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的筛选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5 08:05
微生物来源的先导化合物因其来源丰富、结构独特等优势在药物开发中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以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日益严峻。但近50年来,仅有利奈唑烷和达托霉素两种新型结构的抗生素投入到临床实践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提示了人类对新抗生素的研发迫在眉睫。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以土壤为材料,从中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微生物,然后进行发酵、分离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最后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及产生菌的菌种鉴定。本研究以采自国内不同地区的5份土壤作为分离对象,共分离到197株菌,其中细菌96株,真菌43株,放线菌58株。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然后采用杯碟法,对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得到21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结合抑菌活性及HPLC图谱,确定SIPI-2014406为主要研究菌株。采用大孔吸附层析、反相C18层析对SIPI-2014406菌株的发酵液进行纯化,得到化合物018和009。化合物018的纯度98.3%,化合物009纯度99.6%。抑菌活性测定表明:化合物009与发酵液抑菌谱相似,为广谱抗菌作用。但是化合物018的抑菌谱有所不同,对阴性菌...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微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1.2 微生物是药物开发的宝贵资源
1.3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1.3.1 抗感染活性代谢产物
1.3.2 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
1.3.3 免疫抑制剂
1.3.4 酶抑制剂
1.4 病原微生物感染现状
1.4.1 ESKAPE病原菌
1.5 病原菌耐药机制
1.6 战胜耐药性的核心措施
1.6.1 防止感染及其传播
1.6.2 改善抗生素管理
1.7 立题依据
第2章 土壤微生物的筛选
2.1 土壤微生物分离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材料与试剂
2.1.3 方法
2.2 抗菌土壤微生物的初筛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材料与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抗菌土壤微生物的复筛
2.3.1 菌株的纯化与保藏
2.3.2 HPLC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情况
2.4.2 抗菌微生物的初筛
2.4.3 抗菌微生物的复筛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菌株SIPI-2014406抑菌活性产物组分确定和纯化
3.1 菌株SIPI-2014406活性产物组分确定
3.1.1 仪器与设备
3.1.2 材料与试剂
3.1.3 方法
3.2 菌株SIPI-SIPI-2014406发酵产物的纯化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材料与试剂
3.2.3 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菌株SIPI-2014406活性产物组分确定
3.3.2 提取物物质含量HPLC测定
3.3.3 发酵液中p H、菌体浓度和018含量变化
3.4 菌株SIPI-2014406发酵产物的纯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菌株SIPI-2014406代谢产物的活性测定
4.1 抑菌活性初步测定
4.2 代谢产物对各临床敏感菌株MIC测定
4.2.1 设备与仪器
4.2.2 材料与试剂
4.2.3 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体外抑菌活性初步测试
4.3.2 MIC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菌体SIPI-2014406发酵产物的理化性质及结构鉴定
5.1 化合物 009、018的理化性质
5.2 化合物 009、018的结构初步鉴定
5.2.1 化合物氨基酸测定
5.2.2 质谱
5.2.3 核磁共振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氨基酸水解
5.3.2 化合物质谱分析
5.3.3 化合物核磁共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菌株SIPI-2014406的菌种鉴定
6.1 仪器和设备
6.2 材料和试剂
6.3 实验方法
6.3.1 形态学鉴定
6.3.2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6.4 实验结果
6.4.1 形态特征
6.4.2 生理生化实验鉴
6.4.3 菌株SIPI-2014406分子鉴定结果
6.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 胡付品,朱德妹,汪复,蒋晓飞,孙自镛,陈中举,胡志东,李金,谢轶,康梅,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倪语星,孙景勇,俞云松,林洁,储云卓,田素飞,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卓超,苏丹虹,张泓,孔菁,魏莲花,吴玲,胡云建,艾效曼.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05)
[2]临床分离的206株肺炎克雷伯菌药敏分析[J]. 陆德胜. 中外医学研究. 2013(17)
[3]微生物转化法合成15-羟基坎利酮[J]. 陈华明,张琴,李晓敦,胡海峰,朱宝泉. 中国天然药物. 2006(02)
[4]2004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 朱德妹,汪复,张婴元.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04)
[5]耐药结核病的现状及防治[J]. 赵云峰,罗永艾.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08)
[6]微生物转化法合成7α,15α-二羟基雄烯醇酮[J]. 尚珂,胡海峰,朱宝泉.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 2004(02)
[7]细菌耐药机制与临床治疗对策[J]. 王睿,柴栋.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3(03)
[8]1994~2001年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糖细菌的耐药变迁[J]. 王辉,陈民钧. 中华医学杂志. 2003(05)
[9]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 徐潜,孟贵英,赵学军,高哲平,陈燕,郝秀萍,宋蓓春,张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12)
[10]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与新药开发Ⅰ 细菌产生钝化酶的耐药机制与新药研究[J]. 戈梅,陈代杰. 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 2001(02)
本文编号:3204993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微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1.2 微生物是药物开发的宝贵资源
1.3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1.3.1 抗感染活性代谢产物
1.3.2 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
1.3.3 免疫抑制剂
1.3.4 酶抑制剂
1.4 病原微生物感染现状
1.4.1 ESKAPE病原菌
1.5 病原菌耐药机制
1.6 战胜耐药性的核心措施
1.6.1 防止感染及其传播
1.6.2 改善抗生素管理
1.7 立题依据
第2章 土壤微生物的筛选
2.1 土壤微生物分离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材料与试剂
2.1.3 方法
2.2 抗菌土壤微生物的初筛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材料与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抗菌土壤微生物的复筛
2.3.1 菌株的纯化与保藏
2.3.2 HPLC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情况
2.4.2 抗菌微生物的初筛
2.4.3 抗菌微生物的复筛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菌株SIPI-2014406抑菌活性产物组分确定和纯化
3.1 菌株SIPI-2014406活性产物组分确定
3.1.1 仪器与设备
3.1.2 材料与试剂
3.1.3 方法
3.2 菌株SIPI-SIPI-2014406发酵产物的纯化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材料与试剂
3.2.3 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菌株SIPI-2014406活性产物组分确定
3.3.2 提取物物质含量HPLC测定
3.3.3 发酵液中p H、菌体浓度和018含量变化
3.4 菌株SIPI-2014406发酵产物的纯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菌株SIPI-2014406代谢产物的活性测定
4.1 抑菌活性初步测定
4.2 代谢产物对各临床敏感菌株MIC测定
4.2.1 设备与仪器
4.2.2 材料与试剂
4.2.3 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体外抑菌活性初步测试
4.3.2 MIC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菌体SIPI-2014406发酵产物的理化性质及结构鉴定
5.1 化合物 009、018的理化性质
5.2 化合物 009、018的结构初步鉴定
5.2.1 化合物氨基酸测定
5.2.2 质谱
5.2.3 核磁共振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氨基酸水解
5.3.2 化合物质谱分析
5.3.3 化合物核磁共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菌株SIPI-2014406的菌种鉴定
6.1 仪器和设备
6.2 材料和试剂
6.3 实验方法
6.3.1 形态学鉴定
6.3.2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6.4 实验结果
6.4.1 形态特征
6.4.2 生理生化实验鉴
6.4.3 菌株SIPI-2014406分子鉴定结果
6.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 胡付品,朱德妹,汪复,蒋晓飞,孙自镛,陈中举,胡志东,李金,谢轶,康梅,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倪语星,孙景勇,俞云松,林洁,储云卓,田素飞,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卓超,苏丹虹,张泓,孔菁,魏莲花,吴玲,胡云建,艾效曼.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05)
[2]临床分离的206株肺炎克雷伯菌药敏分析[J]. 陆德胜. 中外医学研究. 2013(17)
[3]微生物转化法合成15-羟基坎利酮[J]. 陈华明,张琴,李晓敦,胡海峰,朱宝泉. 中国天然药物. 2006(02)
[4]2004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 朱德妹,汪复,张婴元.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04)
[5]耐药结核病的现状及防治[J]. 赵云峰,罗永艾.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08)
[6]微生物转化法合成7α,15α-二羟基雄烯醇酮[J]. 尚珂,胡海峰,朱宝泉.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 2004(02)
[7]细菌耐药机制与临床治疗对策[J]. 王睿,柴栋.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3(03)
[8]1994~2001年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糖细菌的耐药变迁[J]. 王辉,陈民钧. 中华医学杂志. 2003(05)
[9]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 徐潜,孟贵英,赵学军,高哲平,陈燕,郝秀萍,宋蓓春,张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12)
[10]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与新药开发Ⅰ 细菌产生钝化酶的耐药机制与新药研究[J]. 戈梅,陈代杰. 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 2001(02)
本文编号:3204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20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