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皖江易涝区不同种植模式生态功能及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0 19:47
  本试验以小麦-水稻(WRR)常规种植模式为对照,其他4种处理分别为:冬菜-茭白(WZR)、冬菜-毛豆-荸荠(WECR)、水芹-芹芽-水稻(CCRR)、莲藕(LR),共5种种植模式。试验分别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碳素固定、温室气体排放、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固定情况以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大田常规种植下,WRR、WZR、WECR、CCRR模式均能使土壤pH值上升,容重下降,LR模式则相反。复种指数越大,pH值和容重改变的越显著。通过对土壤速效养分1年内动态变化观察,各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均呈下降趋势。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硝化作用均比较旺盛,其中WRR、CCRR、LR有较高的潜在氮损失。WECR模式下矿化速率为负值,其余则表现土壤矿化作用为作物提供氮素养分。2不同种植模式对碳固定的影响不同作物对碳的固定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和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不同农作物单位面积固碳量大小顺序为:水稻>荸荠>莲藕>小麦>毛豆>茭白>黄心乌>水芹>芹芽。5种种植模...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皖江易涝区不同种植模式生态功能及效益研究


不同种祖谈式下土绷碱解橄值全年变化(mB.kB})

碱解,种植模式,容重,差异显著


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地面覆盖物,能为根系创造疏松多空的±壌环境。莲??藉长期连作模式下±壤容重较其他种植模式下高,差异显著。对试验前后各层止??壤差异显著比较分析可知,不同种植模式对10?20cm主层止壤容重影响最大。??表4不同种植模式下±?容重变化(g'cm-3)??Table?4?SoU?bulk?density?und巧出fferent?planting?pa打ems(g.cm-3)??±壤韓里/B山kdensity?(g-cnT3)?王巧辞亟/Bu比d如sity?(g’cm-3)??丰中植f冥式??'?日期/Date?2012.9.18?日期瓜ate?2013.11.23??Planting?pattern?O-lOcm?10-20cm?20-30cm?平均值/Mean?0-10cm?10-20cm?20-30cm?平巧值/Mean??WR?艮?l.OlbB?1.14bB?1.28bB?1.14?0.98bB?1.12bcB?l.:27bB?1.12??WZ?民?0.99bB?l.I4bB?1.28b?艮?1.14?0.9?化?B?1.15bB?1.26bB?1.13??WEC?民?0.99bB?1.13bB?1.30bB?1.14?0.97bB?1.09cB?1.27bB?1.1]??CCRR?l.OObB?1.14bB?1.31bB?1.15?0.96bB?1.1?化巧?1.28bB?1.12??LR?1.12aA?1.22aA?1.41aA?1.25?l.HaA?].26aA?1.43aA?1.28??平巧值/Mean?1.02?1.15?1.32?1.01?1,15?


本文编号:3075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075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