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元氏冬小麦适宜灌水定额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21-12-11 09:54
  科学合理的灌水定额能减少深层渗漏量,可以有效避免灌溉水的浪费,在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利用HYDRUS-1D模型对元氏冬小麦3个生育时期的土壤水分动态、深层渗漏规律进行模拟研究,探讨适宜的灌水定额。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冬小麦3个生育时期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达到了a=0.05水平上的显著,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利用验证后的模拟模型模拟研究了冬小麦3个生育时期、不同灌水定额、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和深层渗漏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深层渗漏量与灌水定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层深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建议元氏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和开花期的适宜灌水定额分别为<90、90和90 mm,以减少深层渗漏量、促进水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43(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元氏冬小麦适宜灌水定额数值模拟


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灌后土壤含水率模拟值和实测值对比效果

灌水定额,返青期,冬小麦,含水率


图2~4给出了冬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灌水后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冬小麦灌水后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在不同生育期表现出的差异不明显,不同土层深度、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大致相同。10、30和50 cm深度土层灌水后6 h土壤含水率迅速增加至最大值,而后随之缓慢变小,且10 cm土层处土壤含水率增幅较大,30和50 cm土层的增加幅度较小;而70和90 cm土层灌水后6 h土壤含水率保持在初始值、甚至降低,而后才随之缓慢增加。以返青期灌水为例,灌溉定额为150 mm时,10、30和50 cm土层灌水后6 h土壤含水率由初始值0.104、0.103、0.107增大到0.322、0.236、0.287 5,灌水后12、24、36和48 h土壤含水率分别降低为0.286、0.223、0.279;0.261、0.221、0.273;0.247、0.213、0.268;0.241、0.209、0.263;70和90 cm土层灌水后6 h土壤含水率为0.178、0.137,基本保持土壤含水率的初始值不变,灌水后12、24、36和48 h土壤含水率分别增大为0.223、0.202;0.232、0.227;0.234、0.231;0.236、0.232。灌水定额对灌水后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幅度影响显著,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幅度明显增大,10和30 cm深度较50、70和90 cm深度不同灌水定额间的土壤含水率的差异小,说明灌水定额的不同对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较小,但对深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较大,较大的灌水定额显著增大了深层土壤的含水率。以拔节期灌水为例,灌水定额90、120和150 mm水平下,50 cm深度土壤含水率分别为0.188、0.201、0.231,70 cm深度土壤含水率分别为0.152、0.173、0.203,90 cm深度土壤含水率分别为0.127、0.179、0.216。图3 冬小麦拔节期不同灌水定额土壤水分动态

灌水定额,土壤水分,冬小麦,动态


冬小麦拔节期不同灌水定额土壤水分动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灌溉制度对膜下滴灌甜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振华,杨彬林,谢香文,王则玉,杨洪泽,董心久.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8)
[2]基于Hydrus-1D软件的大洼灌区灌水方案优选研究[J]. 肖素欣.  水利技术监督. 2019(02)
[3]基于Hydrus-1D的滴灌土壤水分运移数值模拟[J]. 徐丽萍,张朝晖.  节水灌溉. 2019(02)
[4]基于双稳定同位素和MixSIAR模型的冬小麦根系吸水来源研究[J]. 杜俊杉,马英,胡晓农,童菊秀,张宝忠,孙宁霞,高光耀.  生态学报. 2018(18)
[5]不同水肥耦合水稻温室效应及氮素利用率研究[J]. 昝鹏,陈燕萍.  节水灌溉. 2018(02)
[6]不同灌水定额对赤霞珠葡萄土壤水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 沈甜,许泽华,陈卫平,牛锐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7(22)
[7]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李金泽,杜历,唐瑞,徐利岗.  黑龙江水利. 2017(11)
[8]基于HYDRUS模型的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模拟[J]. 潘延鑫,罗纨,贾忠华,井思媛,李山,武迪.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01)
[9]干旱扬黄灌区漫灌方式下土壤水盐运移模拟[J]. 徐存东,聂俊坤,刘辉,连海东,丁廉营,王荣荣,温钦钰.  人民黄河. 2015(08)
[10]不同灌水量下设施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数值模拟[J]. 吴漩,郑子成,李廷轩,曾礼.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534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534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