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稻麦两熟秸秆沟埋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27 12:02
【摘要】:中国农业生产模式转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日益突出的秸秆问题逐渐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因此我国农业生产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秸秆处理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秸秆还田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秸秆处理方式,但现行的还田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化感影响作物生长、分解过快不利碳素累积、未经处理容易滋生病虫害等,秸秆还田问题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为了揭示秸秆沟埋还田的增产机制,本文以全量秸秆20cm集中沟埋还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主要功能酶活、土壤球囊霉素、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角度出发,研究该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主要功能酶活性的影响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和不还田比较能够增加土壤中酸性磷酸单酯酶、芳香基硫酸酯酶、β-葡萄糖苷酶、脂肪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的活性,其中对20-30cm土层的影响最大,但是降低了 0-10cm和20-30cm 土层脲酶的活性。同时发现该处理下各个土层中不同土壤的脂肪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活性呈显著性正相关。2.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总球囊蛋白和易提取球囊蛋白的含量,两季土壤中各土层都有显著增加,其中10-20cm土层最为明显,20-30cm土层次之,同时发现该耕作模式下总球囊酶素的含量同土壤中酸性磷酸单酯酶的活性呈显著性正相关。3.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影响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表层0-10cm 土壤的影响无法确定,增加了 10-20cm 土层中除稻季土壤第九季和麦季土壤第八季外其他还田时间土壤的土壤微生物呼吸,增加了 20-30cm 土层土壤的呼吸速率,同时在10-20cm 土层稻麦两季土壤和20-30cm 土层麦季土壤中发现,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同秸秆还田时间长短存在显著性正相关。4.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能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和宽度,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对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差异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加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41.4;S154.3
【图文】:

示意图,过程,示意图,水稻秸秆


水稻秸秆10000邋kgihnf1为参照还田量,折算后为6邋kg/沟,即每条埋草沟平均还入6邋kg逡逑水稻秸秆,小麦秸秆以5000邋l^hn^1为标准还田,折算后秸秆还田量为3邋kg/沟,其余逡逑半量、1.5倍量和两倍量按照比例折算,开沟埋草过程如图2-1所示。逡逑定位逦开沟逦填草逦镇压逦覆土逦镇压逡逑BMW邋HhnW邋MB邋IW逦WW逡逑图2-1埋草过程示意图逡逑Fig.2-1邋Process邋of邋straw邋ditch-buried邋return逡逑12逡逑

示意图,草沟,水稻品种,小麦品种


逡逑如图2-2所示,第1条沟还入2008年10月收获的水稻秸秆,位于图中右侧。第逡逑2条埋还入2009年6月份收获的小麦秸秆,位于第1条沟间隔lm的位置,第3条沟逡逑(还入水稻秸秆)位于第1条沟间隔40邋cm的位置,第4条沟(还入小麦秸秆)位于逡逑第2条沟间隔40邋cm的位置,以此类推,单数表示的沟埋入水稻秸秆(绿色部分)双逡逑数表示的沟埋入小麦秸杆(黄色部分)。当小区被全部埋完时,再从第1条埋草沟开逡逑始,即5年为一个循环,可将所有土地覆盖,试验沟覆土完毕后采用免耕机3-5cm浅逡逑旋。逡逑小麦秸秆(黄色)逦水稻秸秆(绿色)逡逑_逡逑'邋^邋'逡逑图2-2小区埋草沟示意图逡逑Fig.2-2邋Ditch邋distribution邋in邋experimental邋plot逡逑试验采用稻麦两熟制,水稻品种为南粳5055,小麦品种为扬麦13。水稻全生育逡逑期总施氮量为300kg_hm'分基肥、分蘖肥和拔节肥施入,各占60%、30%和10°/0。逡逑小麦全生育期总施氮量为180邋kg

芳香基,秸杆,全量,硫酸


34.92%-46.35%和邋34.60%-56.94%邋(P<0.05),其中邋0-10cm邋和邋10-20cm邋土层随着还田时逡逑间的临近,土壤芳香基硫酸酯酶活性也随之上升,其中0-10邋土层递增趋势明显。逡逑麦季结束后采集的小麦秸秆还田土样与CK相较,增加了邋0-20cm邋土壤芳香基硫逡逑酸酯酶的活性。其中0-l0cm所有还田时间均显著高于CK,增幅15.60%-19.84%逡逑(P<0.05),随还田时间临近,呈现递增趋势。10-20cm邋土层中,各还田时间均增加了逡逑芳香基硫酸酯酶活性,增幅12.65%-18.69%,但并未存在显著性差异。20-30cm邋土层逡逑中,秸秆还田对其影响较为不确定,部分还田时间出现增加,部分减少,且都不存在逡逑显著性差异。麦季结束后采集的水稻秸秆还田土样与CK相较除10-20Cm邋土层第五季逡逑外都增加了该酶活性,各土层与CK相较增幅较小,0-10cm、10-20cm和20-30cm增逡逑幅分别为邋9.11%-18.48%、6.40-33.50%和邋14.96%-30.18%,除邋10-20cm邋土层第九季外逡逑(P<0.05),差异均不显著。逡逑综合两季土壤来看,大部分土层都是随着秸秆还入田间时间的增长,香基硫酸酯逡逑酶的活性呈现一个递减的趋势,其中O-lOcm邋土层趋势较为明显,并且麦季采集的土逡逑样同稻季相比(同层比较),该酶的活性也较高,上中下三层分别平均高出52.56%、逡逑67.06%和邋171.96。逡逑,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周紫燕;凌婉婷;;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分布及环境功能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02期

2 王晓飞;李志洪;郭梦桥;肖宇;潘静;;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3期

3 武国庆;;我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现状与展望[J];生物产业技术;2015年02期

4 吴俊松;许明敏;王小华;杨海水;刘晓菲;戴亚军;卞新民;;水稻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年01期

5 孙媛;任广鑫;冯永忠;张青;李慧瑛;杨改河;;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土壤水热因子及呼吸速率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6 徐萍;梁林洲;董晓英;沈仁芳;;农作物秸秆浸提液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番茄幼苗的影响研究[J];土壤;2014年06期

7 萨如拉;高聚林;于晓芳;胡树平;;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对土壤有益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7期

8 邓欧平;谢汀;李燕;邓良基;;稻麦轮作下不同还田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0期

9 吴治澎;黄吉东;吴鹏豹;吴蔚东;;大田土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分解及其与土壤特征的关系[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13期

10 王丙文;迟淑筠;田慎重;宁堂原;韩惠芳;赵红香;李增嘉;;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贵云;不同农业措施对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和侵染效应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2 刘骁劏;秸秆还田方式与施肥对水稻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3 于镇华;垦殖与自然恢复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季节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4 王舒娟;江苏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严金龙;湿地、稻田土壤酶分布与活性及生态功能指示[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毕于运;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瑞;长期施肥和土地利用方式对X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2 单鹤翔;长期秸秆与化肥配施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胡帅珂;水稻秸秆化感物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消除化感影响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4 胡星;秸秆全量还田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8年

5 李逢雨;秸秆还田养分释放规律及稻草化感作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6 卜毓坚;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朱杰;直播稻田土壤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王玉坤;三峡库区坡地梨—旱稻复合系统生态经济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71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771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