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育间伐对秦岭南坡红桦林生长及固碳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31 20:12
本研究以秦岭南坡红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陕西省宁东林业局旬阳坝林场境内相同立地条件下的红桦林中设置CK、5%、10%、15%、20%和25%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固定试验样地,通过测定和分析抚育间伐5年后红桦林林木各径阶的树高、材积、胸高断面积、生物量、碳储量及连年生长的变化,探索抚育间伐对红桦林生长及固碳能力影响,以及变化规律,寻找红桦林最佳的抚育方法及技术,为秦岭林区红桦林抚育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抚育间伐对红桦林生长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抚育间伐强度15%时,林分蓄积和胸高断面积的增长率最高;在抚育间伐强度20%时,林分生物量增长率较高;间伐强度为25%时,林分树高增长率较高。2.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红桦林的生物量、胸高断面积和林分蓄积的连年增长量随抚育间伐时间的变化呈增加趋势,而树高连年增长量呈下降趋势。在间伐强度为15%时,林木的材积、胸高断面、生物量和树高连年增长最为明显。3.抚育间伐显著的改变了红桦林的径阶分布,改善了林木生长的空间环境条件,林木个体生长量增长显著,而抚育间伐对林木个体高增长影响不明显;在抚育间伐强度为15%时,红桦林各径阶的生物量、材...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抚育间伐发展史
1.3.2 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1.3.3 抚育间伐对植被固碳能力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
1.4.1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生长的影响
1.4.2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连年生长变化的影响
1.4.3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内不同径阶林木生长的影响
1.4.4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固碳能力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1.5.1 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研究技术路线
1.5.2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植被固碳能力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概况及群落特征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取样与测定
2.3.3 数据计算
2.3.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生长的影响
3.1 红桦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状况
3.2 红桦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效果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连年生长量的影响
4.1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各指标连年生长量的影响
4.2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不同径阶林木的生长量的影响
5.1 红桦林分不同径阶生长量增长状况及效果分析
5.1.1 生物量增长变化
5.1.2 材积增长变化
5.1.3 树高增长变化
5.1.4 胸高断面积增长变化
5.2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抚育间伐对红桦天然次生林植被固碳能力的影响
6.1 红桦林林分碳储量分析
6.1.1 红桦林林分碳储量状况调查
6.1.2 红桦林分碳储量增长效果分析
6.2 不同径阶红桦林碳储量分析
6.2.1 不同径阶红桦林碳储量增长状况
6.2.2 不同径阶红桦林碳储量变化
6.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5717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抚育间伐发展史
1.3.2 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1.3.3 抚育间伐对植被固碳能力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
1.4.1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生长的影响
1.4.2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连年生长变化的影响
1.4.3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内不同径阶林木生长的影响
1.4.4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固碳能力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1.5.1 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研究技术路线
1.5.2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植被固碳能力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概况及群落特征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取样与测定
2.3.3 数据计算
2.3.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生长的影响
3.1 红桦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状况
3.2 红桦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效果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连年生长量的影响
4.1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各指标连年生长量的影响
4.2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抚育间伐对红桦林不同径阶林木的生长量的影响
5.1 红桦林分不同径阶生长量增长状况及效果分析
5.1.1 生物量增长变化
5.1.2 材积增长变化
5.1.3 树高增长变化
5.1.4 胸高断面积增长变化
5.2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抚育间伐对红桦天然次生林植被固碳能力的影响
6.1 红桦林林分碳储量分析
6.1.1 红桦林林分碳储量状况调查
6.1.2 红桦林分碳储量增长效果分析
6.2 不同径阶红桦林碳储量分析
6.2.1 不同径阶红桦林碳储量增长状况
6.2.2 不同径阶红桦林碳储量变化
6.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5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77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