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长沙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3 07:25
  城市公园绿地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是城市绿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园的休闲游憩功能倍受关注。基于GIS的可达性研究能够有效地获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和服务信息,在城市公园空间分布研究中已有了初步应用。目前可达性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缓冲区法、最短距离法、引力模型法、费用加权距离法和网络分析法等,其中网络分析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模拟交通网络,真实反映居民到达公园绿地过程中的障碍,计算结果最准确。但目前网络分析法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公园吸引力差异对城市公园可达性的影响,以往大多研究将不同等级公园同等对待,未能准确反映不同类别城市公园游憩提供情况。城市公园吸引力差异对可达性计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某些参数的选择上,例如不同游憩吸引力的公园具有不同服务半径。本文根据我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分类和建议的最大服务半径对长沙市中心城区所有城市公园进行分级,对不同等级城市公园设置不同服务半径,基于GIS网络分析模块,结合道路和人口分布准确、真实地评价长沙市不同等级城市公园服务情况。结果表明:(1)长沙城市公园空间分布不均。通...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沙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图2.3网络要素连接示意图??Figure2.3?N巧work?connection?diagram??

人口密度图,可达性,统计分析,数据基础


图2.5长抄市人口密度图??Figure2.5?Changsha?city?pop山ation?density??2.3.6可达性计算及统计分析??

城市公园,服务区,长沙


人口密度区域城市公园可达性好于化人口密度区域,使得整体上长沙城市??公园服务人口比指标高于服务面积比。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在城市人口密??度高区域仍然存在大面积城市公园服务盲区(图3.2),考虑到这些区域??对城市公园的较离需求,如何缓解这些区域市民对城市公园游憩不断增加??的需求将是长沙城市公园建设函待解决的关键问题。??/??^?N??山為??V?今?\??0?方515?3?45?6??■?■■?■'■■■■■…■"■■■■??■■iiii"?Miles?松钞'域市公蹈总服务区??图3.2长沙城市公园总服务区??Figures.2?Park?service?area?i打?Changsha?city??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公园系统与城市空间发展——19世纪中叶欧美城市公园系统发展简述[J]. 赵晶,朱霞清.  中国园林. 2014(09)
[2]城市森林游憩的生理保健价值及资源开发——以扬州市为例[J]. 李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1)
[3]基于QuickBird和GIS的沈阳市城市潜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J]. 李俊英,胡远满,陈玮,刘淼,胡建波,钟巧琳,卢宁.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6)
[4]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J]. 刘常富,李小马,韩东.  生态学报. 2010(19)
[5]昆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能力调查研究[J]. 朱勇,张利,张英,袁冬梅,曾双贝.  西南农业学报. 2010(01)
[6]上海公园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分析[J]. 尹海伟,徐建刚.  城市发展研究. 2009(06)
[7]基于网络分析的沈阳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J]. 李小马,刘常富.  生态学报. 2009(03)
[8]基于可达性和服务面积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研究[J]. 肖华斌,袁奇峰,徐会军.  规划师. 2009(02)
[9]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可达性指标评价方法[J]. 李博,宋云,俞孔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10]城市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J]. 尹海伟,孔繁花,宗跃光.  生态学报. 2008(07)

博士论文
[1]深圳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温湿度效应及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D]. 张哲.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从风景园到田园城市——18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叶西方景观规划发展及影响[D]. 赵晶.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 王丹丹.北京林业大学 2012
[4]长沙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 巫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5]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王镜.陕西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地域特色与人文关怀的小城镇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刘鑫淼.东北农业大学 2014
[2]基于SEM的长沙城市公园游客游憩满意度研究[D]. 陈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3]“与古为新”视角下北京历史遗迹公园改造研究[D]. 阳烨.北京林业大学 2013
[4]城市防灾公园建设及其实用功能研究[D]. 林媛.四川农业大学 2013
[5]论弗雷德里克·L.奥姆斯特德的景观设计理念和实践[D]. 彭美元.浙江师范大学 2013
[6]长沙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景观研究[D]. 许祯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7]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D]. 张广亮.河南农业大学 2012
[8]长沙市社区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廖卿剑.湖南农业大学 2012
[9]论十八世纪中国古典园林与英中式园林的异同[D]. 常钰琳.北京林业大学 2011
[10]武汉市城市公园体系研究[D]. 刘洁.华中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65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65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e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