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典型固沙林地碳汇效应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9 21:17
  沙漠化是我国最严重的土地退化类型之一,探究其逆转恢复过程与机制对于认知和指导沙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有机碳是土壤肥力和生态恢复效应评价的关键指标。本文以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流沙地、半固定沙地以及恢复年限为2051年的灌木和乔木固沙林地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及室内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壤地表枯落物、表层根系、土壤总有机碳和砂粒、粉粒、黏粒结合有机碳随固沙林恢复年限延长的演变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流沙地相比,灌木和乔木固沙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随恢复年限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随土层加深而呈显著降低趋势。在020 cm土层,两种固沙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流沙地均显著提高。植被恢复51年时,灌木和乔木固沙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比流沙地增加了7.4倍和8.0倍。从20年到51年恢复期内,两种固沙林土壤总有机碳密度比流沙地增加了2.67.4倍,枯落物碳密度和根系碳密度分别比半固定沙地增加了19.070.5倍和2.68.6倍。总体来看,恢复51年的固沙林...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沙漠化及其危害
        1.2.2 沙漠化的治理
        1.2.3 土壤碳库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2.4 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固沙林碳库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选取
        2.3.2 样品采集
        2.3.3 样品的分析测定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固沙林地碳汇效应与累积机制
    3.1 土壤总碳库变化特征
    3.2 枯落物与根系碳储量的变化特征
        3.2.1 枯落物碳储量变化特征
        3.2.2 根系碳储量变化特征
        3.2.3 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3.3 土壤不同颗粒结合碳库的变化特征
        3.3.1 土壤不同大小颗粒结合碳含量变化
        3.3.2 土壤不同大小颗粒固碳速率
        3.3.3 土壤不同大小颗粒固碳比例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固沙林地土壤微环境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4.1 固沙林地土壤理化特性变化特征
    4.2 固沙林地土壤生物特性变化特征
        4.2.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4.2.2 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4.3 影响土壤碳库变化的关键因子分析
        4.3.1 土壤有机碳及各颗粒有机碳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4.3.2 土壤有机碳及各颗粒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4.3.3 土壤有机碳及各颗粒有机碳与土壤生物学性质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4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774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