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碳库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23:42
植被恢复是黄土高原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其碳库的变化特征是衡量该区植被恢复生态效应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时空互代法,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下典型植被恢复样地进行样品采集和测定分析,探讨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库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碳库及其组分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影响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库及其组分变化的主控因素,旨在全面认识和理解黄土高原侵蚀环境植被恢复中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明确植被恢复年限和类型与土壤碳库间的演变关系,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区域生态效应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植被恢复对土壤容重、pH、电导率和全氮影响显著,对土壤含水量影响次之,对水稳性团聚体、土壤粒度和全磷影响不显著。其中,植被恢复对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呈正效应,对土壤容重、pH、和电导率呈负效应。2、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草地恢复年限总体呈增加趋势;在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植被正向演替序列下呈线性正向增长函数关系,并且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植被恢复过程中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较0-10 cm土层...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草地恢复年限对±壤含水量的影响??Fig.3-1?Effect?grassland?restoration?ages?on?soil?water?content??
图3-2草地恢复年限对王壌容重的影响??Fig.3-2?Effect?grassland?化5化化扣〇11?ages?on?soil?bulk?density??
图3-3草地恢复年限对±壤粒度的影响??Fig.3-3?Effect?grassland?restoration?ages?on?soil?clay、silt?and?sand?con化n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陇中黄土高原不同草田轮作模式土壤碳组分的差异研究[J]. 赵靖静,罗珠珠,张仁陟,蔡立群,李玲玲,牛伊宁. 草业学报. 2016(02)
[2]不同经营年限对山核桃林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影响[J]. 盛卫星,吴家森,徐建春,张少伟,蔡建荣.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05)
[3]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J]. 董扬红,曾全超,李娅芸,李鑫,张宏,安韶山. 草地学报. 2015(02)
[4]黄土高原植被演替对土壤碳库及δ13C的影响[J]. 万昊,刘卫国,魏杰. 生态学杂志. 2015(01)
[5]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J].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 生态学报. 2015(11)
[6]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地退化防治的挑战与创新发展[J]. 江泽慧. 世界林业研究. 2013(06)
[7]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J]. 翁伯琦,郑祥洲,丁洪,王煌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13(12)
[8]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吴起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土壤侵蚀的影响[J]. 郭建英,李锦荣,刘铁军,孙保平,梁占岐,赵岩.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5)
[9]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 赵彤,闫浩,蒋跃利,黄懿梅,安韶山. 生态学报. 2013(18)
[10]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J]. 李娜,韩晓增,尤孟阳,许玉芝.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9)
博士论文
[1]森林恢复对土壤有机碳氮循环的影响[D]. 窦晓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 2014
[2]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变化[D]. 邰继承.南京农业大学 2012
[3]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 佟小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4]黄土高原南北主要类型土壤有机碳氮库分布特征研究[D]. 党亚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5]亚热带稻田土壤有机碳氮循环[D]. 刘守龙.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被土壤碳、氮、磷库动态特征[D]. 安娟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2]退耕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地土壤固碳能力的空间变化[D]. 南雅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区侵蚀环境下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D]. 张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结构特征研究[D]. 商素云.浙江农林大学 2012
[5]红壤侵蚀退化地生态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动态[D]. 何圣嘉.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大兴安岭典型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D]. 耿莹莹.东北林业大学 2012
[7]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 王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8]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D]. 薛丽佳.福建师范大学 2011
[9]采伐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D]. 郝建茹.东北林业大学 2010
[10]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燕沟流域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D]. 刘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85021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草地恢复年限对±壤含水量的影响??Fig.3-1?Effect?grassland?restoration?ages?on?soil?water?content??
图3-2草地恢复年限对王壌容重的影响??Fig.3-2?Effect?grassland?化5化化扣〇11?ages?on?soil?bulk?density??
图3-3草地恢复年限对±壤粒度的影响??Fig.3-3?Effect?grassland?restoration?ages?on?soil?clay、silt?and?sand?con化n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陇中黄土高原不同草田轮作模式土壤碳组分的差异研究[J]. 赵靖静,罗珠珠,张仁陟,蔡立群,李玲玲,牛伊宁. 草业学报. 2016(02)
[2]不同经营年限对山核桃林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影响[J]. 盛卫星,吴家森,徐建春,张少伟,蔡建荣.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05)
[3]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J]. 董扬红,曾全超,李娅芸,李鑫,张宏,安韶山. 草地学报. 2015(02)
[4]黄土高原植被演替对土壤碳库及δ13C的影响[J]. 万昊,刘卫国,魏杰. 生态学杂志. 2015(01)
[5]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J].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 生态学报. 2015(11)
[6]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地退化防治的挑战与创新发展[J]. 江泽慧. 世界林业研究. 2013(06)
[7]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J]. 翁伯琦,郑祥洲,丁洪,王煌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13(12)
[8]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吴起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土壤侵蚀的影响[J]. 郭建英,李锦荣,刘铁军,孙保平,梁占岐,赵岩.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5)
[9]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 赵彤,闫浩,蒋跃利,黄懿梅,安韶山. 生态学报. 2013(18)
[10]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J]. 李娜,韩晓增,尤孟阳,许玉芝.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9)
博士论文
[1]森林恢复对土壤有机碳氮循环的影响[D]. 窦晓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 2014
[2]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变化[D]. 邰继承.南京农业大学 2012
[3]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 佟小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4]黄土高原南北主要类型土壤有机碳氮库分布特征研究[D]. 党亚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5]亚热带稻田土壤有机碳氮循环[D]. 刘守龙.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被土壤碳、氮、磷库动态特征[D]. 安娟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2]退耕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地土壤固碳能力的空间变化[D]. 南雅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3]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区侵蚀环境下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D]. 张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结构特征研究[D]. 商素云.浙江农林大学 2012
[5]红壤侵蚀退化地生态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动态[D]. 何圣嘉.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大兴安岭典型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D]. 耿莹莹.东北林业大学 2012
[7]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 王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8]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D]. 薛丽佳.福建师范大学 2011
[9]采伐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D]. 郝建茹.东北林业大学 2010
[10]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燕沟流域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D]. 刘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85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08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