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5-26 13:40
基于福建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的土壤有机碳数据,采用单位土壤碳量计算方法,按照7种不同分类方式,统计了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等特征参数,并与福建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国内其他地区及中国典型地区平均水平对比。结果表明:福建省表层土壤(0~0. 2 m)有机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分别为427. 5 Mt和3 446. 8 t/km2,中层土壤(0~1. 0 m)分别为1 495. 0 Mt和12 052. 9 t/km2,深层土壤(0~1. 5 m)分别为1 986. 8 Mt和16 017. 5 t/km2,高于中国典型地区平均水平,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变大,内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的区域空间变化规律。近30年来,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为地貌景观、气候环境、植被发育状况、土壤质地及理化、生态系统稳定性、人类活动等。
【文章来源】:现代地质. 2019,33(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样品采集与分析
2土壤碳量计算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时空分布特征
3.1.1 不同母质类型(地质背景)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2 不同地貌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3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4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6 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7 福建省不同时期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特征
3.1.8 福建省土壤有机碳总体特征
3.2 影响因素分析
3.2.1 具有较高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平均有机碳密度特征因素分析
3.2.2 区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性特征因素分析
3.2.3 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专属性特征因素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及其应用[J]. 王文俊. 福建地质. 2018(02)
[2]山东省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时空变化特征[J]. 代杰瑞,庞绪贵,董健,王增辉,喻超. 现代地质. 2017(02)
[3]乌兰布和沙漠不同灌丛土壤颗粒多重分形特征及其与有机碳分布的关系[J]. 代豫杰,李锦荣,郭建英,韩秀峰,张梦璇,周晓莹,董智. 环境科学研究. 2017(07)
[4]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控制因素[J]. 陶贞,次旦朗杰,张胜华,解晨驥,林培松,廖强,高全洲,刘龙海. 生态学报. 2013(09)
[5]中国中东部平原及周边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趋势研究[J]. 奚小环,李敏,张秀芝,张燕平,张德存,张建新,窦磊,杨奕. 地学前缘. 2013(01)
[6]福建龙岩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王文俊. 第四纪研究. 2012 (02)
[7]中国典型地区土壤碳储量研究[J]. 奚小环,杨忠芳,廖启林,张建新,白荣杰,张秀芝,金立新,王会峰,李敏,夏学齐. 第四纪研究. 2010 (03)
[8]河北省南部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J]. 李随民,栾文楼,宋泽峰,崔邢涛,马忠社. 中国地质. 2010(02)
[9]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 奚小环,杨忠芳,夏学齐,李敏. 地学前缘. 2009(01)
[10]生态地球化学:从调查实践到应用理论的系统工程[J]. 奚小环. 地学前缘. 2008(05)
本文编号:3206465
【文章来源】:现代地质. 2019,33(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样品采集与分析
2土壤碳量计算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时空分布特征
3.1.1 不同母质类型(地质背景)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2 不同地貌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3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4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6 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3.1.7 福建省不同时期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特征
3.1.8 福建省土壤有机碳总体特征
3.2 影响因素分析
3.2.1 具有较高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平均有机碳密度特征因素分析
3.2.2 区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性特征因素分析
3.2.3 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专属性特征因素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及其应用[J]. 王文俊. 福建地质. 2018(02)
[2]山东省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时空变化特征[J]. 代杰瑞,庞绪贵,董健,王增辉,喻超. 现代地质. 2017(02)
[3]乌兰布和沙漠不同灌丛土壤颗粒多重分形特征及其与有机碳分布的关系[J]. 代豫杰,李锦荣,郭建英,韩秀峰,张梦璇,周晓莹,董智. 环境科学研究. 2017(07)
[4]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控制因素[J]. 陶贞,次旦朗杰,张胜华,解晨驥,林培松,廖强,高全洲,刘龙海. 生态学报. 2013(09)
[5]中国中东部平原及周边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趋势研究[J]. 奚小环,李敏,张秀芝,张燕平,张德存,张建新,窦磊,杨奕. 地学前缘. 2013(01)
[6]福建龙岩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王文俊. 第四纪研究. 2012 (02)
[7]中国典型地区土壤碳储量研究[J]. 奚小环,杨忠芳,廖启林,张建新,白荣杰,张秀芝,金立新,王会峰,李敏,夏学齐. 第四纪研究. 2010 (03)
[8]河北省南部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J]. 李随民,栾文楼,宋泽峰,崔邢涛,马忠社. 中国地质. 2010(02)
[9]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 奚小环,杨忠芳,夏学齐,李敏. 地学前缘. 2009(01)
[10]生态地球化学:从调查实践到应用理论的系统工程[J]. 奚小环. 地学前缘. 2008(05)
本文编号:3206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20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