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0 18:42
为探明有机肥施用量对塿土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培养试验,在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1%、2%和4%,分别表示为T0、T1、T2和T4)和不同培养时间(120、180、240、300和360 d)下研究了土壤有机碳(SOC)组成如轻组有机碳(LFOC)、多糖、纤维素、水溶性有机碳(WSS)、富里酸碳(FAC)、胡敏酸碳(HAC)含量以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且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T0处理相比,培养至360 d时,T1~T4处理SOC、LFOC、多糖、纤维素、WSS、FAC、HAC含量和HAC/FAC比值分别增加了15. 3%~83. 2%、6. 8~15. 9倍、8. 5%~46. 4%、39. 3%~122. 6%、35. 7%~112. 9%、3. 3%~46. 9%、42. 5%~88. 3%和28. 5%~38. 6%;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SOC和HAC含量呈降低趋势,LFOC先增加后降低,FAC和HAC/FAC比值呈现波动变化,多糖含量呈增加趋势.施用有机肥,降低了土壤中> 2 mm力稳性团聚体的含量,...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 2019,4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1.4 数据计算及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用量的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
2.2 不同用量的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2.3 有机碳组分间及有机碳组分与团聚体稳定性间的关系
2.3.1 相关分析
2.3.2 通径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壤丘陵区旱地和水旱轮作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群落特征[J]. 王雨晴,陈香碧,董明哲,冯书珍,胡亚军,苏以荣,葛体达,张振华,李巧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10)
[2]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固碳特征的影响[J]. 徐国鑫,王子芳,高明,田冬,黄容,刘江,黎嘉成. 环境科学. 2018(01)
[3]两种生物质炭对红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何玉亭,王昌全,沈杰,李斌,李冰,陈林,潘兴兵.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2)
[4]土地利用方式对缙云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J].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 环境科学. 2014(12)
[5]不同土壤管理措施下塿土团聚体的大小分布及其稳定性[J]. 李婕,杨学云,孙本华,张树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02)
[6]丛枝菌根真菌对中性紫色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彭思利,申鸿,袁俊吉,魏朝富,郭涛. 生态学报. 2011(02)
[7]大棚蔬菜连作对土壤多糖影响的研究[J]. 张弢. 北方园艺. 2009(08)
硕士论文
[1]灌溉方式对设施土壤腐殖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D]. 杨洋.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滴灌农田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团聚体的影响[D]. 岳会锦.石河子大学 2014
[3]长期不同施肥和管理措施对塿土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D]. 任卫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5098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 2019,4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1.4 数据计算及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用量的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
2.2 不同用量的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2.3 有机碳组分间及有机碳组分与团聚体稳定性间的关系
2.3.1 相关分析
2.3.2 通径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壤丘陵区旱地和水旱轮作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群落特征[J]. 王雨晴,陈香碧,董明哲,冯书珍,胡亚军,苏以荣,葛体达,张振华,李巧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10)
[2]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固碳特征的影响[J]. 徐国鑫,王子芳,高明,田冬,黄容,刘江,黎嘉成. 环境科学. 2018(01)
[3]两种生物质炭对红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何玉亭,王昌全,沈杰,李斌,李冰,陈林,潘兴兵.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2)
[4]土地利用方式对缙云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J].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 环境科学. 2014(12)
[5]不同土壤管理措施下塿土团聚体的大小分布及其稳定性[J]. 李婕,杨学云,孙本华,张树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02)
[6]丛枝菌根真菌对中性紫色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彭思利,申鸿,袁俊吉,魏朝富,郭涛. 生态学报. 2011(02)
[7]大棚蔬菜连作对土壤多糖影响的研究[J]. 张弢. 北方园艺. 2009(08)
硕士论文
[1]灌溉方式对设施土壤腐殖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D]. 杨洋.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滴灌农田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团聚体的影响[D]. 岳会锦.石河子大学 2014
[3]长期不同施肥和管理措施对塿土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D]. 任卫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5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07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