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径向生长对采伐、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0 06:59
本文以北京地区十三陵林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共调查5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14.7%、16.7%、18.6%、24.5%、24.8%)侧柏林样地,共选取27株侧柏对象木进行树干解析,获取胸径圆盘逐年轮宽,在林分水平与单木水平分析侧柏径向生长对采伐、气候因子的响应。计算5个与胸径相关的竞争指数,用伐后竞争指数CIa比上伐前竞争指数CIb得到5个相应的竞争指数相对变化CCI,描述采伐后对象木空间和相关资源的变化。在林分水平,分析不同强度间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包括林分平均胸径、林分每公顷蓄积、直径结构及竞争强度的变化;在单木水平,从林木竞争的角度出发,结合树轮年代学的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建模分析抚育间伐后5年(2010-2014)侧柏径向生长释放的特点;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采伐前36年(1974-2009)侧柏径向生长特征与其气候因子(上年5月到当年9月的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以及月降水量)的关系,探讨气候因子对侧柏生长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对于侧柏幼龄林,间伐应以弱度采伐为主,蓄积采伐强度不宜超过20%,且采伐量不要超过蓄积生长...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木竞争效应研究
1.2.2 采伐效应研究
1.2.3 气候因子对侧柏径向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3.1 采伐对侧柏径向生长的影响
1.3.2 气候因子对侧柏径向生长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物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数据获取
2.2.3 数据分析方法
3 间伐对侧柏林分结构与生长的影响
3.1 样地采伐前胸径推算
3.2 伐桩径级分析
3.3 林分直径结构变化
3.4 采伐前后侧柏林分蓄积量估测
4 采伐后侧柏竞争强度变化
4.1 解析木径级分析
4.2 侧柏竞争单元的确定与竞争指数的选取
4.3 间伐前后侧柏竞争强度变化
5 采伐后径向生长释放分析
5.1 生长变化百分率
5.2 生长释放竞争模型的建立
5.3 本章小结
6 年轮宽度指数与气候相关性分析
6.1 径向生长特征分析
6.2 年表特征分析
6.3 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1 对逐月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
6.3.2 与气候因子的动态关系
6.3.3 特征年轮气候因子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合理抚育间伐强度确定
7.1.2 生长释放竞争模型
7.1.3 侧柏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557701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木竞争效应研究
1.2.2 采伐效应研究
1.2.3 气候因子对侧柏径向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3.1 采伐对侧柏径向生长的影响
1.3.2 气候因子对侧柏径向生长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物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数据获取
2.2.3 数据分析方法
3 间伐对侧柏林分结构与生长的影响
3.1 样地采伐前胸径推算
3.2 伐桩径级分析
3.3 林分直径结构变化
3.4 采伐前后侧柏林分蓄积量估测
4 采伐后侧柏竞争强度变化
4.1 解析木径级分析
4.2 侧柏竞争单元的确定与竞争指数的选取
4.3 间伐前后侧柏竞争强度变化
5 采伐后径向生长释放分析
5.1 生长变化百分率
5.2 生长释放竞争模型的建立
5.3 本章小结
6 年轮宽度指数与气候相关性分析
6.1 径向生长特征分析
6.2 年表特征分析
6.3 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1 对逐月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
6.3.2 与气候因子的动态关系
6.3.3 特征年轮气候因子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合理抚育间伐强度确定
7.1.2 生长释放竞争模型
7.1.3 侧柏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557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5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