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长期定位施肥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团聚作用及其碳氮分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7 07:41
  土壤团聚作用是土壤重要肥力指标之一。本文依托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30年长期定位试验,基于土壤采样分析,比较研究了9种长期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CK、氮肥+有机肥NM、氮肥+磷肥+有机肥NPM、氮肥+磷肥NP、磷肥P、氮肥N、有机肥M、长期裸地BL、磷肥+有机肥PM)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团聚作用的影响。肥料用量分别为120kg N/hm2、磷肥量为26.2kg P/hm2和有机肥75kg/t。土壤样品于持续施肥30年后冬小麦收获期采集,观测指标包括土壤团聚体构成及其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以及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量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与CK相比,NP、NM、PM、NPM显著提高了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提高了表层土壤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不同施肥处理下表层土壤总孔隙度与容重呈负相关。(2)供试土壤以土壤粒径>2mm的大团聚体含量最高,0.25mm~2mm的中团聚体含量最低。不同施肥处理中,NM、NPM和PM施肥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各粒径几何平均直径和平均重量直径均较CK有显著增加。各处理中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无较大差异。有机肥和化肥配施...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期定位施肥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团聚作用及其碳氮分组的影响


技术路线

土壤容重,农田,容重,土壤


由图2可以看出,在各个不同的施肥处理中,表层土壤的容重均处于10~20 cm的范围之内。在同一土层中,与CK相比,NM、NPM、NP、PM和M处理下的表层土壤的容重分别降低了6.23%、4.44%、3.64%、8.03%和4.96%,且NM和PM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性较大(P<0.05);而与CK相比,P、N和BL处理下的表层土壤的容重却增加了5.29%、2.15%和0.38%,且其中,M处理下的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由此表明氮肥、磷肥和有机肥的配施可以降低表层土壤的容重,且有机肥的加入能较大程度上降低土壤的容重。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旱作农田土壤孔隙度影响

土壤图,孔隙度,土壤,农田


不同施肥处理下旱作农田表层土壤各级孔隙度的变化见图3,土壤的三级孔隙度是表征表层土壤的通气状况的重要指标,由图4可以看出,各处理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在52.62%~58.51%之间。与CK处理相比,NM、NPM、NP、PM和M处理下的表层土壤的总孔隙度分别下降了5.11%、4.05%、2.98%、6.58%和4.05%,且NM和PM处理下下降幅度较大(P<0.05);而P、N和BL处理下的表层土壤的总孔隙度却增加了4.33%、1.75%和0.29%,且其中,M处理下的土壤总孔隙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P<0.05)。由此可以得到,土壤的容重越高相反孔隙度越小,不同施肥处理下旱作农田表层土壤的总孔隙度数值的大小与容重数值的大小呈负相关的关系。在土壤的三级孔隙度中,通气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变化范围较大,在2.78%~3.98%之间。无效孔隙度变化范围最小,在0.02%~0.12%之间,说明施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了表层土壤的孔隙度,有助于增加表层土壤的通气特性。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旱作农田土壤含水量以及储水量的影响


本文编号:3305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305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