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根瘤形态结构及根瘤细菌的分离鉴定
发布时间:2022-07-08 15:26
沙棘根系可以与土壤中的弗兰克氏菌(Frankia)形成特殊的器官——根瘤,并在根瘤中有效固定大气中游离的氮(N2)。然而,由于弗兰克氏菌的分离和培养异常困难,严重限制了相关的基础研究。本研究利用现代显微技术对沙棘根瘤的形态结构、瘤瓣的解剖结构和根瘤内弗兰克氏菌的不同存在形式进行了观察;分别采集生长于陕西省永寿县马坊林场、安塞黄土高原试验站、靖边县五里湾和榆林市榆阳区转龙湾等4个沙棘林地的根瘤,采用根瘤切片法和匀浆法、在三种不同培养基上分离沙棘根瘤中的细菌;通过对菌株菌落形态的观察、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及16S rDNA序列测定等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鉴定,以探讨沙棘根瘤细菌的多样性。取得的结果如下:1.从沙棘根瘤的分布状况看,沙棘根系的结瘤数量并不高,只有少量一年生和二年生的根系上、偶尔在多年生的粗根上有根瘤的形成,且只出现在局部。初生的根瘤是以单个瘤瓣出现,经多次二叉分枝后发育成珊瑚状瘤块,与桤木型根瘤相似。2.根瘤瘤瓣的解剖结构表明,弗兰克氏菌侵染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外皮层和中皮层的外侧区域的细胞,中皮层的内侧区域和中柱内被侵染的细胞相对较少。从侵染细胞与非侵染细胞...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放线菌结瘤植物根瘤
1.2.2 放线菌结瘤植物根瘤中细菌
1.2.3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沙棘根瘤形态的显微观察
2.1 材料和方法
2.1.1 采样地信息
2.1.2 沙棘根瘤样品的采集
2.1.3 石蜡切片的制备
2.1.4 电镜切片的制备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沙棘根瘤的着生状况和外部形态结构
2.2.2 沙棘根瘤结构的观察
2.2.3 沙棘根瘤内弗兰克氏菌存在形态的观察
第三章 沙棘根瘤内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和方法
3.1.1 采样地信息
3.1.2 沙棘根瘤样品的采集及保存
3.1.3 分离培养基
3.1.4 分离方法
3.1.5 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
3.1.6 分离菌株的分子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林地沙棘根瘤细菌的分离
3.2.2 分离细菌的菌落形态
3.2.3 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
3.2.4 沙棘根瘤细菌的分子鉴定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沙棘根瘤形态的显微观察
4.2 沙棘根瘤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通量测序分析中国沙棘根瘤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J]. 张爱梅,韩雪英,孙坤,张世虎,孔维宝,牛世全,朱学泰. 草原与草坪. 2018(02)
[2]Frankia菌侵染木麻黄与其共生结瘤程序[J]. 张昕,沈爱华,林永敬,王秋芹,林海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5)
[3]16S rRNA基因及16S~23S rRNA基因间区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J]. 王艳萍,夏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08)
[4]黄土丘陵区人工造林对不同土壤类型理化特性的影响[J]. 陈军,张红霞,钟文,李玉忠,王春季.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1)
[5]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根瘤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J]. 李晓燕,王林和,李连国,马强,张相文,赵灵芝.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08)
[6]马衔山两种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微生物研究[J]. 张爱梅,孙坤,达文燕.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7]非豆科植物固氮系统研究进展[J]. 于新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07(17)
[8]论沙棘根系与功能Ⅱ——Frankia菌侵染和结瘤[J]. 张小民,王岚,林美珍,张吉科. 沙棘. 2006(01)
[9]中国沙棘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J]. 熊丙全,余东,袁军,曾明,张勇,杜建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02)
[10]杨梅根瘤Frankia菌的分离和培养特性研究[J]. 何新华,陈力耕,柴春燕,何水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06)
博士论文
[1]水稻根相关细菌的多相分类及Rheinheimera tangshanensis sp.nov.的描述[D]. 张晓霞.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福建弗兰克氏菌(Frankia)研究[D]. 李志真.福建农林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沙枣根瘤微生物及根系内AM真菌多样性研究[D]. 牛丽纯.黑龙江大学 2014
[2]沙棘Frankia侵染草本植物结瘤的研究[D]. 申旭燕.山西大学 2013
[3]沙棘弗兰克氏和非弗兰克氏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子鉴定[D]. 徐瑞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4]陕西黄土高原固氮植物沙棘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曹桂林.西北大学 2010
[5]12种植物根瘤内生固氮放线菌物种多样性研究[D]. 刘志强.河北大学 2010
[6]根瘤内生放线菌的系统分类研究[D]. 张利敏.河北大学 2009
[7]沙棘属植物根际可培养微生物的初步研究[D]. 张爱梅.西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7275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放线菌结瘤植物根瘤
1.2.2 放线菌结瘤植物根瘤中细菌
1.2.3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沙棘根瘤形态的显微观察
2.1 材料和方法
2.1.1 采样地信息
2.1.2 沙棘根瘤样品的采集
2.1.3 石蜡切片的制备
2.1.4 电镜切片的制备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沙棘根瘤的着生状况和外部形态结构
2.2.2 沙棘根瘤结构的观察
2.2.3 沙棘根瘤内弗兰克氏菌存在形态的观察
第三章 沙棘根瘤内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和方法
3.1.1 采样地信息
3.1.2 沙棘根瘤样品的采集及保存
3.1.3 分离培养基
3.1.4 分离方法
3.1.5 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
3.1.6 分离菌株的分子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林地沙棘根瘤细菌的分离
3.2.2 分离细菌的菌落形态
3.2.3 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
3.2.4 沙棘根瘤细菌的分子鉴定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沙棘根瘤形态的显微观察
4.2 沙棘根瘤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通量测序分析中国沙棘根瘤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J]. 张爱梅,韩雪英,孙坤,张世虎,孔维宝,牛世全,朱学泰. 草原与草坪. 2018(02)
[2]Frankia菌侵染木麻黄与其共生结瘤程序[J]. 张昕,沈爱华,林永敬,王秋芹,林海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5)
[3]16S rRNA基因及16S~23S rRNA基因间区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J]. 王艳萍,夏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08)
[4]黄土丘陵区人工造林对不同土壤类型理化特性的影响[J]. 陈军,张红霞,钟文,李玉忠,王春季.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1)
[5]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根瘤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J]. 李晓燕,王林和,李连国,马强,张相文,赵灵芝.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08)
[6]马衔山两种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微生物研究[J]. 张爱梅,孙坤,达文燕.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7]非豆科植物固氮系统研究进展[J]. 于新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07(17)
[8]论沙棘根系与功能Ⅱ——Frankia菌侵染和结瘤[J]. 张小民,王岚,林美珍,张吉科. 沙棘. 2006(01)
[9]中国沙棘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J]. 熊丙全,余东,袁军,曾明,张勇,杜建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02)
[10]杨梅根瘤Frankia菌的分离和培养特性研究[J]. 何新华,陈力耕,柴春燕,何水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06)
博士论文
[1]水稻根相关细菌的多相分类及Rheinheimera tangshanensis sp.nov.的描述[D]. 张晓霞.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福建弗兰克氏菌(Frankia)研究[D]. 李志真.福建农林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沙枣根瘤微生物及根系内AM真菌多样性研究[D]. 牛丽纯.黑龙江大学 2014
[2]沙棘Frankia侵染草本植物结瘤的研究[D]. 申旭燕.山西大学 2013
[3]沙棘弗兰克氏和非弗兰克氏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子鉴定[D]. 徐瑞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4]陕西黄土高原固氮植物沙棘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曹桂林.西北大学 2010
[5]12种植物根瘤内生固氮放线菌物种多样性研究[D]. 刘志强.河北大学 2010
[6]根瘤内生放线菌的系统分类研究[D]. 张利敏.河北大学 2009
[7]沙棘属植物根际可培养微生物的初步研究[D]. 张爱梅.西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7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65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