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高茬还田模式对土壤肥力及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1 21:29
【摘要】: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但往往得不到有效利用,被弃置和焚烧,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秸秆还田是解决秸秆焚烧和弃置的重要途径,为方便秸秆后续还田利用,水稻收割时往往会留高茬。迄今,关于农作物留茬高度及其对后茬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较多,鲜见作物高残茬留田期间物质组成变化及其对后续还田影响的报道。本文以留田高茬稻秸为对象,分别对两优262(留茬高度60 cm)和南粳9108(留茬高度50 cm)进行留高茬处理,于摘穗后不同时间段采样,研究其留田期间物质组成分布及动态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室内喷淋降雨的模拟试验,分析了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对高茬稻秸矿质养分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留高茬翻耕还田(CTH)、免耕覆盖还田(NTS)、留高茬免耕还田(NTH)三种处理,并设置免耕留低茬不还田处理作为对照,分析高茬稻秸的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对稻秸、土壤养分的估算,分析稻秸不同还田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高茬稻秸体内物质组成存在垂直分布差异,除钾元素外,两种稻秸的养分分布均表现为自基部向上,半纤维素、全氮、全磷、以及钙镁元素含量升高,木质素、纤维素含量降低。在收获时间较早、气温相对较高的季节,两优262秸秆含水率变化较小,基本保持在65%-70%之间,含水率不因天气变化而变化;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南粳9108秸秆含水率的变化较大,变化范围在47%-68%之间,与降雨量显著相关。留茬35天后,两优262和南粳9108水稻秸秆养分含量出现明显变化:两优262秸秆半纤维素含量下降了7.36%,镁元素含量降低了 20.09%,钙元素含量降低了 35.58%,纤维素含量相对升高了4.24%,木质素含量相对升高了 23.41%,全氮、全磷以及三素总含量变化不显著;南粳9108水稻秸秆半纤维素含量下降了 8.63%,镁元素含量降低了 14.77%,钙元素含量降低了19.22%,纤维素含量相对升高了 4.33%,木质素含量相对升高了 35.42%,全氮、全磷以及三素总含量变化不显著。(2)在总降雨量为50 mm时,钾元素的淋失量在0.3 g·kg-1左右,钙、镁以及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在相同降雨强度下,随着降雨时间增长,降雨量增大,钾元素的淋失量升高;当降雨量相同时,不同降雨强度下,高茬稻秸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此外,试验发现,没有经过降雨处理的空白组,摘穗后随着时间变化,矿质养分含量不断降低。降雨会加速钾素的淋洗,而其它镁、钙等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与降雨关系不大。导致高茬稻秸矿质养分含量降低的可能原因,是稻秸自身代谢导致的养分外排,而降雨会加速钾素向土壤移动。(3)NTH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时间早于其他处理,试验100天后,NTH处理的土壤有效钾含量比NTL处理高20 mg·kg-1,但低于NTS和CTH处理,NTH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低于其他三种处理。NTH处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平均颜色变化率均低于CTH处理,但与NTS和NTL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4)与CTH处理相比,NTH处理同样能有效避免秸秆焚烧导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且其土壤有机碳损失量更低;相比于CTH处理,NTH不能避免施肥导致环境问题,但可以极大降低农田退水等导致水环境问题。本研究系统阐明了高茬稻秸养分存在垂直分布现象,按不同部位回收秸秆有一定积极意义;在多雨季节,留高茬延迟回收并不能有效干燥水稻秸秆;高茬稻秸在留田1个多月期间,其主要物质组成变化不显著,不会影响后续收集和能源化利用价值;降雨会加速秸秆中钾素向土壤中转移,但对其它矿质养分影响不大,该试验说明,降雨并不明显降低秸秆本身作为土壤改良的一种资源的实际利用价值;在本试验期间,秸秆免耕留高茬还田处理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效钾的含量,对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影响较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且具有相对更好的环境效益。
【图文】:

秸秆,含水率,两优,影响因子


含水率是秸杆的重要指标之一,含水率的氋低极大影响了秸秆的后续利用。有研宄发逡逑现,延长留茬时间能够有效降低秸秆的含水率[13'因此,,延迟回收秸秆可使水稻秸秆能够逡逑在大田中自然干燥,方便了后续的回收利用。从图2-la中可以看出,两优262秸秆随留茬逡逑时间的延长,含水率变化整体呈波动略上升的趋势;数值变化范围较小,位于66%-71%逡逑之间。摘穗后0-9天内秸杆含水率呈上升趋势;9-21天内秸秆含水率呈先下降到最低值逡逑66.27°/。,而后上升再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21天后到试验结束期间,秸秆含水率呈继续下逡逑降而后上升到最大值70.52%再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逡逑上述两优262秸秆随摘穗后时间的推移,含水率变化略呈上升的变化规律,可能和水逡逑稻的生长有关。秸秆含水率在不同试验时间段的波动变化,可能与相应时间的环境影响因逡逑子即当地的降雨量或种植土壤中的含水率有密切关联。自动气象站记录试验所在地的降雨逡逑量如图2-lb所示。摘穗后9天之前一直没有降雨,所以秸秆保存水分能力增强,含水率有逡逑显著升高;摘穗后第9和第21天时均有大量降雨,因此在这期间出现了秸秆含水率最低逡逑的现象;21至25天期间几乎未出现降雨,随后25到试验结束期间则连续有小量降雨,故逡逑在21天到试验结束这期间出现了秸秆含水率最高的现象。此外

秸秆,含水率,影响因子,土壤含水率


2.2.4时间与环境因子对南粳9108稻轩物质组成的影响逡逑1、留茬时间、降雨及土壤水分条件对秸秆的含水率的影响逡逑如图2-2a所示,南粳9108秸秆含水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摘穗后至第9天时,逡逑秸秆含水率持续下降至最低值47.27%。摘穗后9-18天,秸秆含水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逡逑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第12天秸杆含水率有所回升;第18天至24天间,秸秆含水逡逑率保持稳定;第24天至第33天间,秸秆含水率先下降后上升,摘穗后第33天,秸杆含逡逑水率达到最高值68.62%。逡逑如图2_2b所示,摘穗后连续九天均没有降雨,秸秆含水率持续下降;第10天和第11逡逑天均有降雨,且第11天降雨量较大,秸杆含水率有显著升高;第12天至第15天没有降雨,逡逑秸杆含水率显著下降,第16天和第17均有降雨,秸秆含水率显著升高;第18至第24天,逡逑采样前一天没有降雨,含水率没有显著变化。第29天至第33天时持续降雨,秸秆含水率逡逑持续升高。逡逑如图2-2c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41.4;X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盛;王子芳;高明;黄容;田冬;;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5期

2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许博;杨四军;;水稻秸秆养分垂直分布特征与不同留茬高度下还田养分估算[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年03期

3 步玉良;;化肥施用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关机制及策略分析[J];江西农业;2017年11期

4 李彬;高翔;刘玉涛;徐丽君;孙倩;吴桂茹;;江苏水稻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年05期

5 倪中应;沈倩;章明奎;;秸秆还田配施石灰对水田土壤铜、锌、铅、镉活性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年03期

6 倪萍;孙昊;吴树彪;董仁杰;;大中型农业沼气工程沼液循环回用影响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7年04期

7 宋志伟;王晶;朱旭丽;钟子楠;潘宇;乔艳云;;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07期

8 张婷;张一新;向洪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02期

9 石祖梁;王飞;李想;孙仁华;王久臣;常志州;;秸秆“五料化”中基料化的概念和定义探讨[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年06期

10 马彩梅;林祥群;薛斌;;植物秸秆饲料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16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丽梅;作物冠层氮素淋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琦;不同留茬高度对小麦田土壤物理特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7年

2 白超超;稻麦秸秆不同器官及不同部位产沼气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3 贺勇;棉秆韧皮纤维形态结构、理化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聂新涛;免耕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和稻麦生产力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7年

5 赵丽华;收获和贮存时间对玉米秸秆营养物质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59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659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2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