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整秆式甘蔗收割机断尾机构的虚拟仿真分析与设计

发布时间:2020-05-22 01:32
【摘要】:实现甘蔗收获机械化是提高甘蔗产量进而提高食糖产量的关键,然而决定食糖产量的不仅有甘蔗产量,还有甘蔗收割后的含糖量。我国甘蔗收获机械主要采用整秆式收割方式,其工作过程包括扶蔗、切根、剥叶、断尾、输送以及捆扎,其中剥掉蔗叶并且去除含糖量较低的蔗尾的目的就是间接的提高收割后甘蔗的含糖量。因此,对于整秆式甘蔗收割机断尾机构的研究既能丰富甘蔗收割技术,提高甘蔗产量,又有利于提高甘蔗收割后的含糖量,从而提高食糖产量。目前我国整秆式甘蔗收割机均采用在甘蔗直立状态时通过刀具切除的方式进行断尾,然而由于自然生长的甘蔗高度相差很大,且倒伏情况严重,因此难以控制切掉的长度。综上所述,设计一种合理的断尾机构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研究甘蔗不同部位机械特性和蔗汁糖度的差异性,得到了新型断尾机构的设计依据即甘蔗茎秆尾部的抗切割、表皮抗压、抗冲击能力均远低于其他部位。据此提出新型断尾机构:在传统剥叶系统中增设断尾轮,通过断尾轮上断尾元件循环击打甘蔗的方式使尾部断掉。通过建模和仿真分析,确定了三种设想方案中防窜动式断尾机构更加合理。为了机构的参数优化,以甘蔗输送稳定性、甘蔗承受最大应力作为断尾效果的评价指标,选取了四个主要影响因素,以ADAMS软件为虚拟试验平台做正交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于指标影响的显著性以及最优组合:断尾轮中心轴之间的距离330mm、上下断尾元件之间的交错角度7.5。、断尾元件的弹性模量11.76MPa、断尾轮的转速348r/min。最后,通过物理样机验证了防窜动式断尾机构合理可行,且最优组合下的断尾率达到90%,理想断尾率达到75%。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225.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勇;;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2 王凯湛;马瑞峻;胡健锋;;虚拟样机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上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农机化;2008年04期

3 宋春华;区颖刚;刘庆庭;;两段式螺旋扶蔗机构虚拟样机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王哲;叶权圣;陈骏佳;秦健南;;建模与仿真技术在甘蔗收获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轻工科技;2012年11期

5 曾志强;袁成宇;区颖刚;胡乔;赖荣光;;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19期

6 彭明戈;陈星富;陈润忠;;甘蔗收获机收割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3年04期

7 程绍明;王俊;王永维;;我国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的现状和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20期

8 裴未迟;李耀刚;李运红;;基于虚拟样机技术—ADAMS的冲击力模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牟向伟;解福祥;区颖刚;龚剑华;;不同倒伏状态甘蔗扶起过程的试验[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石明全;基于ADAMS的多接触问题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棉国;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5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75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e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