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渭北旱塬麦田保护性耕作长期轮耕效应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30 05:30
  渭北旱塬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南部,属于典型的雨养旱作农区,冬小麦是渭北旱塬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渭北旱塬降水年度和季节分布差异较大,干旱是限制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农田的蓄水保墒和增产增收效应。但受大田试验技术条件和试验周期过长等因素的限制,对渭北旱塬旱作麦田不同保护性耕作下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和养分效应的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不足,WinEPIC模型能够对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和土壤养分演变规律等进行长周期定量模拟。为此,本文应用WinEPIC模型定量模拟渭北旱塬麦田保护性耕作长期轮耕条件下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和产量效应,旨在定量分析和评价不同降水年型下各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蓄水保墒效果和增产效应。本文通过与当地连续6年(2007-2013年)的大田定位试验进行验证,模拟研究1980-2009年不同保护性连耕、轮耕模式和不同的施肥处理(N75、N120、N150、N180和N255)组合下冬小麦田产量和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主要取得的结论如下:1.不同保护性连耕模式下麦田产量与土壤蓄水保墒效果(1)在1980-2009年模拟研究期间,不同连耕方式下渭北旱塬...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保护性耕作技术
        1.3.2 EPIC模型简介及国内外EPIC模型研究概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施肥处理
        2.2.2 耕作处理
        2.2.3 施肥和耕作处理组合
        2.2.4 长周期模拟试验方案
    2.3 研究内容
        2.3.1 不同保护性耕作轮耕模式下旱作麦田水分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2.3.2 不同保护性耕作轮耕模式下旱作麦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模拟研究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1 研究方法
        2.4.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渭北旱塬模型数据库组建及验证
    3.1 渭北旱塬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3.1.1 气象数据库的组建
        3.1.2 土壤数据库组建
        3.1.3 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组建
        3.1.4 耕作参数数据库组建
        3.1.5 肥料参数数据库组建
    3.2 EPIC模型在渭北旱塬麦田的应用验证
第四章 不同保护性连耕模式麦田产量和水分效应
    4.1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耕作处理下连作麦田耗水量
        4.2.2 不同耕作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4.2.3 不同耕作处理冬小麦田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
        4.2.4 不同耕作处理麦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年度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保护性轮耕模式麦田产量和水分效应
    5.1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轮作处理下连作麦田耗水量
        5.2.2 不同轮作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5.2.3 不同耕作处理冬小麦田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
        5.2.4 不同轮耕处理麦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年度变化
    5.3 不同连耕与轮耕模式产量和水分效应比较
        5.3.1 不同连耕与轮耕模式产量效应比较
        5.3.2 不同连耕与轮耕模式土壤水分效应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施肥水平免耕/深松轮耕麦田产量和水分效应
    6.1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施肥处理下免耕/深松轮耕麦田耗水量
        6.2.2 不同施肥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6.2.3 不同施肥处理下冬小麦水分胁迫和氮素胁迫
        6.2.4 不同施肥处理免耕/深松麦田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
        6.2.5 不同施肥处理麦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年度变化
    6.3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耕作对麦田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的影响
        7.1.2 施肥对免耕/深松轮耕麦田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的影响
        7.1.3 关于EPIC模型的讨论
    7.2 结论
        7.2.1 耕作处理对麦田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7.2.2 施肥处理对麦田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渭北旱塬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李龙,郝明德,王缠军,董晓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2)
[2]渭北旱地冬小麦监控施氮技术的优化[J]. 曹寒冰,王朝辉,师渊超,杜明叶,雷小青,张文忠,张璐,蒲岳建.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9)
[3]播种密度对秸秆覆盖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J]. 刘俊梅,曲超,杨学云,张树兰.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9)
[4]利于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耕作方式研究[J]. 王玉玲,李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05)
[5]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赵亚丽,薛志伟,郭海斌,穆心愿,李潮海.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7)
[6]不同降水年型休闲期耕作蓄水与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关系[J]. 孙敏,葛晓敏,高志强,任爱霞,邓妍,赵维峰,赵红梅.  中国农业科学. 2014(09)
[7]1962-2010年潜在干旱对中国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模拟分析[J]. 曹阳,杨婕,熊伟,武永峰,冯灵芝,杨晓光.  农业工程学报. 2014(07)
[8]不同水肥调控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 贾亮,翟丙年,胡兆平,李新柱,贾洪秀,刘广富.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9)
[9]渭北旱塬小麦玉米轮作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柏炜霞,李军,王玉玲,王丽.  中国农业科学. 2014(05)
[10]轮耕与施肥对渭北旱作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王丽,李军,李娟,柏炜霞.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硕士论文
[1]渭北旱原不同保护性耕作制度技术研究[D]. 方日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2]免耕覆盖往复冲孔式播种机的试验研究[D]. 侯志刚.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15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415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