叶诺楠,朱锦茹,邱浩杰,焦洁洁,江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3]江苏龙池山自然保护区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生存群落结构及其环境解释[J]. 张志敏,杨国栋,谢梦梦,钟育谦,翟飞飞,王贤荣,伊贤贵. 生态学杂志. 2019(06)
[4]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宁镇山脉乡土树种综合评价[J]. 谢春平. 种子. 2019(04)
[5]江苏龙池山自然保护区宁波木犀群落特征研究[J]. 陈林,杨国栋,钱慧蓉,孙李勇,李龙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8)
[6]基于固定样地的黄山不同海拔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J]. 伊贤贵,丁晖,方炎明,叶要清,陈水飞,王旭,从睿,张开文,李垚,王贤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7]崖柏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及CCA排序分析[J]. 王鑫,刘钦,黄琴,张华雨,李宗峰,张世强,邓洪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08)
[8]南京宁镇山脉南支蕨类植物区系及园林应用[J]. 辛建攀,田如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9]河南木札岭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特征及主要乔木空间分布格局[J]. 陈云,王婷,李培坤,姚成亮,袁志良,叶永忠. 植物生态学报. 2016(11)
[10]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垂直格局[J]. 陈云,冯佳伟,牛帅,许宁,韩军旺,叶永忠,袁志良. 生态学报. 2017(08)
博士论文
[1]川西南山地生态脆弱区森林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 费世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548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4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