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分配格局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4 20:53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化石燃料,致使空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造成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和温室效应等诸多问题。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将其转变成有机碳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固定CO2的方式,可以作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有力途径。科学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可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及森林碳汇功能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本文以晋西地区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进行刺槐、侧柏、油松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内部和不同组分之间碳密度与分配格局的对比研究。通过具体量化不同森林的碳储量和分配格局来评价不同类型森林的固碳能力,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数据依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1)在碳储量计算中乔木的碳含量通常取0.5,本研究的结果是刺槐0.49、油松0.5、侧柏0.49,而叶枝干的含碳量差异更大,叶在0.46-0.53,枝在0.41-0.50,干在0.46-0.52,根在 0.47-0.50。(2)在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的不同器官或分层中,碳密度分配所占比重最大的分别是:乔木层中乔木的干、灌木层中灌木的枝、...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现状
1.2.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
1.2.3 人工林碳密度分配格局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取样方案
2.2.2 生物量的计算
2.2.3 碳含量的计算
2.2.4 碳储量的计算
2.2.5 数据统计分析
3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内部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1 乔木层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1.1 乔木层的生物量
3.1.2 乔木层的碳储量
3.1.3 乔木层各器官的碳密度分配格局
3.2 灌草层碳密度与碳分配格局
3.2.1 灌草层生物量
3.2.2 灌草层碳密度
3.2.3 灌草层各器官碳分配格局
3.3 枯落物层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3.1 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碳含量
3.3.2 枯落物层的碳密度
3.3.3 枯落物层碳密度的分配
3.4 土壤层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4.1 土壤层的碳密度
3.4.2 土壤层的碳密度分配格局
3.5 小结
4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4.1 各组份间碳分配对比分析
4.1.1 各组份间生物量的对比
4.1.2 各组分间碳含量的对比
4.1.3 各组分间碳密度的对比
4.2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间碳分配对比分析
4.2.1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4.2.2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
4.3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河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变化[J]. 刘领,王艳芳,悦飞雪,李冬,赵威. 生态学报. 2019(03)
[2]1973~2013年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J]. 张春华,王莉媛,宋茜薇,陈晓凤,高慧,王希群. 中国环境科学. 2018(12)
[3]呼和浩特市森林碳储量及其经济价值初步研究[J]. 刘小丽,贾维海,乔宏龙,高岗.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06)
[4]长江流域森林植被碳储量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J]. 贾松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11)
[5]海南文昌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碳储量分配格局[J]. 宿少锋,薛杨,杨众养,王小燕,林之盼. 广东农业科学. 2018(11)
[6]滇中亚高山5种典型森林乔木层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格局[J]. 侯芳,王克勤,宋娅丽,杨棋茗,陈登煜.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6)
[7]广西罗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趋势[J]. 陶玉华,白丽蓉. 钦州学院学报. 2018(10)
[8]深圳市红树植物群落碳储量的遥感估算研究[J]. 姜刘志,杨道运,梅立永,杨小毛. 湿地科学. 2018(05)
[9]江西省森林和植被碳汇价值研究[J]. 李柏贞,汪金福,王怀清,夏玲君,苏睿,戴志健.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8(03)
[10]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J]. 郝丽,徐娟娟,翟园,张文静. 陕西气象. 2018(03)
博士论文
[1]山西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格局及碳储量研究[D]. 王宁.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四川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D]. 黄从德.四川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数据的天然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研究[D]. 孙世泽.石河子大学 2018
[2]山西中南部主要造林树种固碳能力研究[D]. 曹晓阳.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及价值估算研究[D]. 覃连欢.广西大学 2012
[4]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的区域分异研究[D]. 李秀花.福建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01315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现状
1.2.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
1.2.3 人工林碳密度分配格局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取样方案
2.2.2 生物量的计算
2.2.3 碳含量的计算
2.2.4 碳储量的计算
2.2.5 数据统计分析
3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内部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1 乔木层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1.1 乔木层的生物量
3.1.2 乔木层的碳储量
3.1.3 乔木层各器官的碳密度分配格局
3.2 灌草层碳密度与碳分配格局
3.2.1 灌草层生物量
3.2.2 灌草层碳密度
3.2.3 灌草层各器官碳分配格局
3.3 枯落物层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3.1 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碳含量
3.3.2 枯落物层的碳密度
3.3.3 枯落物层碳密度的分配
3.4 土壤层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4.1 土壤层的碳密度
3.4.2 土壤层的碳密度分配格局
3.5 小结
4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4.1 各组份间碳分配对比分析
4.1.1 各组份间生物量的对比
4.1.2 各组分间碳含量的对比
4.1.3 各组分间碳密度的对比
4.2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间碳分配对比分析
4.2.1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4.2.2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
4.3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河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变化[J]. 刘领,王艳芳,悦飞雪,李冬,赵威. 生态学报. 2019(03)
[2]1973~2013年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J]. 张春华,王莉媛,宋茜薇,陈晓凤,高慧,王希群. 中国环境科学. 2018(12)
[3]呼和浩特市森林碳储量及其经济价值初步研究[J]. 刘小丽,贾维海,乔宏龙,高岗.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06)
[4]长江流域森林植被碳储量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J]. 贾松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11)
[5]海南文昌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碳储量分配格局[J]. 宿少锋,薛杨,杨众养,王小燕,林之盼. 广东农业科学. 2018(11)
[6]滇中亚高山5种典型森林乔木层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格局[J]. 侯芳,王克勤,宋娅丽,杨棋茗,陈登煜.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6)
[7]广西罗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趋势[J]. 陶玉华,白丽蓉. 钦州学院学报. 2018(10)
[8]深圳市红树植物群落碳储量的遥感估算研究[J]. 姜刘志,杨道运,梅立永,杨小毛. 湿地科学. 2018(05)
[9]江西省森林和植被碳汇价值研究[J]. 李柏贞,汪金福,王怀清,夏玲君,苏睿,戴志健.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8(03)
[10]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J]. 郝丽,徐娟娟,翟园,张文静. 陕西气象. 2018(03)
博士论文
[1]山西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格局及碳储量研究[D]. 王宁.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四川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D]. 黄从德.四川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数据的天然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研究[D]. 孙世泽.石河子大学 2018
[2]山西中南部主要造林树种固碳能力研究[D]. 曹晓阳.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及价值估算研究[D]. 覃连欢.广西大学 2012
[4]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的区域分异研究[D]. 李秀花.福建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01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70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