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利用皆伐法估算黔中喀斯特森林地上生物量

发布时间:2022-01-02 14:19
  精确估算森林生物量对理解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已有的喀斯特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缺乏校准数据检验研究结果的精度。利用皆伐法,首次精确估算了我国西南贵州省中部喀斯特森林的地上生物量,并检验了已有生物量回归方程和平均标准木法对该喀斯特森林地上生物量的估算效果。该喀斯特森林的地上生物量为122.81 Mg/hm2,胸径(D)≥1 cm的木本植物、D<1 cm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120.00、2.56、0.24 Mg/hm2。D在10—30 cm范围内的植株(83.89 Mg/hm2)是地上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4个优势树种(云南鼠刺Itea yunnanensis、川钓樟Lindera pulcherrima、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和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的地上生物量为103.03 Mg/hm2,占森林总地上生物量的83.89%。干(61.04 Mg/hm2)和枝(40.56 Mg/hm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1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利用皆伐法估算黔中喀斯特森林地上生物量


已有生物量回归方程估算的植株(D≥10 cm)地上生物量误差(kg)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生物量回归方程估算黔中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木本植物的根系生物量[J]. 刘立斌,钟巧连,倪健.  生态学报. 2018(24)
[2]Estimating aboveground biomass using Pléiades satellite image in a karst watershed of Guizhou Province,Southwestern China[J]. GUO Yin-ming,NI Jian,LIU Li-bin,WU Yang-yang,GUO Chun-zi,XU Xin,ZHONG Qiao-li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05)
[3]印江槽谷型喀斯特地区植被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研究[J]. 钟银星,周运超,李祖驹.  地球与环境. 2014(01)
[4]贵州普定喀斯特次生林乔灌层地上生物量[J]. 刘长成,魏雅芬,刘玉国,郭柯.  植物生态学报. 2009(04)
[5]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22年后群落特征[J]. 曾馥平,彭晚霞,宋同清,王克林,吴海勇,宋希娟,曾昭霞.  生态学报. 2007(12)
[6]闽江下游福建青冈次生林群落的生物量特征[J]. 黄典忠.  防护林科技. 2006(01)
[7]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J]. 王世杰,李阳兵,李瑞玲.  第四纪研究. 2003(06)
[8]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研究[J]. 喻理飞,朱守谦,叶镜中,魏鲁明,陈正仁.  林业科学. 2002(01)
[9]茂兰喀斯特森林生物量构成初步研究[J]. 朱守谦,魏鲁明,陈正仁,张从贵.  植物生态学报. 1995(04)
[10]广东黑石顶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研究[J]. 陈章和,张宏达,王伯荪,张志权.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3(04)



本文编号:3564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64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6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