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赋权方法的红花尔基林业局森林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23-04-02 01:12
本文主要对红花尔基林业局下辖的森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森林可持续状况评价导则,并根据二类数据中调查指标的实际情况导则中森林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适当的删减,最终确定红花尔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专家打分法四种方法计算出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红花尔基森林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几组权重以及比较利用权重值得出的森林质量评价结果,可以得出:1.在森林质量评价的过程中,权重的选择非常重要,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主成分分析法在应用到森林质量评价时得出的权重结果相对其它3种方法较满意,尤其在贡献率>85%时算出的权重,结果更令人满意。2.由于不同权重计算方法还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法,根据指标体系得出了7组不同的权重值。权重值的不同得到的森林质量等级也就存在差异,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红花尔基森林质量得到了三种结果,结合最终Y*值的大小,可以评判出红花尔基森林质量等级为Ⅱ,森林状态为良。利用综合指数法对红花尔基森林质量进行评价,得到了两种结果,分析不同权重得出的结果,最终确定红花尔基森林质量等级为Ⅱ级,森林状态为良。3.利用综合指数法对红花尔基森林...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森林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1.3.2 森林质量评价方法中权重的选择
1.3.3 森林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植被类型及土壤类别
2.2 研究方法
2.2.1 综合指数法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1 主观赋权法
3.1.1 专家直接打分法
3.1.2 层次分析法
3.2 客观赋权法
3.2.1 熵权法
3.2.2 主成分分析赋权法
4 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4.1 指标体系的确定
4.2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
4.2.1 权重值计算
4.2.2 权重结果
4.3 熵权法确定权重
4.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4.1 利用原始平均值计算
4.4.2 计算权重并取平均值
4.4.3 权重计算结果
4.5 专家直接打分法计算权重及结果
5 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5.1 综合指数法
5.2 红花尔基林业局森林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5.2.1 巴日图林场
5.2.2 宝根图林场
5.2.3 好莱河林场
5.2.4 红花尔基林场
5.2.5 辉河林场
5.2.6 奎腾河林场
5.2.7 毛盖河林场
5.2.8 诺干诺尔林场
5.2.9 头道桥林场
5.2.10 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
5.3.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5.3.2 确定评价指标的评价集
5.3.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5.3.4 建立隶属度函数矩阵R
5.3.5 综合评价
5.3.6 评价结果及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8227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森林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1.3.2 森林质量评价方法中权重的选择
1.3.3 森林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植被类型及土壤类别
2.2 研究方法
2.2.1 综合指数法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1 主观赋权法
3.1.1 专家直接打分法
3.1.2 层次分析法
3.2 客观赋权法
3.2.1 熵权法
3.2.2 主成分分析赋权法
4 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4.1 指标体系的确定
4.2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
4.2.1 权重值计算
4.2.2 权重结果
4.3 熵权法确定权重
4.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4.1 利用原始平均值计算
4.4.2 计算权重并取平均值
4.4.3 权重计算结果
4.5 专家直接打分法计算权重及结果
5 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5.1 综合指数法
5.2 红花尔基林业局森林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5.2.1 巴日图林场
5.2.2 宝根图林场
5.2.3 好莱河林场
5.2.4 红花尔基林场
5.2.5 辉河林场
5.2.6 奎腾河林场
5.2.7 毛盖河林场
5.2.8 诺干诺尔林场
5.2.9 头道桥林场
5.2.10 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
5.3.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5.3.2 确定评价指标的评价集
5.3.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5.3.4 建立隶属度函数矩阵R
5.3.5 综合评价
5.3.6 评价结果及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8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77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