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氮肥对玉米秸秆腐解及潮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1 07:54
施肥影响秸秆还田效果,研究不同形态氮肥对秸秆腐解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可为秸秆还田下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以10年小麦-玉米轮作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采用尼龙网袋田间填埋法,研究了控释掺混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用量(纯氮120,240,360 kg/hm2)对潮土中玉米秸秆腐解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控释掺混尿素具有促进秸秆腐解的趋势;在秸秆腐解后期,控释掺混尿素处理较普通尿素显著促进了秸秆氮、磷的释放,而不同氮肥处理对秸秆中钾素的释放影响并不显著。在秸秆腐解后期,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常规施氮量和增施氮量的控释掺混尿素处理较普通尿素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和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方面,在秸秆腐解的某些阶段控释掺混尿素处理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综合来看,与普通尿素相比,控释掺混尿素在秸秆腐解和增加土壤有机碳组分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施氮处理下还田秸秆残余重量
玉米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氮素逐渐释放到土壤中(图2)。还田35天时,常规施氮与增氮处理的普通尿素和控释掺混尿素处理的秸秆氮素释放量显著高于减量施氮和CK处理,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控释掺混尿素与普通尿素之间差异不显著。还田168天时,CF1和CRF1处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CF2与CRF2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还田183天时,各处理都与对照处理有显著差异,CRF3处理的玉米秸秆氮素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还田220天时,CRF2处理的玉米秸秆氮素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F2、CF3和CRF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玉米秸秆累氮素累积释放率为75.57%~89.53%。2.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秸秆全磷含量的影响
在139天时,与减量施肥相比,常量施氮与增量施氮显著促进秸秆中磷素释放,但常量施氮与增量施氮之间差异不显著。在168天前,在相同施氮量下,普通尿素处理与控释掺混尿素处理之间秸秆磷素残余量差异不显著。而在183天时,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控释肥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显著促进了秸秆中磷素的释放。在220天时,CRF2处理的玉米秸秆磷素残余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CF2、CF3和CRF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玉米秸秆磷素累积释放率为77.13%~85.74%。2.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秸秆全钾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氮素形态对油菜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J]. 李晓韦,韩上,雷之萌,武际,石祖梁,孙志祥,李敏,王慧,唐杉,程文龙,朱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5)
[2]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秸秆腐解过程中养分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李昌明,王晓玥,孙波. 土壤学报. 2017(05)
[3]不同作物秸秆在旱地和水田中的腐解特性及养分释放规律[J]. 代文才,高明,兰木羚,黄容,王金柱,王子芳,韩晓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2)
[4]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思考与秸秆多途径利用商榷[J]. 靳海洋,蒋向,杨习文,贺德先.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9)
[5]小麦和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下腐解特征及其养分释放规律[J]. 岳丹,蔡立群,齐鹏,张仁陟,武均,高小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3)
[6]不同绿肥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J]. 徐健程,王晓维,朱晓芳,邓晓东,杨文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1)
[7]土壤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对持续施用缓/控释尿素肥料的响应[J]. 丁济娜,李东坡,武志杰,崔亚兰,李会彬,李永华,李擘,焦晓云. 生态学杂志. 2014(07)
[8]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 潘剑玲,代万安,尚占环,郭瑞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5)
[9]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J]. 李玲,仇少君,刘京涛,刘庆,陆兆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10]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及微生物菌剂对水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钱海燕,杨滨娟,黄国勤,严玉平,樊哲文,方豫. 生态环境学报. 2012(03)
本文编号:3076136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施氮处理下还田秸秆残余重量
玉米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氮素逐渐释放到土壤中(图2)。还田35天时,常规施氮与增氮处理的普通尿素和控释掺混尿素处理的秸秆氮素释放量显著高于减量施氮和CK处理,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控释掺混尿素与普通尿素之间差异不显著。还田168天时,CF1和CRF1处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CF2与CRF2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还田183天时,各处理都与对照处理有显著差异,CRF3处理的玉米秸秆氮素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还田220天时,CRF2处理的玉米秸秆氮素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F2、CF3和CRF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玉米秸秆累氮素累积释放率为75.57%~89.53%。2.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秸秆全磷含量的影响
在139天时,与减量施肥相比,常量施氮与增量施氮显著促进秸秆中磷素释放,但常量施氮与增量施氮之间差异不显著。在168天前,在相同施氮量下,普通尿素处理与控释掺混尿素处理之间秸秆磷素残余量差异不显著。而在183天时,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控释肥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显著促进了秸秆中磷素的释放。在220天时,CRF2处理的玉米秸秆磷素残余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CF2、CF3和CRF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玉米秸秆磷素累积释放率为77.13%~85.74%。2.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秸秆全钾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氮素形态对油菜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J]. 李晓韦,韩上,雷之萌,武际,石祖梁,孙志祥,李敏,王慧,唐杉,程文龙,朱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5)
[2]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秸秆腐解过程中养分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李昌明,王晓玥,孙波. 土壤学报. 2017(05)
[3]不同作物秸秆在旱地和水田中的腐解特性及养分释放规律[J]. 代文才,高明,兰木羚,黄容,王金柱,王子芳,韩晓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2)
[4]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思考与秸秆多途径利用商榷[J]. 靳海洋,蒋向,杨习文,贺德先.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9)
[5]小麦和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下腐解特征及其养分释放规律[J]. 岳丹,蔡立群,齐鹏,张仁陟,武均,高小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3)
[6]不同绿肥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J]. 徐健程,王晓维,朱晓芳,邓晓东,杨文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1)
[7]土壤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对持续施用缓/控释尿素肥料的响应[J]. 丁济娜,李东坡,武志杰,崔亚兰,李会彬,李永华,李擘,焦晓云. 生态学杂志. 2014(07)
[8]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 潘剑玲,代万安,尚占环,郭瑞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5)
[9]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J]. 李玲,仇少君,刘京涛,刘庆,陆兆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10]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及微生物菌剂对水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钱海燕,杨滨娟,黄国勤,严玉平,樊哲文,方豫. 生态环境学报. 2012(03)
本文编号:3076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07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