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水稻钵苗移栽直立度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05:15
  【目的】基于现有水稻钵苗移栽机工作机理,投秧后钵苗在泥土中的直立度非常关键,为获取水稻钵苗移栽机移栽钵苗后最佳直立度工作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搭建水稻钵苗直立度测试试验台,对钵苗移栽后直立度情况进行了试验及研究;选取秧龄、前进速度和落秧高度3个因素作为试验变量,探究各因素在不同水平下与钵苗直立度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结果】秧龄对钵苗直立度影响较大;前进速度为0.35 m/s时,钵苗直立度较大;钵苗直立度随着落秧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各因素对钵苗直立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秧龄、前进速度和落秧高度。【结论】在秧龄为24 d(3叶1芯、秧苗高度211.1 mm),前进速度0.35 m/s,落秧高度为680 mm时,钵苗直立度较佳。在整个投秧过程中,99.54%的钵苗直立度均不低于30°,满足国家最低机械行业标准。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4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水稻钵苗移栽直立度试验研究


试验台俯视图

侧视图,同步带,秧苗,霍尔元件


图1 试验台俯视图试验台架下端的四轮行走装置带动整个试验装置在土槽上行走;霍尔元件实时显示电机转速值,测量精度精确到0.01 r/min;同步带输送装置和预紧装置保证秧苗顺利地输送到下方的输秧筒Ⅰ中;台架板可实现升降,其升降最大行程为1 m。为避免台架在行进过程中由于重心过高导致摇晃,在试验台架两侧设有呈三角放置的支撑横梁。

状况,时段,秧盘,时控


试验育秧采用手抛434孔式钵盘,每穴深度为17 mm。播种时控制底层土厚度在13 mm左右,单钵播种量在3~5粒,最后覆土至钵体口。播好种的秧盘置于土槽上培育,育秧时间在6月23日,盖上一层薄膜,防止鸟类啄食以及大雨天气冲散种子。秧龄分别为14,19,24,29 d的钵苗的生长状况见图3。2 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钵苗拔取特性研究及试验[J]. 蒲闯,周重军,刘木华,蔡金平,肖丽萍,叶洋洋,黄粮粮,邓方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2]水稻钵苗摆栽与毯状苗机插对比试验研究[J]. 吴毅.  时代农机. 2017(12)
[3]水稻钵苗机械化移栽技术研究[J]. 栾峰,李丹.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5(04)
[4]水稻钵苗机插秧技术的优点和应用示范[J]. 姜心禄,郑家国,池忠志,李旭毅,杨福明,廖兴华.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4(05)
[5]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水稻生育特点及产量形成间的差异[J]. 米长生,陆海空,洪国保,毛学勤,黄本干,刘卫东.  北方水稻. 2014(04)
[6]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优势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J]. 张洪程,朱聪聪,霍中洋,许轲,蒋晓鸿,陈厚存,高尚勤,李德剑,赵成美,戴其根,魏海燕,郭保卫.  农业工程学报. 2013(21)
[7]水稻钵苗移栽机械化技术研发与应用[J]. 胡福志,尹威,肖志勇,王海龙.  中国农业信息. 2013(13)
[8]水稻钵体苗机插秧推广前景广阔[J]. 庄乃生,李斌,宋建农.  农机科技推广. 2010(12)
[9]水稻抛栽秧苗立苗中的形态与生理变化[J]. 郭保卫,陈厚存,张春华,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邢琳,管文文,黄幸福,杨雄.  作物学报. 2010(10)
[10]水稻钵苗移栽下坠高度及导管摩擦对栽深的影响[J]. 宋建农,王苹,王立臣,魏文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04(01)

硕士论文
[1]基于夹钵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优化设计与试验[D]. 张永松.浙江理工大学 2018
[2]新型钵苗移栽机构设计及工作过程分析[D]. 刘健.吉林大学 2017
[3]多功能钵苗移栽试验台设计与试验研究[D]. 宫成宇.东北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65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3565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d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