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低温贮藏对不同含水量种子活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22 10:55
  本研究以不同初始水分的蛋白质类种子和淀粉类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在不同低温贮藏条件下(4℃、-20℃),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在活力下降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以期获得在不同低温密闭贮藏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在活力下降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特性变化规律。旨在为不同的种质遗传资源的安全贮存条件设置及适时繁殖更新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率、发芽势、苗长、苗鲜重、苗干重、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逐渐降低,种子发芽实验中的不正常苗和死种子数增多;种子内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种子活力的下降而下降;种子丙二醛含量和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随种子活力的下降而升高。2.在种子含水量一定时,-20℃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幅度总体上表现为淀粉类种子>蛋白质类种子,4℃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幅度表现为蛋白质类种子>淀粉类种子;淀粉类种子在-20℃和4℃贮藏条件下活力下降幅度的差值小与蛋白质类种子的差值。3.在贮藏温度一定时,不同含水量种子活力大小表现为低水>中水>高水,种子活力在低水和中水处理...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种子活力的概念
    1.2 种子活力测定的生产意义和重要性
        1.2.1 种子活力的生产意义
        1.2.2 种子活力测定的重要性
    1.3 种子活力组分及影响因素
        1.3.1 种子活力组分
        1.3.2 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
    1.4 种子活力测定的相关研究内容
        1.4.1 标准发芽试验
        1.4.2 种子活力研究涉及的各种生化指标
            1.4.2.1 防御性保护酶
            1.4.2.2 相关代谢酶活性
            1.4.2.3 种子贮藏物质
        1.4.3 电导率和呼吸速率
        1.4.4 种子微生物
        1.4.5 种子吸湿解吸规律
        1.4.6 逆境法测定种子活力
    1.5 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小麦、玉米和棉花种子标准发芽实验
        2.3.2 大豆种子发芽(高温盖砂法)
        2.3.3 发芽幼苗相关指标测定
        2.3.4 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2.3.4.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2.3.4.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2.3.4.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2.3.4.4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2.3.4.5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2.3.5 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测定
        2.3.6 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的活力指数变化
        3.1.1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活力指数变化
        3.1.2 不同贮藏条件下棉花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活力指数变化
        3.1.3 不同贮藏条件下玉米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活力指数变化
        3.1.4 不同贮藏条件下小麦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活力指数变化
    3.2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发芽特性比较
    3.3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幼苗相关指标变化
        3.3.1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幼苗相关指标变化
        3.3.2 不同贮藏条件下棉花种子幼苗相关指标变化
        3.3.3 不同贮藏条件下玉米种子幼苗相关指标变化
        3.3.4 不同贮藏条件下小麦种子幼苗相关指标变化
    3.4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4.1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 SOD 活性变化比较
            3.4.1.1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 SOD 活性变化
            3.4.1.2 不同贮藏条件下棉花种子 SOD 活性变化
            3.4.1.3 不同贮藏条件下玉米种子 SOD 活性变化
            3.4.1.4 不同贮藏条件下小麦种子 SOD 活性变化
        3.4.2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过程 CAT 活性变化比较
            3.4.2.1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 CAT 活性变化
            3.4.2.2 不同贮藏条件下棉花种子 CAT 活性变化
            3.4.2.3 不同贮藏条件下玉米种子 CAT 活性变化
            3.4.2.4 不同贮藏条件下小麦种子 CAT 活性变化
        3.4.3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 POD 活性变化比较
            3.4.3.1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 POD 活性变化
            3.4.3.2 不同贮藏条件下棉花种子 POD 活性变化
            3.4.3.3 不同贮藏条件下玉米种子 POD 活性变化
            3.4.3.4 不同贮藏条件下小麦种子 POD 活性变化
    3.5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 MDA 含量变化比较
        3.5.1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 MDA 含量变化
        3.5.2 不同贮藏条件下棉花种子 MDA 含量变化
        3.5.3 不同贮藏条件下玉米种子 MDA 含量变化
        3.5.4 不同贮藏条件下小麦种子 MDA 含量变化
    3.6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3.6.1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3.6.2 不同贮藏条件下棉花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3.6.3 不同贮藏条件下玉米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3.6.4 不同贮藏条件下小麦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3.7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变化比较
        3.7.1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变化
        3.7.2 不同贮藏条件下棉花种子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变化
        3.7.3 不同贮藏条件下玉米种子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变化
        3.7.4 不同贮藏条件下小麦种子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变化
    3.8 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变化
        3.8.1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豆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变化
        3.8.2 不同贮藏条件下棉花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变化
        3.8.3 不同贮藏条件下玉米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变化
        3.8.4 不同贮藏条件下小麦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变化
4 讨论
    4.1 种子老化机理探究
    4.2 贮藏温度、时间和种子含水量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4.3 遗传因素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5 结论
    5.1 种子活力下降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出现规律性变化
    5.2 种子活力下降与贮藏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5.3 种子耐贮性受遗传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木香种子贮藏过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J]. 赵冬,李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3(22)
[2]油菜种子老化处理后的生理生化变化[J]. 顾炳朝,岳绪国,杨军,唐泽庆.  福建农业学报. 2013(04)
[3]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J]. 廖文燕,高捍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4]浅谈种子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及控制[J]. 赵岩.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1)
[5]贮藏温度对不同含水量老芒麦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J]. 朱萍,孔令琪,李高,张晓媛,于晓娜,毛培胜.  草业学报. 2011(06)
[6]低温胁迫对黄连膜脂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李品明,孙玉芳,杨丙贤,宗学凤,王三根.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5)
[7]低温胁迫对钝顶螺旋藻细胞过氧化和质膜透性的影响[J]. 吕秀华,乔辰,张三润,毛永强,栗淑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8]论脯氨酸累积与植物抗渗透胁迫[J]. 焦蓉,刘好宝,刘贯山,王树林,侯娜,王全贞,刘朝科,冯祥国,胡晓明,靳义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7)
[9]大豆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J]. 乔燕祥,周建萍,田齐建,穆志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05)
[10]棉花不同耐高温品系的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差异及其对盛花期高温胁迫的响应[J]. 邓茳明,熊格生,袁小玲,贾菲,刘志.  棉花学报. 2010(03)

博士论文
[1]沙芥属蔬菜种子超干贮藏生理生化基础研究[D]. 赵鹏.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烟草繁殖群体量及种子老化对遗传完整性的影响[D]. 潘应花.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2]玉米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D]. 刘海英.河南农业大学 2012
[3]人工老化水稻种子生理生化变化、DNA损伤及活力恢复的研究[D]. 韩瑞.浙江大学 2012
[4]不同类型种子吸湿解吸规律及其活力降低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D]. 王婧.山东农业大学 2010
[5]三种人工老化方法对大豆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的影响[D]. 范玲娟.山西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94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094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b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