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三江平原水田适宜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0-08-09 16:16
【摘要】:近几十年来,全球正处于气候暖化显著时期,而农业对气候变化反应较为脆弱与敏感。气候变暖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增加的有效积温以及光热条件,优化耕地资源配置、合理进行农业布局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资源学与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热点。而水稻的生长,对水分和温度有较强的依赖性,气候暖化对其种植范围的扩张与产量的提高具有极大影响,此外,水稻作为中国的最主要粮食作物,有近三分之二人口以其为主食,对其种植发展进行合理的区划与布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三江平原是我国热量条件最差、气候变暖最显著、水田扩张程度最为剧烈以及黑龙江省农业工程投入最多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因此,本文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通过咨询专家选取积温、降雨、高程、坡度、地形部位、耕层厚度、灌溉条件、排水条件、速效钾、有效磷、有效硅、有机质、有效锌和pH等14个评价因子,以耕地地块为评价单元,在运用特尔斐法进行比较判别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素的影响权重,借鉴模糊数学理论并根据各评价因子特点建立隶属函数,利用限制因素法和加权指数法最终确定水田的适宜性等级,并将结果分别与现有旱地和水田进行叠加,分析现有水田的适宜等级及限制性因素,划定适宜开发水田区域。主要结论如下:(1)三江平原耕地的水田适宜性等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适宜区、勉强适宜区、高适宜区及不适宜区面积依次递减。三江平原地区耕地总面积为558.39万hm2,其中,中适宜区的面积最大,为223.37万hm2,占现有耕地面积的40.00%。其次为勉强适宜区和高适宜区,面积分别为137.94万hm2和137.79万hm2,各占耕地面积的24.70%和23.28%。此外,不适宜区域面积为59.2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0.61%。(2)三江平原水田各适宜区域分布较为广泛。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虎林、富锦、宝清、抚远等县区,其中虎林市所占面积最大,为26.47万hm2;其次为富锦市和宝清县,面积分别为20.32万hm2和17.63万hm2;而高适宜区在鸡东县、穆棱市和鸡西市辖区没有分布。水田中适宜区分布广泛,除穆棱市外均有分布。其中,富锦市中适宜区面积最大,为34.48万hm2,占中适宜区面积的15.44%;其次为宝清县和抚远县,面积分别为23.00万hm2和20.79万hm2;而在鸡东县和鸡西市辖区分布面积相对较小,各为1.16万hm2和1.01万hm2。勉强适宜区在同江市、密山市、桦南县、勃利县等县区均有分布且较为分散,其中密山市分布面积最大,为14.28万hm2,占勉强适宜区总面积的10.35%;其次为同江市、桦南县,面积分别为14.17万hm2和12.20万hm2。不适宜区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穆棱市、同江市等县区,其中穆棱市分布面积最大,为14.63万hm2,其次为同江市和桦南县,面积分别为9.26万hm2和7.70万hm2。(3)在三江平原现有旱地中,适宜发展水田的高、中适宜区面积共为170.82万hm2,主要分布在宝清县、虎林市、抚远县、富锦市和集贤县境内。其中,宝清县所占比例大,面积为28.83万hm2;其次为富锦市和虎林市,面积分别为23.40万hm2和15.39万hm2。该地区光热条件适宜,水土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水田并建立水稻集中种植区。(4)在三江平原现有水田中,高适宜水田面积为84.53万hm2,占水田总面积的38.58%。主要分布在汤原、桦川、虎林、富锦、宝清等县区。其中,富锦市、虎林市适宜(高、中适宜)水田面积较大,分别为33.82万hm2和29.00万hm2,各占现有水田面积的14.89%和12.83%;其次为抚远县、同江市和绥滨县,适宜水田面积分别为19.67万hm2、16.90万hm2和12.51万hm2。此外,在现有水田中,也有部分地区不适宜种植水稻,主要分布在同江市和穆棱市,积温较低,灌排设施不完善是限制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部分地区土壤养分条件较差,p H值呈极酸性也制约着区域水田的发展。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三江平原实际状况,提出应着力优化水田空间布局,开发适宜发展水田区域,调整不适宜水田区的种植结构,并针对现有水田限制因素,科学提升水田适宜等级,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田间灌排能力,高效合理调配水土资源,增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代兴;周开芳;左明玉;郑明强;罗元琼;;遵义市两城区蔬菜种植的耕地适宜性评价[J];农技服务;2013年07期

2 刘友兆,何方,夏敏,杨建海,吴俊品;耕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陈豫;杨改河;冯永忠;任广鑫;;“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与实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9期

4 倪九派;高明;魏朝富;谢德体;;基于参与性评估法的安置区移民安置适宜性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1期

5 姚光华;谭德军;罗真富;谢洪斌;陈凤英;李奇;;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园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J];土壤通报;2011年06期

6 冯莉莉;;庭院水保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与实证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22期

7 周伟;曹银贵;王静;袁春;乔陆印;;村庄整治规划中迁村并点适宜性评价与判别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11期

8 潘效安;鲁成树;阚凯;;基于指数和法的村庄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2期

9 刘广余;肖芳;陈秀东;;农地适宜性评价(Ⅰ)[J];北京农业科学;1988年04期

10 李娟;龙健;赵娜;;煤矿区压占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以贵州纳雍县狗场煤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余;;运用逐步聚类法进行农地适宜性评价[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2 蔡叶;刘均霞;杨彩霞;王良波;令狐丹丹;;桐梓县耕地蔬菜适宜性评价[A];贵州省土壤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尹卫红;张景秋;张文忠;;宜居城市与北京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5[C];2005年

4 胡伟;李满春;符海月;刘永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建东;杨泉宁;薛怀友;;长江江苏段地质工程适宜性评价[A];城市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跃军;胡守庚;;基于GIS的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利川市罗圈坝硫铁矿为例[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涂莎莉;;以专家访谈为导向的规划技术适宜性评价方法探讨——以山东省空心村问题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桂昆鹏;徐建刚;张翔;;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9 邱炳文;池天河;王钦敏;汪小钦;兰樟仁;吴靖;;基于GIS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刘晓然;王志涛;;山区村镇居民点体系抗震防灾用地适宜性评价[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夏敏;农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吴云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适宜性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3 秦建成;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於家;基于人工智能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青;不同品种鸡肉加工适宜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王函;中煤金海洋工业园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娜;基于GIS的低丘缓坡建设适宜性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好必来;耕地整理适宜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王鹏程;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作物新品种推广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管吴弘;基于GIS的新疆非耕地农业开发综合适宜性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王娟;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长江流域森林恢复格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翔;云计算环境下基于GIS的区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9 石红;入海排污口选址适宜性评价与案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李欣阳;皖江示范区森林资源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87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87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5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