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与建设对策
发布时间:2023-08-30 02:13
内蒙古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生态脆弱区,具有重要的森林资源生态调节和保护功能,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障大兴安岭中段地区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的分析,对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现状分析,分析了研究区各类用地面积、森林类别、林种结构、森林起源、树种组成、龄组结构等信息。在研究区各类用地面积中,林地占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85.27%,其中有林地占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6.925%;主要森林类型为一般公益林,占林地面积46.54%;林地面积使用权以国有占绝对优势,占林地面积的96.7%;树种结构以自然保护林为主,占林地面积的55.72%;乔木地林木起源主要为天然林,所占比例达到95.53%;树种组成中,蒙古栎林和黑桦林占优势,比例分别为39.14%和23.73%。从青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着手,结合保护区建设的实际,对青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进行剖析,指出了青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当前的形式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相关对策。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历史沿革及法律地位
2.1.3 自然环境
2.1.4 社会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调研法
2.2.2 实地调研法
2.2.3 数据分析
3 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分析
3.1 林地资源现状
3.1.1 林地资源按地类分布
3.1.2 林地资源按森林类别分布
3.1.3 林地资源按权属分布
3.1.4 各类林木蓄积量资源
3.1.5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树种分布
3.1.6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龄组分布
3.1.7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郁闭度分布
3.1.8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起源分布
3.1.9 有林地面积优势树种分布
3.1.10 林下植物资源现状
3.1.11 动物资源现状
3.2 内蒙古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
3.2.1 龄组结构不合理
3.2.2 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高
3.2.3 保护管理能力薄弱
3.2.4 抗干扰能力低
3.2.5 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3.2.6 科研监测设施设备不足
3.2.7 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够
4 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对策及建议
4.1 调整林分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3 发挥保护区森林资源优势,突出特色
4.4 健全保护管理机构和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4.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4.6 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提高科技含量
4.7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会生态安全意识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44732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历史沿革及法律地位
2.1.3 自然环境
2.1.4 社会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调研法
2.2.2 实地调研法
2.2.3 数据分析
3 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分析
3.1 林地资源现状
3.1.1 林地资源按地类分布
3.1.2 林地资源按森林类别分布
3.1.3 林地资源按权属分布
3.1.4 各类林木蓄积量资源
3.1.5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树种分布
3.1.6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龄组分布
3.1.7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郁闭度分布
3.1.8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起源分布
3.1.9 有林地面积优势树种分布
3.1.10 林下植物资源现状
3.1.11 动物资源现状
3.2 内蒙古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
3.2.1 龄组结构不合理
3.2.2 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高
3.2.3 保护管理能力薄弱
3.2.4 抗干扰能力低
3.2.5 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3.2.6 科研监测设施设备不足
3.2.7 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够
4 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对策及建议
4.1 调整林分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3 发挥保护区森林资源优势,突出特色
4.4 健全保护管理机构和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4.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4.6 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提高科技含量
4.7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会生态安全意识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44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84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