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增强黑土抗侵蚀能力和保水能力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09:18
我国东北黑土区具有降雨集中、坡长坡缓、母质黏重、表土疏松等特点,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情况不容乐观。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天然沸石成分,表征材料性状,测定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变化,容重,孔隙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力学特性变化,分析变化原因。通过天然沸石改良黑土试验,将土壤理化性质与力学特性等与土壤抗侵蚀能力联系起来,为有效应用天然沸石改良黑土,提高黑土结构稳定性、抗侵蚀能力和保水能力提供实验和理论参考。研究发现:(1)本研究使用的天然沸石主要为斜发沸石。(2)天然沸石改良黑土能够提高黑土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MWD和GMD随掺配量增加而增大,土壤结构稳定性增强,抗侵蚀能力增强。(3)改良试验中,随掺配量增加,土壤容重与掺配量呈正相关,在10%掺配量时增加显著;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与掺配量呈负相关;在10%掺配量时通气孔隙度最大。(4)持水能力强弱:CK<NZ5%<NZ10%≈NZ15%<NZ20%;各实验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均能用Gardner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达0.98以上。系数a与饱和含水率相关系数达0.9418...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概述
1.1.1 黑土区侵蚀现状及改良沿革
1.1.2 评价土壤抗侵蚀能力的指标
1.1.3 土壤保水能力
1.1.4 土壤改良的基本途径
1.2 沸石改良土壤的研究概述
1.2.1 沸石的特性
1.2.2 沸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3 沸石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
1.2.4 沸石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
1.3 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材料表征
2.4 分析方法
2.4.1 土壤结构的评价
2.4.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2.4.3 力学特性
3 沸石对黑土团聚体含量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
3.1.1 样品处理
3.1.2 实验方案
3.1.3 团聚体指标计算
3.2 结果和讨论
3.2.1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黑土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3.3 小结
4 沸石对黑土理化性质和保水能力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
4.1.1 测定上壤容重
4.1.2 测定孔隙度
4.1.3 测定毛管孔隙度
4.1.4 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4.2 结果和讨论
4.2.1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2.2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4.2.3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
4.3 小结
5 沸石对黑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5.1 实验方法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5.2 实验设计
5.3 结果和讨论
5.3.1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土壤力学特性指标的影响
5.3.2 土壤物理特性对改良后土壤力学特性指标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奖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林废弃物与有机肥配施对黑土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 杨天悦,史振鑫,孟安华,吴景贵,吕岩.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2]东北黑土区土壤团聚体迁移特征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J]. 卢嘉,郑粉莉,安娟,李桂芳.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6)
[3]元谋干热河谷坡面表层土壤力学特性对其抗冲性的影响[J]. 陈安强,张丹,熊东红,刘刚才.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5)
[4]沸石改良土壤的研究进展[J]. 张莉,赵保卫,李瑞瑞.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1)
[5]不同地表条件下黑土区坡耕地侵蚀过程中土壤团聚体迁移[J]. 安娟,卢嘉,郑粉莉,李桂芳.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6)
[6]集中水流内红壤分离速率与团聚体特征及抗剪强度定量关系[J]. 王军光,李朝霞,蔡崇法,杨伟,马仁明,张国彪. 土壤学报. 2011(06)
[7]耕作方式对黑土团聚体含量及特征的影响[J]. 范如芹,梁爱珍,杨学明,张晓平,申艳,时秀焕.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8)
[8]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旱地红壤团聚体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J]. 姜灿烂,何园球,刘晓利,陈平帮,王艳玲,李辉信. 土壤学报. 2010(04)
[9]矿物肥料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抗冲性增强效应[J]. 耿宝军,张春梅,马险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10]近50a依安县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J]. 商宝荣,张庆文,李爽. 黑龙江气象. 2009(04)
硕士论文
[1]土壤结构稳定性与孔隙的定量研究[D]. 孙芳芳.浙江大学 2013
[2]华北四种常见乔木根系固土的力学特性研究[D]. 王萍花.北京林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40915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概述
1.1.1 黑土区侵蚀现状及改良沿革
1.1.2 评价土壤抗侵蚀能力的指标
1.1.3 土壤保水能力
1.1.4 土壤改良的基本途径
1.2 沸石改良土壤的研究概述
1.2.1 沸石的特性
1.2.2 沸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3 沸石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
1.2.4 沸石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
1.3 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材料表征
2.4 分析方法
2.4.1 土壤结构的评价
2.4.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2.4.3 力学特性
3 沸石对黑土团聚体含量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
3.1.1 样品处理
3.1.2 实验方案
3.1.3 团聚体指标计算
3.2 结果和讨论
3.2.1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黑土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3.3 小结
4 沸石对黑土理化性质和保水能力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
4.1.1 测定上壤容重
4.1.2 测定孔隙度
4.1.3 测定毛管孔隙度
4.1.4 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4.2 结果和讨论
4.2.1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2.2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4.2.3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
4.3 小结
5 沸石对黑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5.1 实验方法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5.2 实验设计
5.3 结果和讨论
5.3.1 不同掺配量沸石对土壤力学特性指标的影响
5.3.2 土壤物理特性对改良后土壤力学特性指标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奖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林废弃物与有机肥配施对黑土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 杨天悦,史振鑫,孟安华,吴景贵,吕岩.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2]东北黑土区土壤团聚体迁移特征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J]. 卢嘉,郑粉莉,安娟,李桂芳.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6)
[3]元谋干热河谷坡面表层土壤力学特性对其抗冲性的影响[J]. 陈安强,张丹,熊东红,刘刚才.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5)
[4]沸石改良土壤的研究进展[J]. 张莉,赵保卫,李瑞瑞.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1)
[5]不同地表条件下黑土区坡耕地侵蚀过程中土壤团聚体迁移[J]. 安娟,卢嘉,郑粉莉,李桂芳.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6)
[6]集中水流内红壤分离速率与团聚体特征及抗剪强度定量关系[J]. 王军光,李朝霞,蔡崇法,杨伟,马仁明,张国彪. 土壤学报. 2011(06)
[7]耕作方式对黑土团聚体含量及特征的影响[J]. 范如芹,梁爱珍,杨学明,张晓平,申艳,时秀焕.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8)
[8]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旱地红壤团聚体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J]. 姜灿烂,何园球,刘晓利,陈平帮,王艳玲,李辉信. 土壤学报. 2010(04)
[9]矿物肥料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抗冲性增强效应[J]. 耿宝军,张春梅,马险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10]近50a依安县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J]. 商宝荣,张庆文,李爽. 黑龙江气象. 2009(04)
硕士论文
[1]土壤结构稳定性与孔隙的定量研究[D]. 孙芳芳.浙江大学 2013
[2]华北四种常见乔木根系固土的力学特性研究[D]. 王萍花.北京林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40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04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