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对坡耕地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4 08:34
  针对南方坡耕地的水土养分流失问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顺坡垄作为对照(CK),研究横坡垄作(KF)和横坡垄作+秸秆覆盖(BMP)对坡耕地大豆产量、土壤和水分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BMP处理降低了径流量,并显著减少了径流水中总氮和硝态氮;BMP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的土壤含水率、有机质、硝态氮和铵态氮;BMP处理的大豆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增加了2.13%和1.94%;而单纯的横坡垄作(KF)对坡耕地的养分流失效果是有限的。综上,横坡垄作并加以秸秆覆盖可以更好地减少水土养分流失,提升土壤养分能力和作物产量,是适用于南方坡耕地的有效农耕措施。 

【文章来源】:现代园艺. 2019,(1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对坡耕地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KF和BMP3个处理大豆产量分别为和2(图),表现为图12016年大豆生育期降雨分布pH降低了

总钾,养分积累,大豆产量,总磷


1.3样品采集与制备降雨数据来源于石城县气象部门的监测结果;径流水样在每次产生径流后的次日上午采集;采集的降水样和径流水样及时放置冰箱中冷冻保存。大豆收获季,将大豆和秸秆分开采样,按照5点法混合采样。土壤检测指标主要为含水率、pH、有机质、总氮(T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总磷(TP)、速效磷(A-P)、总钾(TK)、速效钾(A_K);水样的测定指标主要为总氮(T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总磷(TP)、可溶性总磷(TDP)。1.4数据分析本试验所有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通过R语言(www.r-project.org)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R语言程序包vegan完成,并通过TukeyHSD检验法对各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所有制图通过R语言软件程序包ggplot2完成。2结果与分析2.1试验点降雨特征降雨数据来源于石城县气象部门的监测结果。2016年5月6日~2016年11月23日降雨总量962.5mm,降雨日31d,最长连续无雨日数26d(2016-05-21~2016-06-15),最大单次降雨量198.0mm(2016-6-16),单次雨量10mm以上的降雨20次(图1),产生径流的降雨12次。可见,2016年大豆生育期总降雨量丰富,属于较正常的气候条件。2.2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和养分积累的影响总磷和总钾分别降低了6.72%和9.03%;BMP处理的含水率、总氮、总磷和总钾分别增加了0.93%、5.41%、10.45%和9.47%。在大豆(经济作物)方面,与CK处理相比,KF处理的含水率、总氮和总磷分别增加了1.67%、1.82%和1.89%,而总钾降低了28.87%;BMP处理的含水率、总氮和总磷分别增加了3.60%、11.74%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陡坡地养分流失的影响[J]. 陈静蕊,刘佳,王惠明,熊鸿飞,刘晖,徐昌旭,秦文婧.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01)
[2]不同耕作方式对夏大豆干物质生产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 苏丽丽,唐江华,李亚杰,徐文修,彭姜龙,张永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4)
[3]麦秸处理和播种方式对夏大豆农艺性状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 王幸,吴存祥,齐玉军,徐泽俊,王宗标,韩天富.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8)
[4]不同降雨条件下垄作坡面地表微地形及土壤侵蚀变化特征[J]. 林艺,秦凤,郑子成,张林,刘麟翔,徐巍,吴春柳,李廷轩.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03)
[5]坡度和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及大豆产量的影响[J]. 姜佰文,赵赛东,魏丹,金梁,李玉梅,郭文义,徐猛,张哲.  大豆科学. 2015(02)
[6]秸秆覆盖对玉米和青花农田土壤面源污染负荷的影响[J]. 祖艳群,杨静,湛方栋,李元,李博.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6)
[7]不同管理措施对黄壤坡耕地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J]. 范成五,罗益,王文华,张邦喜,秦松,蔡景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10)
[8]不同施肥与耕作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及氮素流失的影响[J]. 闫建梅,何丙辉,田太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4(20)
[9]不同耕作措施对采煤沉陷区坡耕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马守臣,张合兵,马守田,李春喜,邵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02)
[10]“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对氮及径流流失的影响[J]. 张怡,何丙辉,唐春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本文编号:3049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049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