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种影响土壤差异的造林树种选择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9 13:46
东北地区以大森林和大农业为主要特色,造林树种很多,树种差异对土壤指标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土层深度差异对于适宜树种选择意义重大。本文选择哈尔滨林场和秀水、帽儿山林场的多个树种(水曲柳、樟子松、杨树、榆树、落叶松等)为研究对象进行0-60cm分层土壤采样,测定根系密度、土壤pH、电导率、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真菌代谢产物(球囊霉素相关蛋白EEG、TG)、容重、比重、孔隙度、比表面积、SOC、有机碳矿化速率等17个指标,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及标准化处理法对树种影响土壤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多重比较结果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综合得分排名发现,榆树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维持能力(有机碳、碱解氮、全N、全P、速效磷、速效钾、全K),综合得分38,而杨树表现最差;降低土壤盐碱能力(pH和电导率)来看,黄檗、落叶松得分比较高(>15),胡桃楸表现最差(7.5)。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土壤肥力维持和降盐碱得分平均值相差很小,综合得分差异在15.6%以内。城市立地是典型困难立地,我们研究结果说明绿化树种选择对于改良城市土壤的重要性:对于贫瘠盐碱的核心区域,造林树种可以...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于树种影响土壤差异的造林绿化树种选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造林树种差异对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影响及造林启示
2.1 研究样地概况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相关9个指标的测定
2.2.2 数据处理
2.2.3 数据标准化综合得分处理方法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8个树种生长状态等基本情况差异
2.3.2 树种类型对9个指标影响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种间比较及其不同土深差异
2.3.3 8个树种和9个指标的差异多重比较:0-60cm分层分析比较
2.3.4 土壤肥力维持指标和降土壤盐碱度指标综合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造林树种差异对土壤指标影响及不同林场间差异
3.1 研究样地概况和样品的采集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壤17指标的测定方法
3.2.2 多因素方差分析法
3.2.3 数据标准化综合得分处理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3个树种生长状态等基本情况差异
3.3.2 植被类型对17个指标影响方式及差异大小
3.3.3 植被类型差异对不同指标的影响方式及差异大小
3.3.4 土壤肥力维持能力指标标准化得分及相关树种及农田间比较分析
3.3.5 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标准化得分相关树种及农田间比较分析
3.3.6 土壤固碳能力标准化得分相关树种及农田间比较分析
3.3.7 土壤降盐碱度标准化得分相关树种及农田间比较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树种间土壤指标差异及其在不同土层深度的一致性分析
4.1 研究样地概况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4.2 研究方法
4.2.1 土壤相关指标的测定
4.2.2 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14个树种生长状态等基本情况差异
4.3.2 类型、土壤深度对土壤指标的影响显著及交互作用
4.3.3 树种类型对不同土层土壤指标的影响方式及差异大小
4.3.4 不同深度土壤指标变化趋势与大小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植物种植对松嫩平原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细根生长的影响[J]. 魏晨辉,沈光,裴忠雪,任蔓莉,路嘉丽,王琼,王文杰. 植物研究. 2015(05)
[2]松嫩平原农业区土壤理化性质与真菌代谢产物——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关系[J]. 仲召亮,王文杰,王琼,武燕,王慧梅,裴忠雪,任洁. 生态学杂志. 2015(08)
[3]全球森林治理再平衡——联合国森林论坛第十一届会议决定未来15年国际森林安排总体框架[J]. 徐阳. 绿色中国. 2015(13)
[4]贵州喀斯特高原区几种灌木对土壤水分和物理性质的影响[J]. 杨瑞,莫红林,李光容,喻理飞,戴全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4)
[5]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J]. 崔宁洁,张丹桔,刘洋,张健,欧江,张捷,邓超,纪托未. 生态学杂志. 2014(10)
[6]半干旱区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变化[J].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郭月峰,HABURA Borjigin,常伟东.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4)
[7]不同树种纯林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康颖,李聪,王秋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3)
[8]造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田万明,孙晓明,陈绍权. 科技传播. 2013(24)
[9]浅议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适地适树原则[J]. 吴淑玲. 绿色科技. 2013(11)
[10]落叶松人工林、皆伐迹地及农田土壤碳及肥力的差异[J]. 王文杰,张文天,安静,王慧梅,祖元刚. 林业科学. 2013(09)
硕士论文
[1]东北地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和组成空间差异及其维持土壤功能的初步研究[D]. 王琼.东北林业大学 2015
[2]哈尔滨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左晖.东北林业大学 2014
[3]东北长白山系低山丘陵区不同林分土壤肥力质量研究[D]. 杨晓娟.北京林业大学 2013
[4]树种与管理方式对人工林土壤碳截获及肥力的影响[D]. 安静.东北林业大学 2012
[5]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后土壤特性及生物学评价[D]. 于兴洋.东北林业大学 2010
[6]水曲柳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化培育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王新宇.东北林业大学 2008
[7]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碳氮含量及质量评价[D]. 洪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8]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养分利用效率研究[D]. 蒋建.福建农林大学 2006
[9]城市、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D]. 袁野.重庆大学 2001
[10]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多目标决策[D]. 徐文科.东北林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93474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于树种影响土壤差异的造林绿化树种选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造林树种差异对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影响及造林启示
2.1 研究样地概况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相关9个指标的测定
2.2.2 数据处理
2.2.3 数据标准化综合得分处理方法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8个树种生长状态等基本情况差异
2.3.2 树种类型对9个指标影响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种间比较及其不同土深差异
2.3.3 8个树种和9个指标的差异多重比较:0-60cm分层分析比较
2.3.4 土壤肥力维持指标和降土壤盐碱度指标综合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造林树种差异对土壤指标影响及不同林场间差异
3.1 研究样地概况和样品的采集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壤17指标的测定方法
3.2.2 多因素方差分析法
3.2.3 数据标准化综合得分处理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3个树种生长状态等基本情况差异
3.3.2 植被类型对17个指标影响方式及差异大小
3.3.3 植被类型差异对不同指标的影响方式及差异大小
3.3.4 土壤肥力维持能力指标标准化得分及相关树种及农田间比较分析
3.3.5 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标准化得分相关树种及农田间比较分析
3.3.6 土壤固碳能力标准化得分相关树种及农田间比较分析
3.3.7 土壤降盐碱度标准化得分相关树种及农田间比较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树种间土壤指标差异及其在不同土层深度的一致性分析
4.1 研究样地概况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4.2 研究方法
4.2.1 土壤相关指标的测定
4.2.2 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14个树种生长状态等基本情况差异
4.3.2 类型、土壤深度对土壤指标的影响显著及交互作用
4.3.3 树种类型对不同土层土壤指标的影响方式及差异大小
4.3.4 不同深度土壤指标变化趋势与大小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植物种植对松嫩平原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细根生长的影响[J]. 魏晨辉,沈光,裴忠雪,任蔓莉,路嘉丽,王琼,王文杰. 植物研究. 2015(05)
[2]松嫩平原农业区土壤理化性质与真菌代谢产物——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关系[J]. 仲召亮,王文杰,王琼,武燕,王慧梅,裴忠雪,任洁. 生态学杂志. 2015(08)
[3]全球森林治理再平衡——联合国森林论坛第十一届会议决定未来15年国际森林安排总体框架[J]. 徐阳. 绿色中国. 2015(13)
[4]贵州喀斯特高原区几种灌木对土壤水分和物理性质的影响[J]. 杨瑞,莫红林,李光容,喻理飞,戴全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4)
[5]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J]. 崔宁洁,张丹桔,刘洋,张健,欧江,张捷,邓超,纪托未. 生态学杂志. 2014(10)
[6]半干旱区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变化[J].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郭月峰,HABURA Borjigin,常伟东.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4)
[7]不同树种纯林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康颖,李聪,王秋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3)
[8]造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田万明,孙晓明,陈绍权. 科技传播. 2013(24)
[9]浅议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适地适树原则[J]. 吴淑玲. 绿色科技. 2013(11)
[10]落叶松人工林、皆伐迹地及农田土壤碳及肥力的差异[J]. 王文杰,张文天,安静,王慧梅,祖元刚. 林业科学. 2013(09)
硕士论文
[1]东北地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和组成空间差异及其维持土壤功能的初步研究[D]. 王琼.东北林业大学 2015
[2]哈尔滨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左晖.东北林业大学 2014
[3]东北长白山系低山丘陵区不同林分土壤肥力质量研究[D]. 杨晓娟.北京林业大学 2013
[4]树种与管理方式对人工林土壤碳截获及肥力的影响[D]. 安静.东北林业大学 2012
[5]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后土壤特性及生物学评价[D]. 于兴洋.东北林业大学 2010
[6]水曲柳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化培育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王新宇.东北林业大学 2008
[7]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碳氮含量及质量评价[D]. 洪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8]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养分利用效率研究[D]. 蒋建.福建农林大学 2006
[9]城市、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D]. 袁野.重庆大学 2001
[10]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多目标决策[D]. 徐文科.东北林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93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69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