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基于光谱技术的便携式马铃薯晚疫病检测仪研制

发布时间:2020-05-19 07:13
【摘要】:马铃薯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型农作物,也是我国的四大主粮之一。我国总种植面积已居世界首位,但平均亩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马铃薯晚疫病是制约马铃薯生产的首要因素,传统的马铃薯病害检测方法难以对马铃薯病害严重程度及理化指标变化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和诊断。因此需要探索出一种既准确又快速且无损的病害检测方法,准确识别晚疫病并进行精确的病害分级,为快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马铃薯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并搭建基于光纤光谱的便携式检测仪采集马铃薯叶片样本相应区域的光谱信息,并与化学计量法相结合,对受晚疫病侵染的马铃薯叶片进行了理化值检测和病害分级研究。通过研究结果设计并优化便携式检测仪的软件系统,最终实现马铃薯叶片晚疫病潜伏期的诊断和发病期病害分级功能。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基于光谱技术的便携式马铃薯晚疫病检测仪的外壳并搭建了硬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主要由供电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采集模块构成,根据各模块的功能对其进行硬件的选型及连接。将连接好的硬件搭载到检测仪外壳内完成便携式检测仪样机制作。运用Python语言在主控制器树莓派中编写程序,使该仪器可初步实现光谱数据采集功能。(2)便携式检测仪检测POD活性、SPAD值的研究。对比多种预处理方法后的建模效果,建立了最优全光谱数据与POD活性值的PLS预测模型。采用x-LW法提取特征波长后建立了最优预处理下光谱数据与POD活性值的PLS和MLR预测模型。其中,光谱变换后的全光谱数据与POD活性值的PLS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p为所有模型中最大达到0.944,RMSEp为所有模型中最小且为2.764。对比多种预处理方法后的建模效果,建立了最优全光谱数据与SPAD值的PLS预测模型。采用SPA提取特征波长后建立了最优预处理下光谱数据与SPAD值的PLS、MLR和BP-ANN模型。研究发现,平均平滑处理后的全光谱数据与SPAD值的PLS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p为所有模型中最大达到0.950,RMSEp为所有模型中最小且为2.786。(3)晚疫病胁迫下马铃薯叶片病害分级识别研究。通过分析反射率值、病斑大小、理化值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方程及变化曲线图,建立了马铃薯叶片晚疫病基于理化值和反射率值的两种病害分级、识别模型。(4)设计开发了马铃薯晚疫病检测仪的软件系统及人机交互界面。利用Python语言完成了主系统、光谱采集系统、光谱显示系统、计算系统、病害分级系统的程序设计,并运用Tkinter工具包完成图形界面的设计。通过该图形界面程序将上述五大系统连接起来植入到便携式检测仪的树莓派中,最终实现该仪器数据采集、预测理化值、病害识别、分级等功能。
【图文】:

马铃薯晚疫病


图 1-1)从古至今以来都是马铃薯种植和生天就可以蔓延全田,从而造成毁灭性的危方法防治的最优时期, 因为马铃薯晚疫病法都会造成马铃薯产量的减少, 因此马等 2018)。因此马铃薯叶片在晚疫病病的,病斑大小为 50%以下都是可以治愈治疗,,但造成的损失也是较大的。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5.32;S2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蕾;;3种新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评价[J];甘肃科技;2019年11期

2 郝光立;许毅戈;;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9年16期

3 王贵江;吕典秋;闵凡祥;;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应用评价[J];中国马铃薯;2018年06期

4 李洪浩;杨晓蓉;向运佳;雷高;朱雷;王燕平;刘波微;;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J];四川农业科技;2018年12期

5 温占玲;;承德地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试验总结[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年12期

6 王蓉;肖卫平;覃安荣;吴庭慧;;几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植物医生;2019年01期

7 高雪冬;;五种高效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年02期

8 冯兴琴;;3种药剂拌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年07期

9 粱宏旭;;试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10期

10 龙向祥;段銮梅;杨林;邰裕朝;陈德福;;5种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医生;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霞;黄勋;范荣武;李亚红;杨艳丽;;云南冬季马铃薯晚疫病造成损失评价[A];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C];2017年

2 肖春芳;王针针;张等宏;高剑华;张远学;杨国才;沈艳芬;;利用预警系统指导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验证试验[A];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C];2017年

3 于斌武;魏小平;曹允涛;王海军;;“施乐健”产品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C];2017年

4 李华伟;林志坚;罗文彬;纪荣昌;许泳清;李国良;邱思鑫;汤浩;;不同杀菌剂组合对福建省春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分析[A];2016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5 彭九慧;郭丽霞;马秀玲;杨庆红;毛佩柱;;河北省承德市马铃薯晚疫病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李大春;吴承金;程群;沈艳芬;殷红清;;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效的差异性试验[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7 关红颖;;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试验[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8 陈万利;;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9 董风林;郭志乾;杨宁权;张国辉;余帮强;谢霞;王琳;;不同杀菌剂种薯拌种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A];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C];2013年

10 雷昌云;郭子平;沈艳芬;肖春芳;高剑华;;不同药剂组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研究[A];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海明;当心!春马铃薯晚疫病呈偏重发生趋势[N];农业科技报;2018年

2 中心;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呈偏重发生趋势[N];农资导报;2018年

3 记者 唐怒娇;我省建立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网络系统[N];贵州日报;2018年

4 记者 吴晓燕 鲁明;甘肃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成效显著[N];农民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张晔 通讯员 许天颖;病原菌攻击植物时会使出“诱饵模式”[N];科技日报;2017年

6 记者 邓俐;重庆强化培训 构筑马铃薯晚疫病防火墙[N];农民日报;2017年

7 记者 翟怡婷;春马铃薯晚疫病主产区发生偏重[N];农资导报;2017年

8 许天颖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王源超:从冷门项目入手带出热点团队[N];中国青年报;2017年

9 ;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技术方案[N];农资导报;2015年

10 王梅红;马铃薯晚疫病怎么防治[N];农资导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程;StRFP1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2 陈千思;StPOTHR1基因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中的功能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徐征;土壤生态调控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杜鹃;马铃薯晚疫病数量抗性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验证[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杨宇;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相关基因StLOX和StPOPA的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史晓蕾;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相关基因StPRp27和POTHR-1的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何钦;E3泛素连接酶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吴艳清;致病疫霉遗传多样性及拮抗菌抑菌物质分离纯化[D];河北大学;2012年

9 姚彦坡;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木霉菌的筛选及生防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10 姚春光;两个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轮回群体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翊;基于光谱技术的便携式马铃薯晚疫病检测仪研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林敏;亚磷酸盐对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和机理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3 李培玲;寡糖·链蛋白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效果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4 李梅;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马铃薯晚疫病早期预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5 韩龙;马铃薯晚疫病生防菌剂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6 李兆;基于气象条件的我国马铃薯晚疫病区域短期预报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7 赵彤;甘肃省中部地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8 李洋;基于孢子图像识别的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文文;马龙地区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的研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何慧龙;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70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70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d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