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
发布时间:2021-08-29 07:23
为揭示西藏林芝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八一镇耕地(FL)、蔬菜大棚(VG)、撂荒地(AL)、草地(GL)、次生林地(SF)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对土壤团聚体进行分级,分析团聚体及其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基本以≥2 mm团聚体为主,其含量大致表现为GL、AL高于VG和FL,表明与农用地(FL、VG)相比,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壤结构较好。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整体表现为0~10 cm>10~20 cm,大团聚体(≥0.25 mm)高于微团聚体(<0.25 mm),并以≥2 mm团聚体的贡献率最高,碳汇能力较强。结果说明,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壤结构较好,草地、林地的开垦行为将导致土壤结构变差。实施保护性耕作措施,减少草地、林地的人为干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发挥土壤"碳汇"功能。
【文章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2019,31(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选择与样品采集
1.2.2 团聚体分离方法
1.2.3 样品分析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团聚体含量特征
2.2 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分布
2.3 团聚体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分布
2.4 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贡献
3 讨论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团聚体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为干扰对绿洲胡杨种群特征和水肥条件的影响[J]. 高安岭,王文娟,邓如军,石多仁,苏龙嘎,高婷婷,李景文.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9(02)
[2]小流域生态建设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影响研究[J]. 张祎,时鹏,李鹏,马田田,肖列,赵宾华,汤珊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9(01)
[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以海南省定安县为例[J]. 邢瑶丽,赵志忠,李燕,赵泽阳,李沁枚. 广东农业科学. 2018(10)
[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岷江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J]. 胡尧,李懿,侯雨乐.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4)
[5]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 杨红,扶胜兰,刘合满,曹丽花,曹舰艇,郭丰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6]色季拉山土壤抗蚀性空间差异性分析[J]. 聂晓刚,梁博,杨东升,喻武,万丹,方江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7]西藏退化高寒草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特征[J]. 蔡晓布,彭岳林. 环境科学研究. 2018(02)
[8]岩溶区不同土地覆被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J]. 王浩,姚昕,杨慧,何振,李敦杰,丁玲玉.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9)
[9]秸秆施用和作物种植对土壤团聚体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 李增强,李丹丹,赵炳梓,张佳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8)
[10]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J]. 虞舟鲁,邱乐丰,林霖. 浙江农业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370180
【文章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2019,31(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选择与样品采集
1.2.2 团聚体分离方法
1.2.3 样品分析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团聚体含量特征
2.2 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分布
2.3 团聚体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分布
2.4 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贡献
3 讨论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团聚体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为干扰对绿洲胡杨种群特征和水肥条件的影响[J]. 高安岭,王文娟,邓如军,石多仁,苏龙嘎,高婷婷,李景文.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9(02)
[2]小流域生态建设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影响研究[J]. 张祎,时鹏,李鹏,马田田,肖列,赵宾华,汤珊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9(01)
[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以海南省定安县为例[J]. 邢瑶丽,赵志忠,李燕,赵泽阳,李沁枚. 广东农业科学. 2018(10)
[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岷江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J]. 胡尧,李懿,侯雨乐.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4)
[5]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 杨红,扶胜兰,刘合满,曹丽花,曹舰艇,郭丰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6]色季拉山土壤抗蚀性空间差异性分析[J]. 聂晓刚,梁博,杨东升,喻武,万丹,方江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7]西藏退化高寒草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特征[J]. 蔡晓布,彭岳林. 环境科学研究. 2018(02)
[8]岩溶区不同土地覆被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J]. 王浩,姚昕,杨慧,何振,李敦杰,丁玲玉.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9)
[9]秸秆施用和作物种植对土壤团聚体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 李增强,李丹丹,赵炳梓,张佳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8)
[10]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J]. 虞舟鲁,邱乐丰,林霖. 浙江农业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370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370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