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岷江冷杉林林窗特征
发布时间:2023-10-27 18:10
为了研究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岷江冷杉林的林窗特征,采用样带法,研究不同海拔梯度带岷江冷杉林窗数量与密度、形状与大小结构、形成方式与时间、形成木种类与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岷江冷杉林林窗的线状密度和密度分别为51个/km和25.5个/hm2;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林窗数量增多,其密度也随之上升;林窗以竖式林窗为主,占林窗数量的64.71%,以25~50 m2和75~100 m2范围内林窗个数最多,但75~100 m2级别林窗面积为25~50 m2级别的林窗面积的2.2倍;形成时间≥30年的林窗数量最多,占39.22%;林窗形成方式以树倒为主,其次为树干中部折断木,占形成木数量百分比分别为70.83%和14.58%;林窗形成木径级在31~40 cm范围和高度级在16~20 m范围内数量最多,分别占所有形成木数量的33.75%和38.33%。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岷江冷杉林林窗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林窗数量增多,其密度具有随之上升的趋势;岷江冷杉林以小林窗为主,形成时间≥30 a,...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带设置与林窗判定
1.2.2 林窗特征调查内容
1.2.3 林窗特征参数判定、计算与数据处理
1.2.3.1 林窗特征参数判定
1.2.3.2 林窗特征参数计算
(1)林窗大小面积计算
(2)林窗线状密度与林窗密度计算
(3)林窗空隙率与林窗形成木密度计算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海拔林窗数量特征
2.2 不同海拔林窗形状及方向
2.3 林窗大小结构特征
2.4 不同海拔林窗形成年龄特征
2.5 林窗形成方式
2.6 林窗形成木特征
2.6.1 林窗形成木种类特征
2.6.2 林窗形成木数量分布特征
2.6.3 林窗形成木径级分布特征
2.6.4 林窗形成木高度级分布特征
3 讨论
3.1 不同区域典型暗针叶林林窗基本特征比较
3.2 暗针叶林林窗形成木与海拔的关系
3.3 暗针叶林建群种组成与林窗特征的关系
3.4 亚高山暗针叶林群落恢复与大熊猫分布的关系
本文编号:3857016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带设置与林窗判定
1.2.2 林窗特征调查内容
1.2.3 林窗特征参数判定、计算与数据处理
1.2.3.1 林窗特征参数判定
1.2.3.2 林窗特征参数计算
(1)林窗大小面积计算
(2)林窗线状密度与林窗密度计算
(3)林窗空隙率与林窗形成木密度计算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海拔林窗数量特征
2.2 不同海拔林窗形状及方向
2.3 林窗大小结构特征
2.4 不同海拔林窗形成年龄特征
2.5 林窗形成方式
2.6 林窗形成木特征
2.6.1 林窗形成木种类特征
2.6.2 林窗形成木数量分布特征
2.6.3 林窗形成木径级分布特征
2.6.4 林窗形成木高度级分布特征
3 讨论
3.1 不同区域典型暗针叶林林窗基本特征比较
3.2 暗针叶林林窗形成木与海拔的关系
3.3 暗针叶林建群种组成与林窗特征的关系
3.4 亚高山暗针叶林群落恢复与大熊猫分布的关系
本文编号:3857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85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