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油茶果脱壳装置设计及试验

发布时间:2020-08-25 15:17
【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作物,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油茶果壳在榨油过程中会影响茶油品质,因此榨油前须进行脱壳处理。由于现有油茶果脱壳机大多采用挤压、剪切原理,存在适应性差、损伤率高、剥净率低等技术问题,采用撞击、搓擦原理设计了一种油茶果脱壳装置,以果仁脱壳率、破损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试验与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油茶果物理特性的试验研究:在对鲜果皮和果仁外形尺寸、含水率等基本特性参数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油茶果与脱壳相关的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试验得出影响油茶果破壳力的主要因素为加载方向、加载速率、油茶果含水率以及油茶果直径大小。(2)油茶果撞击脱壳理论分析与撞击式脱壳试验台的设计:根据Hertz理论,对油茶果撞击脱壳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影响撞击脱壳冲击力的主要因素有油茶果自身特性、撞击速度和喂料量等,并依据脱壳理论设计脱壳试验台。(3)油茶果撞击脱壳试验:对油茶果撞击脱壳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各因素对脱壳指标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脱壳转速在600-700r/min范围内对脱壳率的影响最明显,随着转速的增大,脱壳率急剧增加,700-1000r/min范围内,随着转速增大,脱壳率增加速率明显减少,而破损率随着甩盘转速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油茶果含水率对脱壳率影响较大,对破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脱壳率随着含水率增加而减小;喂料量对脱壳率和破损率的影响都较为明显,喂料量增加时,其脱壳率和破损率随之降低。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与脱壳率、破损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了各因素对脱壳率了和破损率的影响显著性,确定了试验因素最优组合,最佳组合为脱壳转速700r/min,油茶果含水率43.7%,喂料量288kg/h。(4)高速摄影与验证试验:通过高速摄像技术捕捉到脱壳装置中离心甩盘抛出的油茶果与齿圈撞击时的运动轨迹,进一步验证了之前的试验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22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智富;油茶产业市场前景广阔[J];农村百事通;2004年16期

2 汪维勇;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04年06期

3 邹宽生;;入世后江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年05期

4 雍爱玲;发展油茶产业前景广阔[J];农技服务;2005年08期

5 冯继福,胡伟;对安徽油茶产业名牌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5期

6 ;油茶助农民增收[J];福建农业;2005年04期

7 黄春元;加快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8 王奇;;发展油茶产业前景看好[J];农村新技术;2006年02期

9 柏方敏;何志高;;油茶盛开致富花[J];湖南林业;2006年05期

10 彭建桃;;茶陵县增加油茶效益的主要措施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磊;霍宝民;谷留杰;翟文继;臧建立;;河南油茶产业化资源培育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2 李德明;王绿林;曾广林;;襄樊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3 李苏荣;张津平;黄福平;;对促进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黔东南州政府油茶产业发展调研组;蒲祖银;;关于我州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A];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雅鹏;刘雪芬;吴娟;;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6 ;安徽省油茶产业协会[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郭水连;郭亮;郭卫平;;气候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8 穆姝慧;孙承文;桂房红;蒋立科;;对目前我国油茶科学研究战略的刍议[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9 谭晓风;;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对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10 文会中;;做大做强湖南油茶产业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辉霞 傅仁斌;杂交油茶产量高[N];湖南科技报;2005年

2 ;油茶产业规划“1155”工程[N];江西日报;2005年

3 黄晓彬 刘彦;红山油茶结“金果” 规模种植创效益[N];闽西日报;2005年

4 张梅 龚良明 本报记者 胡应翔;江西冒出个油茶产业[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5 蒋能清;耒阳油茶产业显露“尖尖角”[N];衡阳日报;2006年

6 江林;江西加快发展油茶产业[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7 袁海明 (作者系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五方面下工夫发展高产油茶产业[N];宜春日报;2007年

8 王志凌;百年油茶的复兴之旅[N];福建日报;2007年

9 胡青松邋洪鸣;江西油茶产业获财政重点扶持[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10 李晚成邋张志勇;政策利好助推油茶产业奔向“春天”[N];江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军;油茶低磷适应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周裕新;油茶营养诊断及平衡施肥效应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3 吴炜;普通油茶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对其北缘不同生境的响应[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4 洪燕真;基于农户经济视角的油茶供给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张鑫;安徽不同生态区域油茶叶片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6 曾艳玲;油茶种仁糖酵解途径解析及醛缩酶基因家族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7 马锦林;油茶耐弱光生理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8 黄勇;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交渐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谢一青;小果油茶种内类型划分、评价及亲缘关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10 张国武;油茶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的比较分析与评价[D];江西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雪罡;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2 石斌;不同库源关系对油茶光合作用及同化物分配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潘波;广西油茶幼龄期配方肥研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周招娣;水分胁迫下普通油茶嫁接苗生理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5 廖文婷;5个油茶无性系光合及叶解剖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邬明娟;绿色溶剂碳酸二甲酯浸取油茶籽油及其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肖云旭;海南油茶5个无性系光合特性综合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8 陈家铭;庐山和井冈山不同海拔野生油茶叶片比较转录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刘伟;福建省油茶产地主要生态因子与油茶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10 刘学锋;测土配方施肥对油茶高产无性系生长结实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3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803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a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