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1:13
   玉米清选是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的重要环节,玉米清选振动筛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对玉米脱出物的清选效率和筛分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为提高玉米脱出物在振动筛上的筛分效率,基于传统的平面往复振动筛,本文设计了一种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本文的研究主要包含驱动机构的设计及原理分析、筛面运动学方程的推导、驱动机构的优化及优化后筛面运动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等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平面往复振动筛主体结构,设计了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简述了驱动机构的组成并对其工作原理做了分析,上筛面在驱动机构带动下能够完成3个方向(x、y、z)的移动和绕2个轴(x轴、z轴)的转动。(2)根据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的传动原理,基于封闭多边形矢量法逐步推导出筛面上任意一点的运动学方程,运用Matlab数值模拟筛面上标定点在x和y方向的速度规律,并与CATIA运动仿真中同一点的速度规律曲线做比较,检验了运动方程推导的正确性,通过速度规律曲线初步判断筛面的运动规律是非简谐的。(3)运用Isight优化软件,基于推导的筛面运动学方程,以筛面后端振幅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筛面倾角变动范围为约束条件,对驱动机构主要杆件的长度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筛面后端最大振幅达到最小值为15.4 mm,通过对目标函数相关度的分析得出对筛面振幅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曲柄、下端摇杆与限位杆的长度。(4)借助Matlab数值模拟优化后筛面的运动规律,分析了运动规律对筛分性能的影响,筛面的前后倾角在3.85o~4.24o范围内变化,左右摆动倾角在±1.8o范围内浮动,得出筛面的运动是非简谐运动,筛面后端的x向振幅比前端高出4.6 mm且沿着筛面由前往后逐渐增大,筛面前端y向振幅高出后端7.6 mm,且由前往后逐渐减小,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大,筛面在z向的振幅相对较小且呈简谐运动规律变化,加速度数值的非简谐变化规律同样印证筛面非简谐的运动形式。(5)利用高速摄像分别拍摄并提取筛面标定点运动过程中前后端x向与y向的位移坐标,运用Matlab生成拟合曲线并同数值模拟的筛面运动规律曲线做比较,结果表明两曲线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证明了筛面运动学方程推导的正确性和样机设计的合理性。(6)通过试验对比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筛面和平面往复振动筛的筛分性能,以玉米脱出物的喂入量和偏心轮主轴转速为变量,分别以透筛时间和透筛率为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玉米脱出物一次喂入为6 kg时,玉米籽粒在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筛面上的透筛时间比在平面往复振动筛面上缩短了18.7%。玉米脱出物连续喂入量达到6 kg/s时,玉米籽粒在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筛面上的透筛率比其在平面往复振动筛面上的透筛率提高了5.75%,相应条件下节省功耗16.1%,证明了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在筛分性能上具有优越性。
【学位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226.5
【部分图文】:

农业装备,年代,团队,农机工业


图 1-1 R230 谷物联合收割机Fig. 1-1 R230 combine harvester图 1-2 Y215 玉米果穗收获机Fig. 1-2 Y215 corn harvest(2)国内玉米籽粒收获机械研究现状中国的农业装备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经验和技术不足只能引进与借鉴发达国进技术和制造经验。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玉米摘穗YW-2)问世,标志着中国的玉米收获机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蓬勃发展。20 世纪 80 年有了近 50 家的玉米收获机械科研单位,农机工业有了飞跃式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研团队研发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登上了新的历史舞台,这为我国农机装备的设计累了丰富的经验。21 世纪初期,中国政府为推动和激励农机装备的生产活力和扩大市,采取了农业装备购买补助政策,大力推动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迈向了新的征程 1-3 至图 1-6 为 2017 年比较受欢迎的几款国产玉米收割机。

玉米果穗,收获机


图 1-1 R230 谷物联合收割机Fig. 1-1 R230 combine harvester图 1-2 Y215 玉米果穗收获机Fig. 1-2 Y215 corn harvest(2)国内玉米籽粒收获机械研究现状中国的农业装备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经验和技术不足只能引进与借鉴发达国进技术和制造经验。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玉米摘穗YW-2)问世,标志着中国的玉米收获机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蓬勃发展。20 世纪 80 年有了近 50 家的玉米收获机械科研单位,农机工业有了飞跃式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研团队研发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登上了新的历史舞台,这为我国农机装备的设计累了丰富的经验。21 世纪初期,中国政府为推动和激励农机装备的生产活力和扩大市,采取了农业装备购买补助政策,大力推动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迈向了新的征程 1-3 至图 1-6 为 2017 年比较受欢迎的几款国产玉米收割机。

福田,农业装备


图 1-1 R230 谷物联合收割机Fig. 1-1 R230 combine harvester图 1-2 Y215 玉米果穗收获机Fig. 1-2 Y215 corn harvest(2)国内玉米籽粒收获机械研究现状中国的农业装备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经验和技术不足只能引进与借鉴发达国进技术和制造经验。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玉米摘穗YW-2)问世,标志着中国的玉米收获机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蓬勃发展。20 世纪 80 年有了近 50 家的玉米收获机械科研单位,农机工业有了飞跃式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研团队研发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登上了新的历史舞台,这为我国农机装备的设计累了丰富的经验。21 世纪初期,中国政府为推动和激励农机装备的生产活力和扩大市,采取了农业装备购买补助政策,大力推动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迈向了新的征程 1-3 至图 1-6 为 2017 年比较受欢迎的几款国产玉米收割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冬冬;朱德文;谢虎;赵维松;韩柏和;曹杰;;秸秆打捆机柱塞驱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与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8年03期

2 张宏伟;李智;王延辉;武建国;;水下滑翔器浮力驱动机构布局分析[J];海洋技术;2009年01期

3 苑文瑛;;浅谈摩擦驱动机构[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1年05期

4 曹念曾;陆国芳;;用于织机改造的送经和驱动机构[J];棉纺织技术;1987年07期

5 赵明晶;张承嘉;高云国;周瑞岩;;太阳帆板定向驱动机构的研制[J];光学机械;1987年06期

6 游克毅;脉冲棒驱动机构的设计[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8年00期

7 游克毅;脉冲棒驱动机构的设计[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年S3期

8 王三武;刘进;;清扫机器人移动驱动机构的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8年05期

9 章海军,黄峰;压电陶瓷冲击驱动机构在微细进给与操作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0年05期

10 李建辉;李瑞祥;钱志源;;空间太阳电池阵双轴驱动机构设计及热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辉;李瑞祥;钱志源;;空间太阳电池阵双轴驱动机构设计及热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2 李安虎;;基于凸轮驱动的高精度扫描驱动机构设计[A];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6年

3 张伟伟;曾婷;王冬;高瞻;王鑫;全齐全;;绳驱式进尺驱动机构多方案设计与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4 张燕燕;;一种多功能捆扎装置的设计与研究[A];2015年第五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制造2025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5 张燕燕;;多功能捆扎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15年第五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制造2025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6 蒋长宏;李靖;张升伟;张云华;;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湿度计天线扫描驱动机构设计与应用[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7 刘霆;林英隆;;含腱机构之构造分析及合成[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海泉;段柳成;蔡国平;;电机-绳索驱动的柔性太阳能帆板展开动力学[A];2014年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4年

9 庄建楼;何善宝;;基于观测几何的星间链路天线寿命需求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吴庆全;;皮带给煤机驱动机构改造设计[A];全国火电6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封口机输送台的驱动机构[N];中国包装报;2003年

2 记者 张银炎;江锦厂进军总成化部套生产[N];中国船舶报;2006年

3 记者 索阿娣;“尼星1R”2011年升空[N];中国航天报;2009年

4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李新春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关立忠;按摩器具企业应重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箭船星器齐开拓 对接中国航天梦[N];中国航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平;摩擦力变化式压电惯性驱动机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敏;滤波驱动机构不确定性补偿的机器人鲁棒滑模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于明锐;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工作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4 刘超;激光光热驱动技术与微型光热驱动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胡敏娟;穴盘苗自动移栽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周勇;高速进给驱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其运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杨彦东;模块化空间轴/径向伸缩式轮胎成型鼓导引机构分析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3年

8 张云志;基于黏滑驱动的典型微纳操作机器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罗绍华;基于RBF网络逼近的机器人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10 孟德彪;基于可靠性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及其在机构设计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良坤;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设计与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2 邵青伟;磁致伸缩镜面精密微位移偏转驱动机构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3 潘胜利;微型扑翼飞行器设计与测试实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黄意贤;航天器太阳翼驱动机构的时变可靠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王绘智;一种新型复合柔性驱动机构的传动特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6 陈畅达;一种新型复合柔性驱动机构性能的试验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7 石磊;太阳翼驱动机构的可靠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端义霞;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动力特性与驱动机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9 龚浙安;卫星太阳翼驱动机构可靠性建模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刘彪;柔性滤波驱动机构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13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813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