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江西水稻土发生层活性有机碳及其生态文明意义

发布时间:2020-05-20 11:44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发展低碳农业成为国家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本论文是建立在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江西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共采集24个水稻土剖面,每个剖面分别为4~5个土层,总共113个土壤样品,其主要目的:一是为分析江西水稻土诊断特性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关系,为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提供条件;其二是为进一步探讨江西省水稻土各活性有机碳组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研究江西省水稻土的碳源、碳汇问题、以及为实现绿色低碳提供基础。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江西省水稻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研究,发现随着水稻土耕作年限的延长,其有机碳含量也逐渐增大,故可以通过延长水稻土的耕作时间来达到缓解温室效应的目的。此外,第四纪红土与池塘堆积发育的土壤活性更高,而河流堆积物发育下更能增加有机碳的稳定性。(2)通过分析诊断特性对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研究,发现江西省水稻土其容重、pH值、Fe_2O_3和粘粒含量与TOC、DOC、ROC和MBC均表现出极强负相关,而中粉和粗粉含量与TOC、DOC和MBC均表现出极强正相关,粗粉与ROC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为改善江西省生态环境,可以从改善产业结构,实现水稻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增加水稻土的固碳能力等方面来实现。
【图文】:

总有机碳,年限,含量分布,母质


0~10cm、10~18cm、18~35cm、35~72cm、72~90cm 和 90cm 以下;BL02 剖面包括 5 个土层,分别是 0~18cm、18~25cm、25~40cm/40~70 和 70cm 以下土层。处于山间平原,母质发育为第红四纪土的剖面有:YK01 剖面包括 4 个土层,分别是 0~12cm、12~23cm、23~50cm 和 50cm 以下;YK02 剖面包括 5 个土层,分别是 0~15cm、15~25cm、25~70cm、70~85cm 和 85cm 以下。位于平原地区,母质发育为红砂岩的母质有 LH01 剖面包括 4 个土层,分别是 0~15cm、15~25cm、25~60cm 和 60~87cm;LH02 剖面包括 4 个土层,分别是 0~13cm、13~20cm、20~50cm 和 50cm 以下土层。位于平原地区,母质发育为黄土的剖面是 PX01 剖面包括 5 个土层,分别是 0~18cm、18~27cm、27~57cm、57~82cm 和 82cm 以下。位于平原地带,母质发育为池塘堆积物的剖面为 YD02 剖面,包括 4 个土层,分别是 0~15cm、15~30cm、30~70cm 和 70cm 以下。所采样地理化性质见附录 II。2.2 结果与分析2.2.1 不同耕作年限及母质发育下有机碳分布

总有机碳,母质,土层,剖面


0~10cm、10~18cm、18~35cm、35~72cm、72~90cm 和 90cm 以下;BL02 剖面包括 5 个土层,分别是 0~18cm、18~25cm、25~40cm/40~70 和 70cm 以下土层。处于山间平原,母质发育为第红四纪土的剖面有:YK01 剖面包括 4 个土层,分别是 0~12cm、12~23cm、23~50cm 和 50cm 以下;YK02 剖面包括 5 个土层,分别是 0~15cm、15~25cm、25~70cm、70~85cm 和 85cm 以下。位于平原地区,母质发育为红砂岩的母质有 LH01 剖面包括 4 个土层,分别是 0~15cm、15~25cm、25~60cm 和 60~87cm;LH02 剖面包括 4 个土层,,分别是 0~13cm、13~20cm、20~50cm 和 50cm 以下土层。位于平原地区,母质发育为黄土的剖面是 PX01 剖面包括 5 个土层,分别是 0~18cm、18~27cm、27~57cm、57~82cm 和 82cm 以下。位于平原地带,母质发育为池塘堆积物的剖面为 YD02 剖面,包括 4 个土层,分别是 0~15cm、15~30cm、30~70cm 和 70cm 以下。所采样地理化性质见附录 II。2.2 结果与分析2.2.1 不同耕作年限及母质发育下有机碳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重温: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着力推进提质升级发展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J];广西节能;2015年04期

2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白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5年12期

3 唐安来;黄国勤;吴登飞;王礼献;;绿色生态农业——江西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年05期

4 邓勋飞;陈晓佳;麻万诸;王飞;任周桥;秦方锦;吕晓男;;杭州湾南岸滨海围垦区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5年03期

5 肖烨;黄志刚;武海涛;吕宪国;;三江平原不同湿地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含量差异[J];生态学报;2015年23期

6 张宜红;;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路径与政策措施[J];企业经济;2015年02期

7 李平星;陈雯;高金龙;;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J];生态学杂志;2015年01期

8 孙晓山;;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讨[J];中国水利;2015年01期

9 于沙沙;窦森;黄健;杨靖民;石瑛;郑海辉;;吉林省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10期

10 王义祥;叶菁;王成己;翁伯琦;黄毅斌;;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国勤;;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讨[A];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 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王惠娟;;节能减排与气象措施[A];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豪;吉林西部水稻生长期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原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形态的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3 谢光洪;乌鲁木齐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4 代丽华;气候变化、国际气候合作机制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汪文霞;黄土区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2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672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e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