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碳贮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9 20:23
生物多样性和碳汇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中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人工林大国,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人工林集约化经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强了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导致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人工林生态效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广西传统、特色的经济林树种,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油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从森林群落尺度,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是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油茶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林地生产力,使油茶林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是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价值,当务之急即是摸清其林下生物多样性和了解碳贮量情况的本底资料。本研究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实地调查及模型模拟等方法,针对广西油茶人工林开展群落多样性和碳贮量研究。通过对广西油茶人工林7个分布区域、3个林龄层次、5种经营措施的植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调查分析,研究区域分布、林龄层次和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群落多样性特征和碳贮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广西油茶人工林2015年的统计数据,...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意义
1.1.2 研究油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多样性
1.2.2 碳贮量
1.3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点的选择和原则
2.2.2 多样性调查研究
2.2.3 碳贮量调查研究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2.3.1 植物鉴定、数据汇总及植物名录
2.3.2 数据分析
3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及多样性
3.1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
3.2 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区系多样性
3.2.1 广西油茶人工林蕨类植物区系多样性
3.2.2 广西油茶人工林种子植物的区系多样性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
4.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比较
4.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比较及聚类分析
4.4 影响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4.4.1 植被数量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4.4.2 物种重要值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4.4.3 多样性指数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4.5 讨论
4.5.1 区域分布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3 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4 影响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
4.6 本章小结
5 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4 讨论
5.4.1 区域变化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4.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4.3 不同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4 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
6.4.1 估算方法
6.4.2 碳贮量估算
6.5 影响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6.5.1 碳贮量与影响因子的Pearson分析
6.5.2 碳贮量与相关因子的回归分析
6.6 讨论
6.6.1 区域分布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6.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6.3 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与群落特征参数关系分析
7.1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参数的Pearson相关分析
7.2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回归分析
7.2.1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一元回归分析
7.2.2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广西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议
8.1 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和碳贮量提升策略
8.2 广西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寒温带不同林龄白桦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J]. 魏红,满秀玲. 植物生态学报. 2019(10)
[2]贵州太平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J]. 陈丰林,杨智,徐维扬,郭新红. 生物资源. 2020(01)
[3]梵净山地区藤本植物的多样性及区系特征[J]. 夏常英,吴学学,傅连中,刘盈盈,刘梅,于胜祥. 广西植物. 2020(02)
[4]广西南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研究[J]. 潘小梅,李明金,杨章旗,马姜明,零天旺,颜培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5]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邓成华,吴龙龙,张雨婷,乔航,刘兴元,胡亚军,陈香碧,苏以荣,何寻阳. 生态学报. 2019(24)
[6]江西大岗山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储量[J]. 李智超,张勇强,宋立国,厚凌宇,孙启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10)
[7]太行山山地森林群落植物区系与地理格局——基于植物群落清查数据[J]. 张殷波,孟庆欣,秦浩,唐志尧,张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0)
[8]中亚热带4种混交幼龄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特征[J]. 李永进,汤玉喜,唐洁,杨艳,吴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05)
[9]滨海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生物量及凋落物碳氮养分归还[J]. 葛露露,何宗明,林宇,苏利堡,黄秀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01)
[10]广西天然林中藤本植物区系组成及系统发育多样性[J]. 唐一思,石慰,曾文豪,郑维艳,曹坤芳. 生态学报. 2018(24)
博士论文
[1]中国温带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特征与维持机制[D]. 张玲.东北林业大学 2018
[2]城市植被与土壤碳储量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 吕海亮.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
[3]湖南省森林碳平衡空间分异及对气候响应的模拟预测[D]. 赵梅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4]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密度与碳平衡研究[D]. 王飞.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
[5]海南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时空格局[D]. 向仰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6]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 刘林馨.东北林业大学 2012
[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何友均.北京林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肯尼亚塔拉卡尼迪县(Tharaka-Nithi)植物区系和民族植物学研究[D]. Vivian Kathambi.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19
[2]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及多样性研究[D]. 余夏君.湖北民族大学 2019
[3]广西百色湿地维管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D]. 黄珂.广西师范大学 2019
[4]山东长白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兰建林.曲阜师范大学 2019
[5]广西三匹虎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及资源保护研究[D]. 韦素桑.广西大学 2017
[6]云南橡胶林群落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D]. 黄先寒.海南大学 2017
[7]油茶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吴泽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8]基于典型样地的山东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D]. 刘成杰.山东农业大学 2014
[9]山东苔类植物研究[D]. 李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10]油料作物含油量差异原因的初步分析[D]. 王志慧.中南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57756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意义
1.1.2 研究油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多样性
1.2.2 碳贮量
1.3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点的选择和原则
2.2.2 多样性调查研究
2.2.3 碳贮量调查研究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2.3.1 植物鉴定、数据汇总及植物名录
2.3.2 数据分析
3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及多样性
3.1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
3.2 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区系多样性
3.2.1 广西油茶人工林蕨类植物区系多样性
3.2.2 广西油茶人工林种子植物的区系多样性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
4.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比较
4.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比较及聚类分析
4.4 影响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4.4.1 植被数量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4.4.2 物种重要值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4.4.3 多样性指数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4.5 讨论
4.5.1 区域分布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3 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4 影响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
4.6 本章小结
5 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4 讨论
5.4.1 区域变化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4.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4.3 不同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4 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
6.4.1 估算方法
6.4.2 碳贮量估算
6.5 影响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6.5.1 碳贮量与影响因子的Pearson分析
6.5.2 碳贮量与相关因子的回归分析
6.6 讨论
6.6.1 区域分布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6.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6.3 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与群落特征参数关系分析
7.1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参数的Pearson相关分析
7.2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回归分析
7.2.1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一元回归分析
7.2.2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广西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议
8.1 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和碳贮量提升策略
8.2 广西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寒温带不同林龄白桦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J]. 魏红,满秀玲. 植物生态学报. 2019(10)
[2]贵州太平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J]. 陈丰林,杨智,徐维扬,郭新红. 生物资源. 2020(01)
[3]梵净山地区藤本植物的多样性及区系特征[J]. 夏常英,吴学学,傅连中,刘盈盈,刘梅,于胜祥. 广西植物. 2020(02)
[4]广西南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研究[J]. 潘小梅,李明金,杨章旗,马姜明,零天旺,颜培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5]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邓成华,吴龙龙,张雨婷,乔航,刘兴元,胡亚军,陈香碧,苏以荣,何寻阳. 生态学报. 2019(24)
[6]江西大岗山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储量[J]. 李智超,张勇强,宋立国,厚凌宇,孙启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10)
[7]太行山山地森林群落植物区系与地理格局——基于植物群落清查数据[J]. 张殷波,孟庆欣,秦浩,唐志尧,张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0)
[8]中亚热带4种混交幼龄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特征[J]. 李永进,汤玉喜,唐洁,杨艳,吴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05)
[9]滨海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生物量及凋落物碳氮养分归还[J]. 葛露露,何宗明,林宇,苏利堡,黄秀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01)
[10]广西天然林中藤本植物区系组成及系统发育多样性[J]. 唐一思,石慰,曾文豪,郑维艳,曹坤芳. 生态学报. 2018(24)
博士论文
[1]中国温带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特征与维持机制[D]. 张玲.东北林业大学 2018
[2]城市植被与土壤碳储量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 吕海亮.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
[3]湖南省森林碳平衡空间分异及对气候响应的模拟预测[D]. 赵梅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4]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密度与碳平衡研究[D]. 王飞.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
[5]海南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时空格局[D]. 向仰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6]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 刘林馨.东北林业大学 2012
[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何友均.北京林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肯尼亚塔拉卡尼迪县(Tharaka-Nithi)植物区系和民族植物学研究[D]. Vivian Kathambi.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19
[2]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及多样性研究[D]. 余夏君.湖北民族大学 2019
[3]广西百色湿地维管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D]. 黄珂.广西师范大学 2019
[4]山东长白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兰建林.曲阜师范大学 2019
[5]广西三匹虎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及资源保护研究[D]. 韦素桑.广西大学 2017
[6]云南橡胶林群落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D]. 黄先寒.海南大学 2017
[7]油茶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吴泽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8]基于典型样地的山东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D]. 刘成杰.山东农业大学 2014
[9]山东苔类植物研究[D]. 李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10]油料作物含油量差异原因的初步分析[D]. 王志慧.中南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57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65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