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2-08-12 11:02
  依托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的气候、土壤、林分生长等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对Forest-DNDC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运用参数率定模型模拟了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经参数率定后的Forest-DNDC模型对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模拟结果与野外观测的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2=0.865 7),模型模拟的数据偏差、线性吻合度较好,吻合变异能力决定系数为0.93;生态系统的年平均总初级生产力为13.234 t/hm2,自养呼吸释放碳量相当于生态系统碳输入的52.71%,异养呼吸占生态系统碳输入的15.63%,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为3.204 t/(hm2·a),相当于生态系统碳输入量的24.21%;未来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区域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将降低15.03%~29.65%。模拟结果可为区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及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南主要造林树种碳汇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优良碳汇树种筛选[J]. 林玮,白青松,陈雪梅,梁东成,陈勇,薛克娜,何波祥,文珊娜,连辉明,唐昌亮.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1)
[2]思茅松天然林单木含碳量空间分布变化多尺度研究及空间模型构建[J]. 刘畅,胥辉,欧光龙.  西部林业科学. 2019(03)
[3]2000—2015年中国东北森林生产力和碳素利用率的时空变异[J]. 陈智.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5)
[4]基于Forest-DNDC的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碳氮温室气体通量的模拟研究(英文)[J]. 叶舒,郭初莹,韩佳音,张雷明,戴冠华,温学发,于贵瑞.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02)
[5]辽宁东部山区落叶松人工林非生长季土壤CO2释放动态[J]. 尤文忠,魏文俊,张慧东,王睿照,颜廷武,毛沂新.  生态学杂志. 2017(11)
[6]基于过程模型的气候变化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 解雅麟,王海燕,雷相东.  植物生态学报. 2017(08)
[7]中国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杨远盛,张晓霞,于海艳,吕志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6)
[8]暖温带-中温带过渡区4种典型森林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J]. 张慧东,尤文忠,魏文俊,周梅.  生态环境学报. 2015(11)
[9]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何丽鸿,王海燕,王璐,王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09)
[10]人工林碳汇潜力新概念及应用[J]. 魏晓华,郑吉,刘国华,刘世荣,王伟峰,刘苑秋,Blanco A.Juan.  生态学报. 2015(12)

博士论文
[1]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碳氮分配及其耦合特征研究[D]. 张慧东.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黑龙江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及空间特征分析[D]. 王琪.东北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75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675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e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