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物模型的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S512.11;S2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非充分灌溉
1.2.2 SIMDualKc模型
1.2.3 CERES-Wheat模型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及过程
2.3 观测指标及观测方法
2.4 SIMDualKc模型
2.5 CERES-Wheat模型
第三章 不同生育阶段亏水对冬小麦蒸发蒸腾及土壤蒸发的影响
3.1 SIMDualKc模型参数校验方法
3.2 模型模拟结果评价标准
3.3 SIMDualKc模型参数的校正与验证
3.4 冬小麦全生育期蒸散量的变化
3.5 土壤蒸发的模拟
3.6 不同灌水条件下的土壤蒸发比例
3.7 土壤蒸发比例及影响因子
3.8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生育阶段亏水对冬小麦干物质转运、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不同生育阶段亏水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 不同生育阶段亏水对冬小麦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4.3 不同生育阶段亏水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4.5 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生长的动态模拟
5.1 CERES-Wheat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5.1.1 气象数据库
5.1.2 土壤数据库
5.1.3 农田管理信息数据库
5.2 CERES-Wheat模型参数校验方法
5.3 CERES-Wheat模型参数校正及验证结果的评价
5.4 CERES-Wheat模型对冬小麦生长的动态模拟
5.4.1 蒸散量的模拟
5.4.2 干物质的模拟
5.4.3 土壤含水率的模拟
5.5 小结
第六章 冬小麦灌溉制度的优化
6.1 冬小麦不同灌水上限及灌水下限的模拟方案
6.2 灌水下限对灌水次数、灌水量、籽粒产量和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6.3 灌水上限对灌水次数、灌水量、籽粒产量和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慧敏,李卫婷;干旱对运城冬小麦的影响[J];山西气象;2003年03期
2 李鑫;;冬小麦“三改”创高产[J];河北农业科技;2008年17期
3 王位泰;张天峰;马鹏里;蒲金涌;吕峰平;黄斌;;甘肃陇东黄土高原秋季冬小麦异常旺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08年09期
4 孙庆阳;;浅析干旱对南阳市冬小麦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6期
5 侯银平;;探讨冬小麦的管理与病虫害的防治[J];北京农业;2012年33期
6 禾青;;关于冬小麦持续增产问题的初步调查[J];西藏农业科技;1978年Z1期
7 章玉林,董玉坤;冬小麦施用化肥试验结果[J];新疆农业科技;1982年02期
8 刘东海;;西藏冬小麦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J];西藏农业科技;1991年02期
9 刘万代,李大良,裴卓强,王站立,袁祖丽;剪除地上部分对冬小麦效应研究[J];河南科学;1996年03期
10 党建友;冬小麦肥水管理措施[J];山西农业;199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翔翔;渭北旱塬作物生长特征及其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2 王维;冬小麦全生育期土壤水分供给量的反演与模型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金秀良;基子AqoaCrop模型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估算[D];扬州大学;2015年
4 姬建梅;关中地区冬小麦水氮产量效应及其产差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崔正勇;冬小麦土壤N_2O排放以及麦季施氮对玉米季后效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6 徐海成;冬小麦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栽培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7 鲁向晖;基于气候变化的豫西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效果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夏天;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区域冬小麦生物量模拟及粮食安全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志伟;区域冬小麦估产的遥感数据同化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10 姚付启;冬小麦高光谱特征及其生理生态参数估算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鹏;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变化特征及响应生理参数监测[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慧琴;基于3S技术的县域冬小麦冻害监测及分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姜亚珍;MODIS监测黄淮海平原冬小麦长势与土壤湿度[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尚小厦;间作板蓝根对冬小麦生长及麦田CH_4通量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张延;气候变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及适应策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姚致远;旱地夏休闲期种植绿肥及其不同处理方式对轮作综合效益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珂;集雨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量对土壤水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侯仰毅;关中平原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氮肥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曹寒;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热和冬小麦—夏玉米生长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倪玲;基于AquaCrop模型的冬小麦灌溉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37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83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