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南方花岗岩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中重金属、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0-10-27 02:24
   历史上,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长汀县成为我国南方红壤区严重水土流失的典型代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汀县开始重视水土流失治理,做了大量植被恢复工作,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由于该区域属粗晶花岗岩发育区,其风化壳富含稀土元素。近30年来,因稀土矿的大规模开采,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但过去仅关注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及其植被与土壤养分的恢复状况等,而对土壤重金属、稀土等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较少,更少涉及土壤团聚体内的稀土、重金属影响特征。土壤团聚体是成工作用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同粒级团聚体对重金属、稀土等元素的束缚能力及生物有效性都存在较大差异,查明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土壤团聚体的稀土、重金属特征,可为水土流失治理出现的新问题提供依据。因此本研究选取福建省长汀县稀土矿区周边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六个样地来油坑(未治理地)、来油坑治理地(5a)、龙颈(10a)、游坊(15a)、八十里河(30a)、露湖(80a)),对土壤、植被进行实地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ICP-MS测定,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团聚体进行测定,在对土壤团聚体中稀土、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形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研究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土壤中稀土和重金属含量、形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富集、负载量的变化规律,用以揭示植被恢复对团聚体中稀土、重金属的迁移阻控。研究主要结论:(1)Cr、Ni、Cu、Zn、Cd、Pb 的含量范围分别为 7.67~15.64mg/kg、5.02~10.83 mg/kg、4.82~15.02 mg/kg、66.63~96.40 mg/kg、0.31~0.54 mg/kg、54.45~149.78 mg/kg。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相比,除Cd其余均未超标。Cd含量明显超出福建省背景值(最高值是5.7倍),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最高值是1.8倍)。Pb超过福建省背景值(最高值是4倍)。土壤重金属元素随植被恢复时间增加而减少。(2)在0~20cm 土层各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均表现为:残渣态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在20~40cm 土层形态分布表现为:残渣态交换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在两个土层中均是残渣态含量最大,碳酸盐结合态最少。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向有机结合态转变的趋势。(3)两个土层重金属富集特点均是随团聚体粒级增加而减少,且均是随植恢复时间增加而富集增加。0~20cm 土层中各元素富集整体大于20~40cm 土层,但均是Zn富集最小。两个土层中重金属均负载于较大粒级的团聚体中。(4)稀土元素进入土壤后,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表层(0~20cm),各个恢复年限阶段土壤中稀土含量除游坊(15a)外,均低于废弃矿治理地稀土含量(655.69mg/kg),但都高于福建省土壤背景值(223.47 mg/kg)以及全国土壤背景值(187.60mg/kg)。整体上稀土元素含量均表现为:CeYLaNdScDyGdYbErSmPrHoTbTmEu。稀土元素主要与含水率、粉粒、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显著相关。(5)各样地土壤中各稀土均以残渣态为主,土壤中不同形态稀土含量大小为:残渣态交换态有机物结合态铁-猛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土壤理化性质及稀土总量主要与稀土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相关性显著相关。(6)总体上稀土元素在各样地均表现出随粒级增加富集系数减少,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富集系数也整体呈增加的趋势。稀土元素表现出比重金属更明显的更易吸附于0.25mm粒级团聚体中。且轻稀土与重稀土在空间分异上受到团聚体粒级的分配制约。稀土元素主要负载于0.5~1mm、1~2mm、2~5mm、5mm粒级团聚体,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6.75%~21.68%,16.24%~22.29%,15.61%~29.38%,15.44%~33.92。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153
【部分图文】:

土层,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


(LYK-0a、LYD-5a、LJ-10a、YF-15a、BSL-30a、LH-80a)??4.?2不同土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从图4-1可知,Cd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含量很低差别不大,且随植??被恢复时间增加无明显变化。Ni、Cu在两个土层中变化一致,均是随植被恢复时??间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在来油坑(未治理地)0?20cm?土层中Ni、Cu含量高于20???40cm?土层含量。Cr在0?20cm?土层先随植被恢复时间增加而增加,到龙颈(10a)??增加到最大,然后并始减少,15a之后又开始增加,至30a之后又减少。在20?40cm??土层中也是先增加,但增加到5a后就开始减少,直至15a后才又开始增加,之后??一直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Zn在两个土层中含量和变化趋势均比较类似,随植被恢??复时间增加,有略微减少的趋势。Pb在在两个土层中含量变化特征一致,均是随时??间增加先减少再增加

硕士学位论文,土壤重金属,百分比


图4-2?a不同植被恢复阶段(0?20cm)?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百分比(%)??

土壤重金属,重金属,影响因素,百分比


图4-2?b不同植被恢复阶段(20?40cm)?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百分比(%)??注:(LYK-Oa、LYD-5a、LJ-10a、YF-15a、BSL-30a、LH-80a)??4.5重金属各形态的影响因素??表4-3重金属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各形态之间以及重金属总量的相关性分??析。由表可知,可交换态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pH值、总量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厂<〇.〇1),与容重、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强;刘英;杨文亭;周泉;Aamer Muhammad;王海;黄国勤;赵其国;;稻田复种轮作休耕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年期

2 唐 茹,孙钰翔,戴 齐,林清美,谢丽华;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研究技术及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8年09期

3 张星星;;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7年24期

4 于法展;张茜;张忠启;李玲;雷良媛;张少坤;陈俊;;庐山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6期

5 孙娇;赵发珠;韩新辉;杨改河;白孙宝;郝文芳;;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6年21期

6 苏静;赵世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比较[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5期

7 李江涛;钟晓兰;赵其国;;耕作和施肥扰动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6期

8 尹瑞龄;;微生物与土壤团聚体[J];土壤学进展;1985年04期

9 赖忠盛;文启凯;何远龙;阎小飞;;覆膜栽培对耕层士壤腐殖质组分与土壤团聚体影响的初步研究[J];八一农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10 D.J.Mc Queen;C.W.Ross;G.Walkert;张佳宝;;运用扫描电镜和分散/消散技术评价新西兰表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J];土壤学进展;198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翠翠;麦玉轮作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土壤团聚体及微生物群落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2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爽;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倩;长期施肥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团聚体碳氮转化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6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7 赵冬;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结构演变特征及其量化表征[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7年

8 於修龄;土壤团聚体/铁锰结核的三维结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9 尹宁宁;矿区复垦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动态变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10 王彬;土壤可蚀性动态变化机制与土壤可蚀性估算模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杨波;冻融循环对五台山高山林线附近典型植被土壤团聚体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任天婧;南方花岗岩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中重金属、稀土元素分布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3 刘学彤;黄土高原退耕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4 李志远;辽西北沙地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有机碳稳定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5 付玉;雨滴击溅下土壤团聚体破坏和迁移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6 贾绪存;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夏玉米田土壤肥力及氮素平衡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7 陈文媛;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类型对土壤团聚体及入渗特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刘小宁;生物质炭对旱作农田土壤结构性特征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9 李红运;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10 张俊岭;绿洲化过程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布及盐基离子的分布特征[D];石河子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7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857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c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