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微藻的筛选优化及其对养猪场废水高效降解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8 01:53
微藻与传统的光合作用植物相比具有生长速度快,对外界的环境有较高的耐受性等优点,因此在新一代的污水处理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优良的藻种的缺乏仍是制约污水处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本课题致力于在自然环境中分离、筛选可以耐受高温、高盐、高酸碱等环境的极端微藻,并探究其在养猪场废水降解方面的能力。本课题在多个地区,包括北京、江苏、陕西、美国、江西、湖北、新疆等地,采集实验所用的水样、土样共37份,对全部的37份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后,再进行极端条件下的筛选、分离工作,最终得到微藻389株,丰富了实验室的微藻种资源库,并对它们进行显微镜观察、拍照,在形态学上对其进行辨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属:小球藻、衣藻、栅藻等,并对其中的部分藻种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分别在pH 4和pH 10.5条件下筛选分离得到的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进行了养猪场废水降解能力的探究,其中小球藻对污水的降解能力较强,在80 mL·min-1的通气速率下对稀释10倍的养猪场污水中TN,TP和COD的降解率分别为87.2%,91.9%,40.9%。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1.1.1 水资源短缺
1.1.2 水污染问题
1.2 污水治理工艺的发展
1.3 微藻的分类
1.4 极端微藻的介绍
1.4.1 极端微生物的分类
1.4.2 极性微生物的耐受机理
1.4.3 极端微生物的潜力
1.4.4 极端微藻在生物技术方面的作用
1.5 微藻处理污水的研究现状
1.5.1 稳定塘技术
1.5.2 厌氧塘技术
1.5.3 高效藻类塘技术
1.5.4 活性藻技术
1.5.5 微藻固定化工艺
1.5.6 影响微藻处理污水的部分因素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极端微藻的筛选与纯化
2.1 实验设备及材料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用培养基
2.1.3 实验样品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
2.2.2 样品的预处理
2.2.3 微藻的富集
2.2.4 藻种的分离纯化
2.2.5 微藻的镜检观察
2.2.6 藻株的形态学鉴定
2.2.7 藻种纯化后的培养
2.2.8 对藻种进行基因鉴定
2.2.9 藻种的保存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采集到的样品
2.3.2 筛选纯化得到的藻种
2.3.3 微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小结
第三章 极端微藻的优化培养
3.1 实验设备及材料
3.1.1 实验设备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藻种
3.2 实验方法
3.2.1 极端微藻最优氮源以及浓度的选择
3.2.2 极端微藻最优PH的选择
3.2.3 极端微藻最优温度的选择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氮源种类的优化
3.3.2 最佳氮源浓度的优化
3.3.3 生长温度的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两株极端微藻的降污能力
4.1 实验设备及材料
4.1.1 实验设备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废水中TN的检测方法
4.2.2 废水中TP的检测方法
4.2.3 废水中COD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废水中总氮、总磷以及COD的降解量
4.3.2 污水稀释倍数对于极性小球藻降污效果的影响
4.3.3 通气对蛋白核小球藻污水降解能力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本文编号:3835746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1.1.1 水资源短缺
1.1.2 水污染问题
1.2 污水治理工艺的发展
1.3 微藻的分类
1.4 极端微藻的介绍
1.4.1 极端微生物的分类
1.4.2 极性微生物的耐受机理
1.4.3 极端微生物的潜力
1.4.4 极端微藻在生物技术方面的作用
1.5 微藻处理污水的研究现状
1.5.1 稳定塘技术
1.5.2 厌氧塘技术
1.5.3 高效藻类塘技术
1.5.4 活性藻技术
1.5.5 微藻固定化工艺
1.5.6 影响微藻处理污水的部分因素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极端微藻的筛选与纯化
2.1 实验设备及材料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用培养基
2.1.3 实验样品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
2.2.2 样品的预处理
2.2.3 微藻的富集
2.2.4 藻种的分离纯化
2.2.5 微藻的镜检观察
2.2.6 藻株的形态学鉴定
2.2.7 藻种纯化后的培养
2.2.8 对藻种进行基因鉴定
2.2.9 藻种的保存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采集到的样品
2.3.2 筛选纯化得到的藻种
2.3.3 微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小结
第三章 极端微藻的优化培养
3.1 实验设备及材料
3.1.1 实验设备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藻种
3.2 实验方法
3.2.1 极端微藻最优氮源以及浓度的选择
3.2.2 极端微藻最优PH的选择
3.2.3 极端微藻最优温度的选择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氮源种类的优化
3.3.2 最佳氮源浓度的优化
3.3.3 生长温度的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两株极端微藻的降污能力
4.1 实验设备及材料
4.1.1 实验设备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废水中TN的检测方法
4.2.2 废水中TP的检测方法
4.2.3 废水中COD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废水中总氮、总磷以及COD的降解量
4.3.2 污水稀释倍数对于极性小球藻降污效果的影响
4.3.3 通气对蛋白核小球藻污水降解能力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本文编号:3835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83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