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聚合度的聚磷酸铵对土壤磷动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7 08:26
以石灰性土壤和砖红壤为供试土壤,进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不同聚合度组成的聚磷酸铵(APP)对土壤有效磷和磷分级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CK,不施磷肥;MAP,施用磷酸一铵;APPL,施用以低聚合度为主的APP;APPM,施用以中聚合度为主的APP;APPH,施用以高聚合度为主的APP。结果显示:在石灰性土壤中,试验初期(5 d)APPH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P<0.05)低于MAP处理,但至50 d时,APPH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较MAP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23.92%。在砖红壤中,试验初期(5~10 d),APPH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P<0.05)低于MAP处理,但在15~50 d却显著(P<0.05)高于MAP处理;APPL处理5~15 d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P<0.05)高于MAP处理,但在后期却与MAP处理无显著差异。在石灰性土壤中,APPL和APP<...
【文章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2019,31(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磷源对石灰性土壤(A)和砖红壤(B)有效相同时间点
养时段内均低于其他施磷处理,APPH处理的Resin-P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迅速上升,APPL处理的Resin-P含量则表现为先升后降再缓慢上升,MAP处理的Resin-P含量在整个培养时段内变化幅度较小。至50d时,APPH处理的Resin-P含量最高,较MAP处理提高了57.58%。(2)APPM和APPH处理的NaHCO3-P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呈上升趋势,APPL和MAP处理的NaHCO3-P含量则表现为先缓慢上升再下降。至50d时,APPH处理的NaHCO3-P含量最高,与MAP处理相比提高了42.03%。(3)各施磷处理的NaOH-P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至50d时,MAP处理的NaOH-P含量最高。(4)各施磷处理的HCl-P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整个培养期间,APPL和APPH处理的HCl-P含量均低于MAP处理。至50d时,APPL和图2不同磷源对石灰性土壤(左)和砖红壤(右)中磷形态的影响Fig.2Effectsofdifferentphosphorussourcesonphosphorusmorphologyincalcareoussoil(left)andlateritesoil(right)陈小娟,等.不同聚合度的聚磷酸铵对土壤磷动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5861·
APPH处理的HCl-P含量较MAP处理分别减少了12.00%和22.07%。(5)各施磷处理的Resi-due-P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整体而言,在砖红壤中,APPH处理的高活性磷含量表现好于MAP处理。2.3不同磷源的土壤磷库分配特征图3显示了培养结束时,各处理下2种土壤中各分级磷组分所占的比例。在石灰性土壤中:与CK相比,施用磷肥提高了土壤中高活性磷含量。各施磷处理的土壤中Resin-P和NaHCO3-P合计比例表现为APPH>APPL>MAP>APPM,但各施磷处理的NaOH-P比例无显著差异。此外,不同施磷处理下难溶性磷(HCl-P和Residue-P)的比例表现为APPM>MAP>APPL>APPH。以上结果说明,适当的APP处理能显著提高石灰性土壤上中、高活性磷的含量,减少向低活性磷的砖化。在砖红壤中,培养50d后,不同磷源对各磷组分比例的影响较小。其中,APPH处理的土壤高活性磷占比最高,但MAP处理的土壤NaOH-P占比最高。图3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A)和砖红壤(B)上的磷组分分配特征Fig.3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phosphoruscompo-nentsincalcareoussoil(A)andlateritesoil(B)withdifferentphosphorussources3讨论APP在土壤中的有效性与其水解有关。土壤pH和聚合度(聚合态组成)是显著影响聚磷酸盐水解的主要因素[18-19]。Blanchar等[13]在32种土壤上进行土壤培养试验,发现当土壤pH为中性或碱性时,三聚磷酸盐水解速率较慢。三聚磷酸盐在壤土中水解需要8d,而经过16d后焦磷酸盐在壤土中只有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种不同聚合度组成的聚磷酸铵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J]. 陈小娟,杨依彬,龚林,张承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2)
[2]不同聚合度和聚合率的聚磷酸磷肥对石灰性土壤磷与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J]. 高艳菊,亢龙飞,褚贵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5)
[3]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J]. 史建硕,张彦才,王丽英,李若楠,吴硕,陈丽莉. 华北农学报. 2015(S1)
[4]不同土壤磷的固定特征及磷释放量和释放率的研究[J]. 李寿田,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杜昌文. 土壤学报. 2003(06)
硕士论文
[1]不同施磷策略对磷在土壤中移动、转化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D]. 王静.石河子大学 2016
[2]低聚磷酸铵肥料的合成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研究[D]. 王方进.山东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05429
【文章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2019,31(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磷源对石灰性土壤(A)和砖红壤(B)有效相同时间点
养时段内均低于其他施磷处理,APPH处理的Resin-P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迅速上升,APPL处理的Resin-P含量则表现为先升后降再缓慢上升,MAP处理的Resin-P含量在整个培养时段内变化幅度较小。至50d时,APPH处理的Resin-P含量最高,较MAP处理提高了57.58%。(2)APPM和APPH处理的NaHCO3-P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呈上升趋势,APPL和MAP处理的NaHCO3-P含量则表现为先缓慢上升再下降。至50d时,APPH处理的NaHCO3-P含量最高,与MAP处理相比提高了42.03%。(3)各施磷处理的NaOH-P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至50d时,MAP处理的NaOH-P含量最高。(4)各施磷处理的HCl-P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整个培养期间,APPL和APPH处理的HCl-P含量均低于MAP处理。至50d时,APPL和图2不同磷源对石灰性土壤(左)和砖红壤(右)中磷形态的影响Fig.2Effectsofdifferentphosphorussourcesonphosphorusmorphologyincalcareoussoil(left)andlateritesoil(right)陈小娟,等.不同聚合度的聚磷酸铵对土壤磷动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5861·
APPH处理的HCl-P含量较MAP处理分别减少了12.00%和22.07%。(5)各施磷处理的Resi-due-P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整体而言,在砖红壤中,APPH处理的高活性磷含量表现好于MAP处理。2.3不同磷源的土壤磷库分配特征图3显示了培养结束时,各处理下2种土壤中各分级磷组分所占的比例。在石灰性土壤中:与CK相比,施用磷肥提高了土壤中高活性磷含量。各施磷处理的土壤中Resin-P和NaHCO3-P合计比例表现为APPH>APPL>MAP>APPM,但各施磷处理的NaOH-P比例无显著差异。此外,不同施磷处理下难溶性磷(HCl-P和Residue-P)的比例表现为APPM>MAP>APPL>APPH。以上结果说明,适当的APP处理能显著提高石灰性土壤上中、高活性磷的含量,减少向低活性磷的砖化。在砖红壤中,培养50d后,不同磷源对各磷组分比例的影响较小。其中,APPH处理的土壤高活性磷占比最高,但MAP处理的土壤NaOH-P占比最高。图3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A)和砖红壤(B)上的磷组分分配特征Fig.3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phosphoruscompo-nentsincalcareoussoil(A)andlateritesoil(B)withdifferentphosphorussources3讨论APP在土壤中的有效性与其水解有关。土壤pH和聚合度(聚合态组成)是显著影响聚磷酸盐水解的主要因素[18-19]。Blanchar等[13]在32种土壤上进行土壤培养试验,发现当土壤pH为中性或碱性时,三聚磷酸盐水解速率较慢。三聚磷酸盐在壤土中水解需要8d,而经过16d后焦磷酸盐在壤土中只有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种不同聚合度组成的聚磷酸铵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J]. 陈小娟,杨依彬,龚林,张承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2)
[2]不同聚合度和聚合率的聚磷酸磷肥对石灰性土壤磷与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J]. 高艳菊,亢龙飞,褚贵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5)
[3]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J]. 史建硕,张彦才,王丽英,李若楠,吴硕,陈丽莉. 华北农学报. 2015(S1)
[4]不同土壤磷的固定特征及磷释放量和释放率的研究[J]. 李寿田,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杜昌文. 土壤学报. 2003(06)
硕士论文
[1]不同施磷策略对磷在土壤中移动、转化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D]. 王静.石河子大学 2016
[2]低聚磷酸铵肥料的合成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研究[D]. 王方进.山东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05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30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