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岩溶区苏木人工林生长特性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发布时间:2022-12-11 18:22
  苏木具有耐贫瘠、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岩溶地区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同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研究以5年生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生产力、碳含量及储量、营养元素含量及累积量、碳与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等内容,旨在为广西岩溶区苏木人工林造林和抚育管理提供科学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苏木人工林单株生物量为6.23 kg/株,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17.46 t/hm2,各组分表现为乔木层(14.01 t/hm2)>凋落物层(1.89t/hm2)>灌草层(1.56 t/hm2)。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大小排序为干>枝>根兜>叶>侧根>果。(2)苏木人工林林分年净生产力为3.50t·hm-2·a-1,各组分表现为乔木层(2.81 t.hm-2·a-1)>凋落物层(0.38 t.hm-2·a-1)>灌草层(0.31 t·hm-2·a-1)。(3)苏木人工林乔木层平均碳含量为495.06 g/kg,碳含量介于465.49~504.40 g/kg之间,各器官碳含量大小表现为枝>叶>干>根兜>果>侧根。灌草层、凋落物、土壤层碳素含量分别为423.00 g/kg、487.77 g/kg、5...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1.2 森林碳汇研究进展
    1.3 养分及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进展
    1.4 苏木相关研究进展
        1.4.1 苏木简介
        1.4.2 苏木生长规律研究
        1.4.3 苏木药用价值研究
        1.4.4 苏木培育技术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样地概况
    2.2 试验地设置与调查
    2.3 野外样品采集
        2.3.1 乔木层样品采集
        2.3.2 灌草层和凋落物样品采集
        2.3.3 土壤层样品采集
    2.4 碳和营养元素测定方法
    2.5 相关计算方法
        2.5.1 生物量的测算方法
        2.5.2 生产力的估算方法
        2.5.3 各元素储量的测算方法
        2.5.4 年净固碳量和年净碳素累积量估算方法
        2.5.5 营养元素利用效率估算
        2.5.6 碳氮磷钾钙计量特征分析方法
    2.6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苏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
    3.1 苏木单株生物量
    3.2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
    3.3 苏木人工林生产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分配
    4.1 苏木人工林碳素含量
        4.1.1 乔木层碳素含量
        4.1.2 灌草、凋落物及土壤碳素含量
    4.2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分配
        4.2.1 苏木人工林植被层碳储量
        4.2.2 苏木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
        4.2.3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格局
    4.3 苏木人工林乔木层年净固碳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积累及分配
    5.1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含量
        5.1.1 乔木层营养元素含量
        5.1.2 灌草层及凋落物层营养元素含量
        5.1.3 土壤层营养元素含量
    5.2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积累量及分配
        5.2.1 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量及分配格局
        5.2.2 灌草层和凋落物层营养元素积累量
        5.2.3 土壤层营养元素积累量
        5.2.4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积累量分配格局
    5.3 苏木人工林乔木层营养元素年净累积量
    5.4 苏木人工林乔木层营养元素利用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木人工林碳与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6.1 乔木层碳与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6.1.1 碳与氮的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6.1.2 碳与磷的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6.1.3 碳与钾的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6.1.4 碳与钙的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6.1.5 乔木层营养元素间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6.2 土壤层碳与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苏木人工林分生物量及生产力
        7.1.2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含量及储量
        7.1.3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素含量及累积量
        7.1.4 苏木人工林碳与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南喀斯特典型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王霖娇,汪攀,盛茂银.  生态学报. 2018(18)
[2]喀斯特高寒干旱区不同经济树种的碳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王璐,喻阳华,邢容容,秦仕忆.  生态学报. 2018(15)
[3]桂西北喀斯特山区4种森林表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养分分布特征[J]. 庞圣江,杨保国,刘士玲,刘福妹,张培,黄柏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4)
[4]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英文)[J]. 俞月凤,何铁光,宋同清,杜虎,苏天明,韦彩会,唐红琴.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3)
[5]喀斯特地区3种针叶林林分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J]. 刘之洲,宁晨,闫文德,倪晓薇,陈毅,宁晓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10)
[6]桂西南岩溶区不同恢复模式群落生物量及林下植物多样性[J]. 农友,卢立华,贾宏炎,雷丽群,明安刚,李华,王亚南,韦菊玲.  林业科学研究. 2017(02)
[7]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杜家颖,王霖娇,盛茂银,温培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8]广西不同林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J]. 胡芳,杜虎,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兰斯安,张芳.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3)
[9]湘西南喀斯特地区灌丛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养分特征[J]. 李艳琼,邓湘雯,易昌晏,邓东华,黄志宏,项文化,方晰,景宜然.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4)
[10]岩溶区次生林地不同地貌部位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J]. 杨慧,涂春艳,李青芳,杨利超,曹建华.  南方农业学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喀斯特城市森林生物量及其碳吸存功能研究[D]. 王新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黔中喀斯特森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氮磷循环研究[D]. 皮发剑.贵州大学 2017
[2]广西马山岩溶区不同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碳储量[D]. 张健.广西大学 2016
[3]桂西南岩溶区茶条木人工林生长特性、碳储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研究[D]. 韦吉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4]观光木人工林生长特性及碳与营养元素研究[D]. 李元强.广西大学 2014
[5]喀斯特地区灌木林生态系统养分和碳储量研究[D]. 宁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6]喀斯特贵阳市4种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D]. 曹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7]速生阶段(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生物生产力、营养特性及碳贮量的研究[D]. 罗柳娟.广西大学 2012
[8]广西岩溶地区生境破碎化与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D]. 咸忠华.广西师范大学 2008
[9]桂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研究[D]. 刘京涛.广西大学 2003
[10]广西岩溶区生态恢复模式与可持续经营[D]. 吴庆标.广西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19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719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