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阔叶红松林粗木质残体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04 05:33
本研究以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9 hm2监测样地,调查长度≥2m、最大直径≥10 cm的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 CWD)上的更新苗(更新幼苗:高度H<15 cm;更新幼树:高度H≥15 cm,胸径DBH<5 cm)的生长状况,基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三次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腐烂等级CWD、不同存在形式CWD对木本植物幼苗更新的影响,以及CWD和森林地面对幼苗更新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1)样地内CWD个体共有820株,且多分布在样地的东北和西北部;所有CWD的表面积为1991.85 m2,占样地总面积的2.21%。2)2013年和2014年样地内高度≥1 cm的更新苗共有32种,12784株,其中更新幼苗有11062株,更新幼树有1722株;枫桦(Betula costata)、花楷槭(Acer ukurunduense)的更新苗较多;2015年死亡更新苗4281株,新增更新苗2041株,死亡和新增个体数最多的是枫桦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3)样地内不同腐烂等级CWD...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2 植被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粗木质残体的基础特征调查
3.2 更新苗调查
3.3 数据分析
4 典型阔叶红松林粗木质残体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4.1 粗木质残体上幼苗更新状况
4.1.1 粗木质残体的基本情况
4.1.2 更新苗的物种组成
4.1.3 不同腐烂等级的粗木质残体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4.1.4 不同存在形式的粗木质残体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4.2 粗木质残体上幼苗更新动态
4.3 讨论
4.3.1 粗木质残体的基本特征
4.3.2 粗木质残体的腐烂等级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4.3.3 粗木质残体的存在形式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4.4 本章小节
5 粗木质残体与森林面上幼苗更新的比较
5.1 更新苗的物种组成
5.2 更新苗高度级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1881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2 植被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粗木质残体的基础特征调查
3.2 更新苗调查
3.3 数据分析
4 典型阔叶红松林粗木质残体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4.1 粗木质残体上幼苗更新状况
4.1.1 粗木质残体的基本情况
4.1.2 更新苗的物种组成
4.1.3 不同腐烂等级的粗木质残体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4.1.4 不同存在形式的粗木质残体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4.2 粗木质残体上幼苗更新动态
4.3 讨论
4.3.1 粗木质残体的基本特征
4.3.2 粗木质残体的腐烂等级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4.3.3 粗木质残体的存在形式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4.4 本章小节
5 粗木质残体与森林面上幼苗更新的比较
5.1 更新苗的物种组成
5.2 更新苗高度级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1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78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