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行距步行式插秧机关键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发布时间:2021-08-21 23:30
水稻种植机械化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发展决定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水平。水稻插秧机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化的转移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剧增,水稻种植机械化对插秧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步行式插秧机运用了人体工程学原理所设计的,集轻便、稳定、高效、节能等特点于一体,在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市场上多以固定行距9寸插秧机为主型,然而这种机型无法满足南方双季稻区不同水稻品种和多元化种植制度的需求。因此,为了使同一水稻插秧机机型能够满足不同的种植需求,研制出行距可调插秧机是我国插秧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插秧机的行距可调不仅能够提升插秧机使用的广泛性,而且可以极大的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行距可调插秧既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又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优点。行距可调式水稻插秧机的关键技术是在实现功能上可调的同时,又能保证每一个机构之间工作的协调一致性。本文研究对象为洋马AP4步行式插秧机,旨在通过分析现有插秧机适用性优缺点,并结合插秧机的农机农艺及设计要求,提出了可行的行距可调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总体设计方案...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行距可调水稻插秧机的发展现状
1.2.1 国内行距可调式插秧机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行距可调式插秧机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可调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可调行距步行式插秧机整机参数要求与行距可调基本原理
2.2 可调行距步行式插秧机总体结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
2.2.1 秧箱机构的工作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2.2 移箱机构的工作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2.3 分插机构的工作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3 相关部件的改进设计
2.3.1 承载浮板、整机机架的改进设计
2.3.2 纵向送秧机构的改进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分插机构的三维建模及虚拟仿真
3.1 Pro/E软件系统简介
3.2 分插机构及传动系统的三维建模
3.3 分插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3.4 仿真轨迹分析与结果分析
3.4.1 仿真轨迹分析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关键部件的计算机软件仿真校核
4.1 有限元方法及ANSYS软件介绍
4.1.1 有限元方法的介绍
4.1.2 ANSYS软件的介绍
4.2 螺旋杆的模态分析
4.2.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4.2.2 模态分析的必要性
4.2.3 模态分析具体步骤及结果
4.2.4 模态分析结果的结论
4.3 本章小结
5 田间试验
5.1 准备工作
5.2 机插对比试验
5.2.1 试验田整理
5.2.2 田间对比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56528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行距可调水稻插秧机的发展现状
1.2.1 国内行距可调式插秧机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行距可调式插秧机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可调行距步行式插秧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可调行距步行式插秧机整机参数要求与行距可调基本原理
2.2 可调行距步行式插秧机总体结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
2.2.1 秧箱机构的工作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2.2 移箱机构的工作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2.3 分插机构的工作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3 相关部件的改进设计
2.3.1 承载浮板、整机机架的改进设计
2.3.2 纵向送秧机构的改进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分插机构的三维建模及虚拟仿真
3.1 Pro/E软件系统简介
3.2 分插机构及传动系统的三维建模
3.3 分插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3.4 仿真轨迹分析与结果分析
3.4.1 仿真轨迹分析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关键部件的计算机软件仿真校核
4.1 有限元方法及ANSYS软件介绍
4.1.1 有限元方法的介绍
4.1.2 ANSYS软件的介绍
4.2 螺旋杆的模态分析
4.2.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4.2.2 模态分析的必要性
4.2.3 模态分析具体步骤及结果
4.2.4 模态分析结果的结论
4.3 本章小结
5 田间试验
5.1 准备工作
5.2 机插对比试验
5.2.1 试验田整理
5.2.2 田间对比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56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35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